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健康養殖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17 09:21:00
導語:畜牧局健康養殖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于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為推動我市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現就發展健康養殖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規模化為基礎,以標準化為手段,以保護動物健康、保護人類健康、生產安全營養的畜禽產品為目的,實現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系統原則,樹立全程監管理念,加大各生產環節的控制力度。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實現畜牧業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堅持動物福利原則,善待活著的動物。堅持依靠科技原則,不斷研究制定健康養殖標準和創新健康養殖模式。堅持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政府大力推動、市場有效引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積極實施。
(三)總體目標。全市畜牧生產標準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畜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經濟、生態、社會三個效益進一步提高。到2010年,全市80%的規模養殖場達到健康養殖要求,今年要培育50個健康養殖示范場。
二、健康養殖的基本要求
所謂健康養殖,就是通過飼養健康的動物,生產有利于人類健康的產品和有利于環境安全的養殖方式。它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在養殖過程中保障飼養動物的健康;二是生產出來的畜禽產品安全、優質,有利于人類健康;三是保證在生產過程中不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對一個規模飼養場來說,要做到健康養殖,重點有十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場址合適。養殖場選址要符合衛生防疫要求,遠離交通要道、工業區、居住區、污染區和大型水源地。場區內空氣清新、水源充足,水質必須符合無公害畜禽生產的要求。
(二)環境舒適。要注意通過排氣、降塵、除噪等措施,創造良好的動物生長條件。必須選擇合適的圈舍和籠具,給動物提供舒適的生存空間。
(三)營養平衡。動物的日糧組成要多樣,按需要配齊配足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要素。
(四)飼料安全。飼料要品質優良,無污染、無霉變。含有天然毒素的飼料,必須經過脫毒處理,還要控制用量。剩料要及時清理,防止腐敗變質。禁止用生活泔水、生活垃圾飼喂畜禽。飼料中嚴禁使用違禁藥物和添加劑,防止藥物殘留給人體造成危害。
(五)預防病害。制訂科學的免疫程序,選用合適的疫苗。定期監測抗體水平,快速早期診治疾病,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六)謹慎消毒。充分考慮到消毒劑對畜禽可能帶來的損害,保證消毒過程不給畜禽帶來過大的應激。帶畜禽消毒時,應選用對皮膚黏膜無腐蝕、無毒性的表面活性劑類消毒劑;飲水消毒時,應選用容易分解的鹵素類消毒劑。奶牛場禁止使用復合酚類消毒劑。
(七)善待動物。在環境改造、畜禽欄網設計、日常管理、轉運方式等方面,充分考慮畜禽的解剖生理特點和生命本能需求,給予人道化的飼養和管理,使畜禽不受饑渴、不受傷害、無恐懼。
(八)控制污染。養殖場糞便、垃圾、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氮、磷等,若直接排入外界,會嚴重污染水源、破壞土壤結構、危害生態平衡。養殖場的惡臭氣體也會使空氣質量惡化,影響人類的居住環境。養殖畜禽必須顧及對環境的影響,不但要對糞便、污水進行恰當的處理,還要注意通過調整日糧結構,減輕污染物的排泄。
(九)制度規范。確立定期巡查制度,保證飼養員能按時觀察畜禽并及時反饋信息;實施封閉管理制度,禁止無關人員隨便進出養殖場;建立飼料獸藥檔案制度,確保使用的飼料獸藥是從正規渠道購進的由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并按規定使用;落實健康體檢制度,保證飼養管理人員身體健康,防止人畜共患傳染病通過人體攜帶進場或互相傳染。
(十)評估檢測。定期對畜禽群體進行健康檢測,對環境條件、管理制度進行安全檢查和評估,認真查找安全隱患。檢查出已經攜帶病原的個體后,必須進行隔離治療和保健護理,及時調整飼養管理制度和免疫預防措施,給畜禽一個健康生活、安全生活的綠色屏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健康養殖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措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條件。各級畜牧部門要利用多種有效形式,大力宣傳健康養殖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導和幫助廣大養殖場戶搞好健康養殖。一是通過舉辦培訓班、趕科技大集、廣播宣傳車、發放明白紙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提高知曉率。二是通過科技入戶工程,指導所聯系的養殖場戶進行健康養殖,抓點帶面。三是編印發放我市重點畜禽養殖標準,以此指導健康養殖。通過宣傳指導,把健康養殖變成廣大養殖場戶的自覺行動。
(二)開展清潔生產。按照“村容整潔”和“環境友好”的要求,加快標準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盡快改變人畜雜居、畜禽散養、畜禽混養的舊習;同時,通過營養調控降低畜禽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量,通過消毒、發酵、生產沼氣和有機肥、復合肥等措施,加強對養殖場排放物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有條件的地方,可推廣“畜-沼-菜”、“畜-沼-果”等生態養殖、種植模式,大力改善農村人畜衛生環境。
(三)加強動物疫病防控。要時刻繃緊疫病防控這根弦,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內防外堵、確保無疫”的要求,加強防疫隊伍建設,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鞏固發展無疫區示范區成果。
(四)推廣標準化生產。要采取典型引路、舉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讓群眾了解標準、掌握標準,自覺地從建場、品種、繁育、飼養管理、疫病防治、污物治理等環節,嚴格落實生產標準,進而實現生產全過程的標準化
(五)完善質量監管檢測體系。重點是對飼料、獸藥、疫病進行檢測監管。疫病監管,要在無疫區示范區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儀器設備的作用,增加畜禽抽測量。飼料、獸藥監管,要加大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飼料獸藥、違禁藥物,無生產條件、無質量標準、無證生產經營行為,擅自經營獸用生物制品及其他違法違規行為。各市、區要逐步建立健全飼料獸藥質量監測中心(室)。
(六)加強組織領導。各級畜牧部門一定要把健康養殖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具體方案,逐場抓好落實。要采取面上全面推動、點上重點示范的方法,精心組織,科學指導,務求實效,促進我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 上一篇:畜牧局科技推廣意見
- 下一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