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年度農村自來水改造指導意見

時間:2022-06-08 10:21:00

導語:全市年度農村自來水改造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年度農村自來水改造指導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進一步加快全市農村水利事業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結合實際,制定我市年農村自來水改造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飲水安全方便,灌排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工程技術先進,管理高效有力”的現代水利為目標,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綜合治理、注重實效的原則,不斷加快農村水利建設步伐,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二、任務目標

(一)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年,全市計劃投資2700萬元,新建石門水廠1座,實施移風、普東、石門、店集、華山5座水廠管網延伸工程,鋪設供水主管道80公里,完成40個村莊水廠化供水,改造90個村莊自來水設施并納入水廠供水管網,解決2.79萬戶、8.83萬人吃水困難問題,實現全市水廠化供水村莊達到50%的目標。

(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年,全市計劃投資7985萬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823項,總工程量835萬立方米,投工478萬個,新增加地表水攔蓄能力213萬立方米、地下水提取能力180萬立方米,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9萬畝,擴大改善灌溉面積10.46萬畝。其中,投資1337萬元實施重點工程20項,主要包括新建苦咸水淡化工程1項、小水庫1座、塘壩7座、長塘和平塘9座,新建節水灌溉工程3處、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500畝。

三、建設重點

(一)加快農村自來水改造步伐。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加快實施農村水廠化集中供水步伐,切實提高農村供水質量。年,全市新建1座水廠,實施5座水廠管網延伸工程,鋪設供水管道80公里,完成40個村莊水廠化供水、90個村莊自來水改造任務,全部納入集中供水管網,實行水廠化供水。對90個村莊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按照市、鎮、村和群眾共同負擔的原則,市財政每村補助5萬元,鎮財政每村補助3萬元,其余資金由村莊和群眾自籌解決。

(二)加大新水源開發建設力度。針對我市年降雨量不足且年際變化大、水源貧乏的實際,積極籌措資金,加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步伐,大力興建地表水攔蓄工程,有計劃地開發利用地下水。通過采取攔、蓄、挖、截、引等措施,因地制宜地建設小水庫、塘壩、平塘、攔河閘壩、大口井、機井等水源工程,做到蓄水和防洪兼顧,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抗災能力。

(三)加強防洪及排澇體系建設。圍繞“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實施小型水利設施除險加固和田間排澇體系建設。東部山丘區重點是加大病險水庫、塘壩等工程設施的除險加固力度,不斷增加水庫、塘壩蓄水能力和水資源的調控能力,確保水利工程防洪安全;中西部低洼易澇區重點是加大田間道路整修和臺田溝疏浚開挖力度,不斷提高農田排澇抗災能力。

(四)不斷改善農田灌溉條件。按照全市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電氣化建設工程實施意見的要求,堅持農村電氣化建設與農田水利建設相結合,積極興建各類農田灌溉工程,不斷改善農田水澆條件,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水源保障。

(五)加大農村河道整治力度。以建設人水和諧的生態環境為目標,對村莊周圍的自然溝、河道進行科學規劃,實施綜合治理,對河道進行拓寬加深、清理垃圾、筑壩護岸、植樹綠化,每條河道年治理長度不少于1公里,逐步增加河道蓄水能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六)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目標,充分發揮自然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實行封禁治理和水源地保護林建設,深入開展清潔型小流域創建活動,加大小流域綜合治理力度,不斷優化城鄉生態環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各鎮、各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旅游度假區(以下統稱各鎮)要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對農村自來水改造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明確建設工期和進度,將任務層層細化分解,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任務目標。要加大宣傳力度,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及時宣傳報道農村水利建設的新動態、新經驗和新典型,營造農村水利建設的良好氛圍。水利、發改、財政、農業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搞好農村水利建設工作。

(二)規范建設程序,確保工程質量。各鎮及水利部門要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建設水利工程,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須由專業部門設計、施工,供水管材在規定范圍內擇優選用,水表等主要設施由采購辦統一采購、供應,水利部門要加強監督指導,村民代表和村兩委干部要全程參與監督。供水水廠要擔負起管轄范圍內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質量監管及運行管理責任,保證供水設施運轉正常。投資50萬元以上的重點工程項目要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確保水利工程治理一處、受益一處,建設一處、鞏固一處。

(三)拓寬投資渠道,完善建設機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多形式、多渠道籌措農村水利建設資金。各鎮要積極籌措資金,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點水利工程。不斷探索水利建設市場化運作新路子,扶持發展民營水利,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興辦水利事業。大力推進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采用拍賣、租賃、承包等形式,進一步明晰小型水利設施所有權和經營權,逐步建立起建設與管理的長效機制。

(四)堅持建管并重,發揮綜合效益。水利工程竣工后,要及時落實管理主體,加強規范化、制度化管理,避免發生重建輕管現象。對部分小型水利項目要按照“村民自治、自主管理”的原則,組織引導村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進行管理和維護,確保工程發揮長久效益。要加強農村自來水水廠化建設管理,積極推行公司化經營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完善農村供水管理機制。要加強對水源地的保護和監測工作,防止水污染,保證供水水源的水質和水量。

(五)嚴格目標管理,建立激勵機制。市政府把農村水利建設列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進行定期督促檢查。市考核辦會同市水利、財政等部門對全市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及農田水利建設重點工程進行考核驗收,驗收合格后兌現補助資金。年終考核進入前六名的,授予“全市農村水利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并予以獎勵。通過考核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起全社會參與農村水利建設的積極性,確保順利完成今年全市水利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