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社區化管理服務實施意見

時間:2022-06-03 09:25:00

導語:區委社區化管理服務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社區化管理服務實施意見

為健全完善農村基層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做好聯系服務群眾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創新農村基層組織設置、推行社區管理服務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創新農村基層組織設置、推行社區化管理服務,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中央、省和我市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要求,圍繞實現我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以黨建工作為統領,以農村新型社區為載體,以服務群眾為切入點,通過基層黨建模式的創新,整合社會管理和服務資源,轉變干部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和水平,優化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使干部向社區傾斜、服務向社區集中、資源向社區整合,逐步統一干部群眾思想,為合村并居打好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實現干部隊伍和服務人員向一線傾斜。通過整合干部資源,開展社區化管理、服務和教育,讓社區成為干部的責任區,讓區機關干部和站所人員真正沉到社區,貼緊群眾、服務群眾,在服務群眾中管理群眾、在服務群眾中教育群眾、讓群眾在接受管理教育中得到實惠。

(二)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立足于我區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干部優勢和民主管理制度優勢,進一步發揮龍頭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的作用,引導形成規模適中、效益較好、特色鮮明的產業社區。

(三)因地制宜,積極穩妥。立足工作實際,尊重群眾意愿,依法依規進行,保障干部待遇,維護群眾利益,發展農村各項事業。

三、主要內容

(一)社區黨組織體系。按照有利于盤活資源、有利于產業集聚、有利于強化服務的原則,結合我區實際,成立立柱社區、塔橋社區、下泊社區和柏鄉社區等四個社區。每個社區設立一個黨總支部,下設功能型黨支部。社區黨總支書記由區工管委領導班子成員兼任;黨總支副書記由區機關干部和社區內一名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委員由其他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同時,設立膠河馬鈴薯專業合作社黨總支,加快推進我區馬鈴薯產業發展。

(二)配套服務體系。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辦法,以社區為單位成立社區服務隊,每個服務隊設民事調解組、環境衛生組、公益事業組、服務組、農村財務管理組、黨員志愿組等6個工作組。民事調解組主要負責維護社區穩定工作,要深入群眾,及時發現社區居民矛盾糾紛等苗頭性問題,及時處理信訪訴求,做好鄰里糾紛的調解工作;環境衛生組主要負責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要深入村居宣講文明新風,及時進行衛生清理,保證垃圾日產日清,美化村容村貌,提升社區形象;公益事業組主要負責社區的公益事業,要搞好與區便民服務中心的協調,做好自來水供應、醫療衛生、優撫救助等社會公益性工作;服務組主要負責便民服務工作,要把計生、民政、勞動保障、鎮村建設、新農合等日常綜合服務性工作納入工作職責,對群眾的需求實行“包辦式”服務,簡化辦事手續,提高辦事效率;農村財務管理組主要負責社區內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要做好財務審接、財務登記入賬、財務公開工作,加強資產管理、合同管理,監督實施村級事務“四審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黨員志愿組主要負責社區內思想教育、政策宣傳、民事調解、征集意見建議等工作,要結合自身優勢,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群眾開展創業致富、政策落實、改善民生等服務活動。

(三)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新機制。按照膠河經濟區社區管理服務“四項制度”(社區服務團隊聯系卡制度、社區調研走訪制度、黨員聯系戶制度、問題協調解決與情況反饋制度)的要求,各社區要暢通信息渠道,依托區便民服務中心,設立意見箱,發放聯系卡,搜集群眾的不同需求和意見、建議,建立社區村莊、居民檔案,并結合“四項制度”要求,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

要強化社區化管理服務的考核機制。區黨工委統一制定社區工作和服務團隊的考核辦法,各社區要把重點工作、日常管理、為民服務等重點考核內容作為社區工作重點,深入開展創先爭優、“第一時間交給群眾”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堅持定期開展調研走訪活動,同時把社區服務團隊成員的姓名、聯系電話、工作內容和管理服務職責等基本信息,以便民服務聯系卡的方式發放到每家每戶,加強群眾與服務團隊成員的聯系。要全面落實黨員承諾、踐諾制,劃定黨員責任區,開展黨員聯戶活動,充分發揮社區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創新農村基層組織設置、推行社區化管理服務,順應統籌城鄉發展和加強社會管理的新要求,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工作創新。各村、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認真組織實施。要及時發現和解決推進過程中的新矛盾、新問題,并不斷創新突破。各社區黨總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落實責任,整合工作力量,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核心任務和基本職責,保障各項工作任務到位、責任到人、取得實效。

(二)政策引導,加大扶持。要按照“黨建先行打基礎”的思路,在組織設置、科學規劃上加強引導,對弱小的村、黨組織力量薄弱的村,因勢利導,通過支部聯建、先鋒聯創等途徑整合黨組織,帶動產業聚集、資源整合和居住融合。要通過投入,扶持引導加強社區活動場所建設,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對于成效明顯、在全區乃至全市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社區,區工委、管委將給予一定獎勵扶持。

(三)深入宣傳,營造氛圍。各社區要制定具體的宣傳方案,在機關干部、農村黨員干部、民警、教師、鄉村醫生和各類經濟社會組織中廣泛宣傳創新農村基層組織設置、推行社區化管理服務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和工作要求,提高群眾的知曉率、支持度、參與率。要突出宣傳基層黨組織和服務團隊中的先進人物和生動事跡,樹立基層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