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部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31 05:57:00

導語:工業經濟部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經濟部署工作意見

2012年是加快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根據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2012年全縣工業經濟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工業經濟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工業經濟發達,則縣域經濟發達;工業經濟強,則縣域經濟實力強。工業經濟的興旺可以帶動很多產業鏈產業的興旺,吸收一大批人員就業,促使更多人增加收入。因此,大力發展縣域工業經濟,是增加財政收入和勞動就業的迫切需要,是夯實發展后勁和提高縣域綜合實力的必然選擇,也是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根本途徑。近年來,我縣工業經濟雖然發展較快,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但面對全縣工業經濟規模迅速擴張、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瓶頸制約因素依然存在、資源約束壓力不斷加大的發展新階段,全縣工業經濟仍然存在規模小、結構單一、科技含量不高、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缺乏市場核心競爭力等突出問題。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伴隨著國家出臺擴大內需、振興工業、加大扶持中小企業力度等政策和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的加速,加快發展縣域工業經濟又面臨著重大機遇。只有搶抓機遇,奮力拼搏,集中精力加快發展縣域工業經濟,才能真正把我縣的資源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為此,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認識強力發展縣域工業經濟的重要性,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固樹立“抓工業就是抓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清晰思路,細化措施,硬化制度,把工業經濟發展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奮力推進全縣工業經濟再上新臺階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工作全局,緊緊把握國家擴大內需政策機遇,圍繞建設“全省水電大縣、茶葉強縣”的目標,以擴規上檔、集群發展為重點,以工業園區為平臺,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重點,以提升服務為手段,以培植發展壯大骨干企業為目標,突出抓好工業產業化和工業園區建設,努力尋找創優發展服務環境的突破口,確保工業經濟迅猛發展,效益、后勁和諧統一,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發展目標。2012年全縣計劃完成工業總產值33億元,同比增長16.6%以上,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億元,同比增長19.4%;規模以下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億元,同比增長14.1%。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11.2%。實現工業利潤10000萬元,同比增長13%。實現稅金7000萬元,同比增長27%。新增規模企業5家以上。

(三)工作措施。

1、狠抓基礎工作,提升工業經濟管理水平。一是強化對鄉鎮工業工作和規模企業發展的目標管理,充分調動全社會發展工業經濟的積極性,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二是加強統計基礎工作,適時分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各鄉鎮、各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要建立全縣工業企業檔案和統計臺帳,不斷加強與統計部門的聯系,研究落實民營企業統計工作辦法,完善企業報表制度,探索建立重點企業統計信息交流平臺,堅持統計月報制度。每季度分析工業運行態勢,確保工業經濟運行分析的準確性、客觀性,為縣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三是加強水、電、氣、資金、交通運輸等生產要素調度,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問題。四是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指導和幫助企業加強生產和經營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教育培訓體系,分批次開展企業管理和職工技術專題培訓,解決企業技術人才不足與生產需求的矛盾。引導支持企業積極引進和應用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效節能技術、安全生產技術等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五是建立健全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機制,落實鄉鎮工業工作人員,研究和制定各種促進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指導和協助各工業重鎮研究和制定加快工業發展的規劃和具體措施,力爭2012年有新的突破。

2、集群發展,提升檔次,促進產業培育再上規模。扎實推進水電產業建設,力爭當年新開工電站裝機5萬千瓦,實現水電產值5.5億元,稅收3000萬元以上。整合匯灣河、泉河兩大流域,組建水電產業集團;完善鄂坪電站后期工程建設,使其全面發揮效益;推進白沙電站建設,確保年底實現截流;加快周家垸、馮家灣、岔河一級電站建設,力爭上半年投產發電;加大象鼻子、楊寺廟等電站項目申報力度。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啟動馮家灣、周家垸、鄂坪、桃源至城關110千伏輸電線路建設,抓好城關220千伏變電站、110伏變電站擴容項目以及南部山區電網建設,實施好2012年度中西部農網完善工程。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綜合開發利用茶葉資源,積極發揮品牌優勢,狠抓有機茶上檔升級,重點抓好有機綠茶深加工和新產品開發,加快推進榮康茶食品項目建設,力爭上半年投入生產。鞏固發展魔芋系列食品開發、萬噸魔芋面條、靈山源魔芋酒等項目,推進系列產品開發,力爭實現產值1億元。抓好萬噸有機貢米、山野菜、土豆、核桃、竹筍等地方特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更大發展。規范發展醫藥化工業,力爭實現產值2.5億元,實現利稅1000萬元。依托云浩藥業公司,抓好標準化藥材種植基地建設項目,積極開發中藥飲片產品;加快創藝公司“300噸皂素聯產2000噸已乙醇”項目建設進程,確保上半年投產;積極支持華馳公司做大做強。有序推進礦產建材業發展,力爭實現產值2.5億元,實現利稅3000萬元。繼續做好礦產資源整合工作,啟動礦產資源儲量勘查工作。建設1-2家較大的商品煤生產企業、2-3家較具規模的板石生產企業、1-3家大型建材石料生產企業,實現集約化、規模化開發。

3、完善配套功能,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不斷增強平臺優勢。繼續抓好園區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新增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00萬元,重點解決園區入口標志建設,完善供水、供電、道路、通信等配套設施。抓好園區征地后續掃尾工作和金銅嶺1000畝工業用地整理項目,破解工業用地難題。堅持和完善“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促進工農業更緊密的聯系、更大范圍的融合。鼓勵和支持工業園區企業信用促進會發揮作用,大力促進現有企業滿負荷生產,力爭實現園區工業產值6億元,工業增加值2.1億元,入庫稅收650萬元,新入園企業2家,新開工項目3-5個,新增固定資產1億元以上。

4、完善機制,加強引導,促進工業投入再上新臺階。一是發揮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策劃、包裝、經營項目,擴大項目來源,充分調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投資、建設和經營的積極性,多渠道吸引資金投資項目建設。二是嚴格執行完善項目決策咨詢制度。所有工業招商項目、技改項目一律實行決策咨詢,經過決策咨詢的項目,按照“一次決策,限時辦結”的要求,開通綠色通道,限時辦結。項目建成投產后,由決策咨詢小組牽頭對投資項目履約情況進行評估驗收,對履約不到位的企業,在土地、稅收等政策上作相應調整。三是進一步落實項目落實機制。以工業項目落實責任分工制度為抓手,堅持季例會、月通報制度,在分清項目建設各個環節服務責任的基礎上,加強主動服務。落實縣領導聯系產業和重點工業項目制度,按照考核辦法要求進行嚴格考核,確保制度落實到位,聯系工作取得實效。研究建立專項督查體系,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抓落實機制,整合力量,合力推進。三是加強項目前期包裝。圍繞主導產業培育、產業配套、新型產業形成和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我縣現實基礎和有利條件,挖掘包裝一批產業重點項目、一批產業配套項目、一批新型工業項目和一批重大工業基礎性項目,配套招商引資工作。包裝一批項目向上對接,堅持“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定向定點定責服務機制,確保項目申報成功,建設順利,如期投產。四是加大政策引導,促進企業增加技改投入。注重運用工業發展的激勵政策,對符合我縣產業發展導向的項目,給予政策扶持,引導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激勵企業增加投入。

5、培育市場主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提高縣域工業經濟的發展后勁。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招商方式方法,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以工業園區為平臺,以現有企業和招商項目為載體,以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為抓手,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為重點,廣泛收集信息,篩選一批市場看好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工業項目進行科學論證和包裝,制定招商手冊,抽調得力干部組成專業小分隊出門招商。適時改進小分隊招商辦法,突出抓好水電開發、農產品加工、礦產建材、醫藥化工等重點領域的引資開發。切實抓好已簽約及在談重點招商項目的落實,盡快促成煤電一體化、煤炭資源整合開發、板石資源整合開發、鈦鐵鉛鋅礦開發、林產品開發加工等投資額度大、拉動作用明顯的重點招商項目落戶竹溪、開工建設。大力實施“回歸工程”,組織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返鄉投資興辦工業企業,不斷提高竹溪工業經濟的發展后勁。

6、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創優發展服務環境。認真落實溪發[]9號文件精神,不斷創優工業經濟發展環境。一是建立寬松的政策環境。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清潔、節能的前提下,新增和新上的工業項目享受相關出臺的優惠政策,積極予以支持發展。二是優化服務環境。進一步整合政府各部門資源,規范行政行為,簡化工作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嚴格執行檢查申報、處罰備案、收費罰款監督及《民營業主收費明細手冊》制度,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和環境負責制。三是進一步規范評比、培訓、考察行為。四是規范各類中介機構的行為。解決政企不分、壟斷服務行業不規范的問題。五是規范政務公開行為。各經濟主管部門和經濟服務部門要將機關工作人員身份、崗位職責、服務承諾以及執行的政策法規、執法范圍、辦事程序、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及依據、完成時限、責任人及聯系電話、監督措施等予以公開。六是不斷完善“六項制度”,建立健全一次告知、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過錯追究和無償代辦等六項制度,大力提倡上門服務、現場辦公,切實改善服務方式,創優工作方法,提高辦事效率。七是認真落實稅費、土地、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設立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鼓勵企業科技創新,鼓勵企業爭創名優品牌,落實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和上爭工業項目激勵機制。八是健全完善縣級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和“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聯席會議制度,著力解決影響工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引導金融部門簡化貸款程序,擴大授信額度,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保證企業尤其是規模企業正常生產。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建立優秀企業和企業家評選獎勵機制,著力培育建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效益良好、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重點項目和骨干企業。

7、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企業安全運營。一是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監督,建立健全監督體系,落實業主主體責任。二是要進一步深化以煤礦和非煤礦山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嚴防死守,努力消除安全隱患。三是要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提高安全生產科技貢獻率,從根本上提高生產企業的安全防范能力。

三、強化領導,嚴格考核,確保完成工業經濟各項目標和任務

(一)加強領導。一是繼續堅持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定期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分析生產經營情況,及時把握生產動態,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指導企業搞好管理。二是繼續實行縣級領導聯系工業項目工作制度。堅持“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三是建立工業企業聯系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情況、研究工作、解決問題、協調關系、形成合力。四是繼續堅持定期分析經濟運行例會制度,每季度通報一次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了解項目推進以及企業融資、發展環境等方面情況,督辦落實相關工作。同時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強對工業經濟工作的領導,黨政主要領導要經常性地研究工業經濟工作,并明確專班具體抓落實,真心真意搞好服務,為工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

(二)嚴格考核。工業經濟作為年度綜合目標考核重要內容,重點考核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工業稅收、新上規模以上企業個數、工業利潤、鄉鎮新上工業企業個數等主要指標??己私Y果納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分值并獎懲兌現。

(三)強化服務。各鄉鎮、各部門特別是各經濟主管部門和各經濟服務部門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改善服務態度,為工業生提供良好的服務。各執法部門要進一步改進執法手段,理性執法,文明執法,以良好的服務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

(四)狠抓督辦??h政府政務督查室和縣經濟局要對工業經濟運行中的各項工作進行經常性督辦,及時總結各地發展工業經濟的好經驗、好做法,分析和查找工業經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堅持工業生產運行分析例會制度、工業生產督辦通報制度,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