地區旅游農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03-30 03:31:00
導語:地區旅游農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休閑旅游農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提升農業發展層次、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2011年,是我區“十二五”規劃全面實施以及休閑旅游農業創建活動的第一年,為加快我區休閑旅游農業發展,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結合我區農業工作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有序擴張”的原則,積極創新發展模式,充分挖掘鄉村民俗文化內涵,大力開發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農業產品,不斷提升鄉村旅游農業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及農村經濟發展目標,努力開創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業發展的新局面,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
依托現有農業產業基地、“紅古綠”等旅游資源,以農民或企業投資為主,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圍繞我區井岡蜜柚、生豬、蔬菜、花卉苗木等不同產業區域發展要求,著力培植發展青東公路沿線、富水河畔、瀧江江畔高效生態、休閑旅游農業示范園(景)區。計劃5年內,全區共培育區級休閑旅游農業園(景)區20處,力爭列入省級休閑旅游農業示范縣(區),發展省級休閑旅游農業示范點5個,每年培訓旅游農業就業人員100人次以上。
三、區域布局與發展重點
(一)區域布局
依托我區井岡蜜柚、花卉苗木、設施蔬菜等豐富的農業生態資源優勢,全區休閑旅游農業工作以“打造精品、培育重點、創建示范”為目標,按照產業化、標準化、特色化的要求,精心培育和打造以休閑觀光農業為主題的休閑農莊、現代農業示范園、農產品采摘園、農業主題公園、傳統農村食品加工園、農家樂、農業科普教育基地等,因地制宜設置特色餐飲類、觀光游憩類、戶外活動類、參與體驗類、休閑度假類等五類農業休閑園區。重點在青東公路沿線著力發展果蔬觀光采摘參與體驗區,依托山、白云山等景區建立休閑度假區,在富田、文陂、富灘等鄉鎮建立以大型農業產業化基地、特色古村為依托的觀光游憩區,在城郊及景區周邊建立以鄉村“農家樂”、“農家游”為主的特色餐飲區,沿富水河畔、瀧江江畔著力發展戶外活動旅游區。
(二)發展重點
集中篩選3-5個有一定規模、建設基礎好、開發潛力大、積極性高的農業產業化基地(企業),在掛點鄉鎮領導和相關責任單位的幫扶下,通過加強道路交通、水電設施、旅游配套設施(如指示牌等)、環境改造(改水、改廁、垃圾處理等)等旅游農業相關方面建設,著力扶持鄉村旅游業壯規模、上檔次,樹立2-3個旅游農業開發典型,以典型示范帶動全區旅游農業的發展。當前,重點抓好以下幾個片區的建設:
1、引導發展富灘萬畝井岡蜜柚觀光游憩園區。繼續加大開發力度,逐步配套推廣豬—沼—果(漁)等高效立體生態農業開發模式,完善休閑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區建設,將基地建成集觀光采摘、休閑游憩于一體的生態高效科技農業園區。
2、開發建設貓兒下水庫生態旅游園區。依托庫區大片水面,特有生態環境,搞好規劃,逐步改造,大力發展井岡蜜柚果業,全面推廣豬-沼-果、豬-沼-漁、豬-沼-菜等立體高效生態農業模式,配套建設好觀光采摘區、游獵區、休閑服務區、特色餐飲區、垂釣觀光游憩區,著力建成集現代觀光農業、山水休閑、觀光旅游、垂釣餐飲住宿于一體的生態農莊或休閑旅游景區。
3、配套發展新圩從玉現代農業觀光休閑區。以新圩從玉設施蔬菜基地為基礎,依托渼陂古村景區優勢,將現代農業與獨特古村相結合,讓游客在領略古村濃厚的“紅”、“古”、“綠”文化的同時,親身感受和體驗現代農業的壯觀,逐步打造全區獨具一格的古村文化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旅游圣地。
4、扶持發展天玉花卉苗木觀光休閑區。以景天花卉苗木基地為依托,著力扶持發展旅游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網配套,完善花卉苗木觀光區、野外燒烤區、休閑服務區等相關旅游農業設施建設。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形成共識,把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作為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統籌城鄉發展的突破口來抓,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載體。為促進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區里成立休閑旅游農業發展協調小組,并建立由區旅游局、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科技局、城建局、工商局、交通局、國土資源分局、衛生局、環保局等部門協調工作制度,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農業局,由農業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具體抓好旅游農業開發工作;同時,各鄉鎮(街道)要建立鄉村旅游農業開發工作組,并指定專人負責協調管理。
(二)加大扶持力度
1、投資“農家游”等經營性鄉村旅游農業項目且合法經營的業戶,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一是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及服務性規費按“能免則免、不能免則減”的原則享受,具體為:①食品監督部門免收衛生許可證工本費、行政執法衛生監測費、健康合格證工本費;②城管部門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可以審批有特色的臨時建筑,并免收門牌廣告費;③工商部門免收個體工商戶工商登記費,對公司、企業減免20%以上的工商登記費。
二是稅收鼓勵:①凡開辦經營性鄉村旅游農業項目的業戶應依法納稅,稅收征收標準有幅度的就低不就高;②從業戶投產納稅之日起,由受益財政給予獎勵:第1年至第3年按其繳納年度稅收(地方所得部分)的100%進行獎勵,第4年至第5年按其繳納年度稅收(地方所得部分)的50%進行獎勵。
2、對被評定為區旅游農業精品景(園)區的前三名建設單位(鄉鎮、街道、村、園區),分別獎勵5000元、4000元和3000元(評定標準另定)。
3、對新創建的省級休閑旅游農業示范區(基地或企業),由區財政提供2萬元獎勵;對新創建的國家級休閑旅游農業示范區(基地或企業),由區財政提供5萬元獎勵。
4、對一個單位同時獲得旅游農業精品景區、省級以上旅游農業示范點的,只能獲得一項獎勵,獎勵金額按照最高獎勵額的項目獎予。
(三)做好發展規劃。區農業局要與區旅游局等相關部門銜接,將我區的休閑旅游農業發展規劃納入城鄉發展建設規劃和全區旅游總體規劃之中。各旅游農業發展的重點鄉鎮(街道)或村以及旅游農業園區要在全區旅游農業規劃的指導下,做好本轄區的旅游農業發展規劃。要充分考慮到當地自然、文化和農業產業發展的特性,旅游市場的需求、規模和發展趨勢,旅游農業的布局、基礎設施等方面問題,量力而行、有序推進、逐步完善,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盲目發展。
(四)健全管理體制。加強對旅游農業的管理,加快制定和完善旅游農業建設、管理和服務質量標準;加強對旅游農業建設和經營活動的監管,逐步實行標準化管理,尤其要加強以下三方面的監管。一是加強經營活動的監管,制定服務設施、服務質量標準和經營守則,規范收費價格,教育農民要守法經營、誠信服務;二是加強環境衛生和食品安全監管,要保護好生態環境,治理好環境污染,做好自然村、農家院及房前屋后的綠化和美化工作,努力營造優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園風光,特別要注意確保飲水與食品衛生安全;三是實行旅游農業市場準入和淘汰制度,區旅游部門對符合要求的農家院實行掛牌制和評星制,對經營較差、服務水平不高或經常受到游客投訴的農家院和其它經營旅游農業的單位堅決吊銷其經營資質;四是引導建立旅游農業開發管理公司或行業協會,通過引入工業化管理模式,不斷提高旅游農業管理服務水平和行業自律能力,促進我區旅游農業健康發展。
(五)強化培訓工作。要把旅游農業產業人員的培訓工作作為提高農民從業技能、培育新型農民、促進旅游產業更好發展的大事來抓。區農業部門和相關單位要制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員培訓計劃,結合“陽光工程”等項目實施,開展靈活多樣、實用性強的各種專業形式的培訓工作;同時,引導返鄉農民就地創業,利用農村現有產業資源,扶持發展“農家樂”、生態休閑農莊等休閑旅游農業。
(六)廣泛宣傳造勢。一是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電臺、網絡媒體廣泛宣傳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市場前景,積極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群眾投身休閑旅游農業開發建設當中,把旅游農業產業發展作為全民創業的重要戰場。二是各旅游農業示范園(景)區要建立自己的網站,并制作各種旅游農業宣傳品,通過網絡或其它媒體形式,廣泛宣傳我區的旅游農業資源和旅游產品,擴大我區旅游農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七)開展農業招商。圍繞我區休閑旅游農業產業發展要求,抓住區內外一切農業專題招商洽談會的機會,大膽包裝項目,強力組織推介。充分利用一切鄉情、親情、友情及現代化信息手段,積極開展“以情招商”、“以商引商”等活動,鼓勵更多的落戶企業老板和社會各界人士“當紅娘”、“牽紅線”,引薦項目,以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建設帶動旅游農業快速發展。
- 上一篇:城區噪聲污染整頓工作方案
- 下一篇: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檢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