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指導意見

時間:2022-04-25 02:46:00

導語:市政辦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辦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指導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公共電子閱覽室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教育群眾、關心培養未成年人的重要載體,是人民群眾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的有效場所。近年來我市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有所發展,但仍然存在資源總量不足、配置不夠合理等突出問題。為推進全市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迅速深入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網絡文化的需求,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意見》及省文化廳《關于加強試點工作進一步推進全省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實施意見》,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目標、工作原則和實施步驟

(一)總體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打造區域文化高地、建設幸福為總體目標,以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宗旨,以服務未成年人、老年人、進城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為重點,以文化共享工程服務網絡設施和資源為依托,緊密結合文化共享工程、鄉鎮文化站和社區文化中心(村文化室)建設,大力推進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

(二)工作原則。堅持用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確保網絡文化安全;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則,為人民群眾提供免費、便利、健康的網絡服務;堅持資源整合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堅持科學規劃、規范管理,開展持續有效的優質服務。

(三)實施步驟。以“公益服務、設備升級、網點拓展、寓教于樂”為基本途徑,分步實施。

1.試點階段(2011年10月以前)。建設一批規范化的公共電子閱覽室。確定德城區、禹城市、齊河縣為試點縣(市、區)。每個試點縣(市、區)應選擇不同層級、不同類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單位開展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與服務,包括各級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村文化室),以及具備條件的各類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等。每個試點縣(市、區)不得少于10個試點單位。

2.推廣階段(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各縣(市、區)分年度完成各級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網點的拓展任務,建立健全專業工作隊伍。鼓勵有條件的學校、企事業單位,按照文化主管部門要求,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并免費開展公益性服務。

3.完成階段(2014年6月至2014年底)。到2014年11月,在全市建成設施、網絡、隊伍、資源、傳輸和服務方面基本完備的公共電子閱覽室網。市組織評估驗收,總結建設經驗,并接受全省評估驗收。

4.提高階段(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不斷充實完善,進一步規范管理方法、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切實發揮好公共電子閱覽室服務人民群眾的作用。

二、工作任務和建設標準

(一)工作任務

1.推進免費開放。推動已建公共電子閱覽室免費開放,發揮其公益特性,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老年人、進城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的文化需求。

2.推進網絡建設。根據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功能定位和服務要求,重點提升文化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及其以下電子閱覽室的硬件配置水平。在縣、鄉(鎮)居民居住集中的區域,依托文化館、文化站、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場所新建一批規范化公共電子閱覽室,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方便的公共互聯網服務。對具有公益服務意愿和條件的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進行達標認證和政策扶持,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青少年宮、工人文化宮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建設符合要求的面向社會開放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3.推進數字資源建設。認真研究人民群眾的網絡信息資源需求,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和國家數字圖書館資源,加強整合共建,建設先進性、知識性、趣味性、地域性為一體,群眾喜聞樂見的公共互聯網海量數字資源庫群。“十二五”期間,完成“數字圖書館(網絡圖書館)”建設任務,整合建設適合公共電子閱覽室服務的優秀數字資源達到5TB。重點采購建設一批未成年人喜愛的動漫故事、益智類游戲、進城務工人員實用技能資源、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和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影、電視節目。加大整合共建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建機制。組織協調文化、教育、廣電、信息產業、農業、科技等部門建立協作工作機制,促進公共互聯網絡數字資源庫群的共同建設、共享使用。

4.強化管理和服務。市文廣新局負責全市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規劃、指導、組織監督與管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市支中心負責全市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技術指導和培訓。要充分利用現有設備設施、數字資源和人才隊伍開展工作。建立一站式導航平臺,加強與中組部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教育部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及教育、廣電、信息產業、農業、科技等部門的共建共享。

(二)建設標準

1.硬件標準。市、縣、鄉、村要嚴格按照標準配備設備,以寬帶形式接入互聯網,建立電腦桌面一站式導航服務,改造配套設施,按照《省公共電子閱覽室配置標準》,建設規范化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2.功能標準。網絡信息瀏覽與查詢服務;電子文獻閱覽、信息資源導航、檢索、參考咨詢等數字圖書館服務;影視欣賞、健康益智類游戲等休閑娛樂服務;與計算機、網絡應用有關的各類學習培訓服務等。

3.管理標準。應創造條件,設置未成年人專區、電影專區、游戲專區和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專區。安裝信息瀏覽監控和屏蔽軟件,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按照《省公共電子閱覽室管理規范》建立和完善網絡安全和資源管理的技術平臺,實現對全網的即時監控。建立健全用戶上網實名登記、巡查監督、限時上網、工作信息填報、資源利用統計與反饋等制度,確保公共電子閱覽室安全運行。

4.服務標準。針對不同群體大力開展培訓輔導和文化娛樂活動,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技能培訓。適應現代技術的發展和群眾需求,創新服務方式,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群眾知曉公共電子閱覽室,便捷、經常地進入公共電子閱覽室接受公益服務。

三、強化組織領導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各部門要站在用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建設幸福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重大意義,加強組織領導,統一部署,積極制定有關扶持政策,確保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順利實施。

(二)加大投入,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把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和運行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形成長效保障機制。同時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的新路子,爭取社會資金、人力、物力的支持。

(三)健全機構,建強隊伍。市政府成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規劃建設、組織協調、指導資源建設和信息服務等事宜。組建專門技術隊伍,負責對實施方案、資源建設、標準規范、技術路線等問題給予指導和輔導。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配齊配強工作人員,著力造就一批熟悉和掌握計算機、網絡知識的業務骨干,不斷提高公共電子閱覽室工作人員素質。

(四)強化考核,加大宣傳。把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納入文化工作考核體系,加強調度、檢查和督導,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要廣泛宣傳,增強群眾參與建設和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公共電子閱覽室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吸引社會公眾到公共電子閱覽室享受公益性上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