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村情檔案動態管理意見

時間:2022-04-24 11:48:00

導語:全鎮村情檔案動態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鎮村情檔案動態管理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村級管理,規范村級權力運行,動態掌握村情,及時化解各類矛盾,防止和避免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發生,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保證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全鎮村情檔案監管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打基礎,利長遠,促發展”的要求,建立全面反映農村情況的村情檔案,及時增補每個村的發展動態,梳理一批群眾關心的、存在不穩定因素的村情,實行鎮、辦事處、村三級聯動,推行等級風險管理,責任化解,限期解決,及時銷號,張榜公布,動態管理,失職問責,為領導決策服務,為社會和諧穩定服務,為干部隊伍建設服務,為黨風廉政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二、檔案基本內容

1、固定檔案,主要包括:

(1)村居概況。主要包括本村地理位置、人口、土地、名稱變更、歷史沿革、重要史實、群眾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集體主要經濟收入渠道,村級主要特點或特色。

(2)組織建設。村黨支部(黨委、總支)、村民委員會及群團組織的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報告、會議記錄及在選舉、換屆、人員任免、獎懲等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各項民主管理活動和制度建設以及村規民約等資料。

(3)計劃生育。主要包括各村已婚育齡婦女調查統計、計生指標分配、流動人口管控、人口學校建設及使用,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獨生子女費發放等情況。

(4)村級經濟。主要包括村集體經濟、農林牧副漁的各種基本數字統計表、農民人均收入、經濟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等內容。

(5)資源管理。主要包括土地、山林、荒坡、河壩、坑塘的證件發放登記表以及協議書,土地征用補償及分配、宅基地審批,集體土地的經營、發包等情況。

(6)資產管理。固定資產購建情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情況、農村道路修建情況、購置農機具情況、農村集體資產處置情況等。

(7)財務管理。主要包括村財務計劃,集體各項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每月財務收支明細,收益分配、財務公開,村級一事一議,興辦公益事業向農民籌資籌勞等情況。

(8)政策補貼。主要包括各級黨委政府支農惠農政策,如種糧直接補貼、購置農機具補助;退耕還林款物補助;興修水利人畜飲水補助及國家其他補貼農民、資助村集體的政策落實情況等事項。

(9)社會保障。主要包括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老齡、優撫、五保、低保資金分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情況、被征地農民安置情況、村級補貼、生活補助等福利發放;救災救濟款物發放、殘疾人、低保戶、困難戶、傷殘復員軍人等特殊群體的保障和待遇落實,生活困難家庭的救助幫扶等情況。

(10)信訪穩定。主要是指轄區范圍以內發生的事關全局和社會穩定的社情動態,特別要關注信訪苗頭、突發群體性事件傾向及發展態勢;宗族、派系斗爭;上訪戶、涉軍、涉訴、原民師等不穩定人員思想動態、群體行動等內容。

(11)綜合治理。主要包括人防、物防、技防情況,治安防范和被采取治安刑事處罰人員、原人員、暫住流動人口管理以及后進區域整治情況,村里發生的刑事案件、有影響的治安案件結案情況等內容。

(12)安全生產。主要包括村內企業、礦山、危險品、森林防火、防汛、衛生防疫等危險性大、易發事故部位的監管情況,各類安全隱患日常排查、整改等情況。

(13)戶情檔案。主要包括姓名、家庭成員及相互關系、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從事行業、婚姻狀況,家庭及成員的主要社會關系、家庭經濟狀況等,家庭成員犯罪記錄等。

2、動態檔案,主要包括固定檔案中沒有包含的內容,固定類檔案中需要變更的內容,風險類村情。

三、建檔方法步驟

1、資料來源。村情檔案資料主要來源于村級自報和包村干部調查、問詢、摸排。各村兩委負責人要本著既要對上級黨委、政府負責,又要對自己、對群眾負責的原則,嚴格按要求收集整理、如實上報。包辦事處領導干部、機關包村干部要自覺堅持執行“一崗雙責”,隨時注意村情動態變化,及時摸排第一手資料,保證搜集的信息準確、及時、管用;要高度重視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務活動,尤其是新發生的村情變化和突發矛盾糾紛。包村干部要切實增強抓落實的責任意識,及時將有關內容記入村情動態檔案調查表并迅速上報。

2、審核把關。重點把好兩道關:

一是核實關。對收集上來的原始資料,首先由鎮村情檔案監督管理辦公室進行初審,并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見,查漏補缺,完善修正。在此基礎上,由鎮分管領導牽頭召開組織、司法、信訪、綜治、經管、民政、計生等相關部門碰頭會,逐辦事處、逐村、逐檔、逐卷進行印證核實。

二是會審關。鎮黨委、政府定期逐辦事處召開村情民意匯報會,分管領導、包辦事處領導以及組織、司法、信訪、綜治、經管、民政等部門負責人以及了解該片情況的老同志共同參加,聽取鎮村情檔案監督管理辦公室匯報,與會人員逐個就有關情況進行核實,對有紕漏的地方重新完善。

3、整理建檔。村情檔案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根據內容分類標準,對搜集的情況資料進行整理和歸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意見要求,對整理歸檔以后的村情檔案,要按照統一格式,分別由村、鎮、市三級建立檔案,實行市、鎮兩級聯網。村級要建立全面的紙質固定檔案和動態村情臺賬;鎮級要建立全面的電子檔案和風險村情監控處置檔案,搞好動態管理維護;市級重點監督風險村情檔案及三級風險監控處置檔案,市檔案局負責對村情檔案歸檔管理工作進行督導和指導。

4、充實完善。實行動態管理,建立隨時更新制度,及時將村級每天發生的重大事項全部補登歸檔。同時,根據市委、市政府不同時期的要求及工作重點和社會穩定形勢,確定不同時期的重點問題、關注的重點人員和推進的重點工作,對照固定檔案進行復核,及時將有關情況和工作動態修改充實到村情檔案中。

四、風險村情控制

1、風險評估。對已收集的村情檔案進行評估,針對村情檔案中,在事實、依據、程序上存在不合法的問題,雖合理合法但可能引起矛盾糾紛和不穩定的問題,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群眾訴求的問題,群眾要求解決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和問題,以及工作中因調整利益關系所帶來的矛盾和問題、重大突發性事件等不穩定隱患列入風險村情,重點監控處理,按涉及區域范圍和緊急危險程度劃分出“一、二、三”級風險村情。其中,一級風險村情是指矛盾和問題所涉及的利益關系在本村范圍內的風險村情;二級風險村情是指矛盾和問題所涉及的利益關系在本鎮范圍之內的風險村情;三級風險村情是指矛盾和問題所涉及的利益關系超出本鎮范圍,以及出現特殊緊急情況和事關全市大局的風險村情。

2、預警控制。為確保一級風險村情不出村,二級風險村情不出鎮,各辦事處、各村要密切注意村情檔案的發展變化,在科學分析、超前預測、嚴謹研判的基礎上,按照風險級別,及時發出預警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控、處置。同時,還要將風險村情及時專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以便了解實情、統籌運作、督促落實。

3、分級化解。實行“分級化解、屬地負責、三級聯動”運作機制,一級風險村情由村級負責及時消化解決處理,二級風險村情由鎮負責組織解決處理,三級風險村情由市里協調相關部門解決處理。對于不能立即處理的,要制定應急預案,密切注意、嚴加控制,待條件成熟時及時徹底解決。

4、掛牌銷號。風險村情處置,采取掛牌督辦方式辦理,根據風險村情具體情況,各村、各辦事處要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協作部門,確定辦結時限,有針對性地落實“防、控、穩”等措施。堅持“一改一銷”、“不改不銷”的原則,只有風險村情處置完畢成效明顯,方可解除預警,銷號具結,整理歸檔。

五、嚴格責任追究

1、問責對象:村情檔案監督管理工作分管和包辦事處領導干部,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全體包村干部,各村“兩委”班子成員及有關責任人員。

2、問責事項范圍。

(1)沒有及時搜集、整理、上報并建立村情檔案的;

(2)沒有及時對風險村情審核評估進行預警控制的;

(3)因掌控不到位導致分管范圍內出現違法亂紀、群眾上訪、群體性事件等問題的;

(4)沒有完成掛牌督辦任務的;

(5)擅自更改檔案資料,制作虛假檔案;

(6)檔案移交不及時的;

(7)不能定時聽取、分析研究、安排調度風險村情而導致嚴重后果的。

3、追究方式。主要包括,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免職(罷免)、黨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五、組織領導

1、加強領導。為保障村情檔案動態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和貫徹落實,鎮里成立村情檔案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各成員單位要依據職能分工,全面參與,齊抓共管,及時解決和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紀委辦公室,宗成偉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風險村情的建檔、管理、上報、督辦、協調、反饋等工作。

2、監督檢查。鎮村情檔案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實行村情檔案周調度、月檢查、季清理制度,采取“走、看、聽、訪、查”等多種形式,定期對村情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以確保村情檔案監督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順暢高效運行。

3、考核獎勵。鎮黨委、政府把村情檔案監督管理工作列入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政績考核內容,把考核結果作為年終目標考核、干部選拔任用和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依據,對完成任務較好、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