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28 11:27:58

導語:民政局依法行政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根據區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全面推進民政部門依法行政工作,現結合我局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執政為民,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促進我區經濟趕超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切實履行民政部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權責明確、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和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行政決策機制,提高法制建設水平,保障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得到全面、正確實施,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和機制,加強監督,爭取5年左右基本實現依法行政規范化目標。

三、工作機構及職責

辦公室作為我局的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系統內依法行政工作,履行依法行政的監督職責。具體工作職責:

(一)負責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指導有關科室開展法制工作,并督促檢查依法行政有關規定的落實情況;

(二)負責為領導班子重要決策提供法律依據和意見;研究提出貫徹實施上級法律、法規的方案或意見;向領導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建議;

(三)負責制定部門的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審核、備案、上報以及清理工作;負責上級規范性文件的征求意見工作;

(四)承辦部門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案件;組織承辦行政訴訟的應訴工作;

(五)負責行政處罰案件的備案審查工作;負責行政處罰案件的聽證工作;負責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統計工作;

(六)負責內部依法行政評議考核工作;

(七)負責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負責行政執法投訴工作;協調科室實施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八)負責組織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指導行政執法隊伍的法制建設工作;

(九)開展法制工作研究和交流,負責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行政法制刊物的征訂發行工作;

(十)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依法決策

(一)完善法制咨詢論證體系。進一步充實加強局法制咨詢委員會的工作力量,確定議事程序,規范行政決策行為,充分聽取咨詢意見,確保行政決策合法有效。聘請常年法律顧問,認真聽取法律專家的意見,堅決杜絕盲目決策、獨斷決策、隨意決策行為。法制辦公室是組織法制咨詢論證的責任部門,要充分發揮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的作用,認真組織好各項決策的法律論證。

(二)切實加強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論證。規范性、政策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向社會公眾實施的抽象行政行為,涉及面廣,影響時間長,必須嚴格論證,慎重決策。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特別是涉及收費、處罰和行政許可內容的規范性、政策性文件,都要按規定程序經法制辦進行審查,確保法制和政令統一。對關系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要采取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或向社會公布草案等方式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三)高度重視和加強對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咨詢論證。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大量性、特殊性和直接產生法律責任的特點。對具體行政行為要建立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按照“用權必有責”和“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做到決策權和決策責任的統一。要充分發揮法律專家在決策中的作用,把社會管理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納入依法決策的軌道,加強決策前的法律咨詢,認真研究行政執法、監督處罰、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過程中遇到的疑難法律問題,切實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

五、政務公開

(一)擴大信息公開范圍,拓寬信息公開渠道。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保護的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事項外,都應當向社會公眾公開。特別是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為民服務辦實事等方面的信息,都要依法及時向社會公開。對公開的政務信息,公眾有權查閱。要充分利用公告欄等各種形式擴展公開渠道,努力為公眾查閱信息提供便利條件。

(二)規范行政許可行為,細化行政許可項目的公示內容。要重點抓好行政許可項目受理、聽證、收費、變更和撤銷、監督檢查等相關配套制度建設,切實解決行政許可程序和條件不夠公開、隨意行使自由裁量權、與申請人權利義務不對等的問題。加大行政許可公示工作力度,認真抓好公示內容、公示范圍、公示形式等方面的合法性、準確性審核審查工作,統一文本向社會公示,詳細公開每個行政許可項目的依據、條件、程序、期限、收費及舉報方式等內容,接受社會監督。建立行政許可事項定期檢查制度,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發生變化的行政許可事項要隨時予以調整。

(三)減少審批環節,推行集中辦公,提高行政效率。按照便民、及時、高效的原則,建立完善部門和部門內設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制定相應的審批操作規程,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率。

六、行政復議

(一)加強行政復議機構和隊伍建設,切實保障行政復議工作依法開展。要按照《行政復議法》關于“每個復議案件辦理人員不得少于兩人”的規定,依法加強和充實行政復議工作人員,使辦案人員數量適應行政復議工作任務不斷增加的需要。要確保辦案人員具有相應的法律專業學歷或達到同等水平,并取得行政復議資格證。

(二)依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全面公開受理、審查行政復議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必須依法受理,秉公審理,不得將申請人推向法院或其他渠道。在做出行政處理決定時,必須依法履行告知當事人可通過行政復議請求救濟的義務,并結合本機關所負責執行的法律、法規,主動向群眾宣傳行政復議法律制度。要加強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分析工作,定期統計分析行政復議案件發生、發展的新情況,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利用行政復議工作程序簡便、受案范圍寬、執行力度大、不收費的特點,把更多的行政爭議引入行政復議救濟渠道,使行政執法中產生的矛盾糾紛在內部得到妥善處理解決。

(三)強化行政復議責任追究力度,推進行政復議制度的全面落實。要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建立行政復議監督考核機制,加強對所屬部門行政復議活動監督,對不依法受理行政復議案件、未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等行為,要嚴格追究有關行政復議人員的責任。

七、行政執法投訴

行政執法投訴處理要堅持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錯必究的原則。實行教育與懲戒、監督檢查與改進工作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對行政相對人書面、口頭或電話等方式進行的投訴,應當認真組織調查處理,責令其限期改正,可根據情節輕重,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警告、通報批評、吊銷執法證件、行政記過以上行政處分、調離執法崗位等,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備案審查

(一)嚴格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全面提高抽象行政行為質量。嚴格執行文件備案制度,明確承辦人員責任和備案方式,不得以向上級報送文件的形式代替備案。法制辦公室要依法嚴格審查,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對含有違法、不當或侵害群眾利益內容的文件,要責令其限期修改或予以撤銷。

(二)對重大行政處罰實行備案審查,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行為。對法人和其他組織作出的罰款1000元以上、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和執照等行政處罰案件的,均向區政府報告備案。在作出上述行政處罰之前,需要按統一格式向區政府法制辦公室報送備案事項,報送時由部門行政主要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

九、監察審計

監察和審計機關是政府內部的專門監督機關。要自覺接受監察、審計機關的監督,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監察、審計專門監督制度,健全投訴、舉報制度和配套工作機制;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受理對行政執法部門或人員的投訴和舉報。

十、錯案追究

對行政執法錯案進行責任追究,是強化行政機關和執法人員責任、提高行政執法質量的必要措施和手段。要按照“權責統一、用權有責、違法必究”的原則,建立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切實加強對行政管理和執法權力的監督制約。凡經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責令履行法定職責的;經行政復議決定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責令履行法定職責的;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者區政府組織的行政執法檢查中發現并認定有錯誤的;區政府法制辦公室在行政處罰備案審查中發現并認定有錯誤的;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投訴、檢舉和控告,受理機關發現并認定有錯誤的;通過其他途徑發現并認定有錯誤的案件,都要納入錯案責任追究的范圍。區政府法制辦公室要按照《省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辦法》的規定,對錯案立案審查,提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建議。認為需要給予批評教育、暫扣或者吊銷行政執法證件的,由部門作出處理;認為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按干部管理權限,上報監察機關作出處理。

十一、評議考核

(一)明確評議考核范圍。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評議考核制度,并把評議考核情況與崗位績效獎懲掛鉤、與干部任用掛鉤。

(二)明確評議考核內容。考核內容以本《意見》確定的工作任務為主體,主要有:依法決策情況、政務公開情況、行政管理和執法情況、行政復議和訴訟情況、備案審查情況、監察和審計專門監督情況、錯案責任追究情況、定期報告制度落實情況、評議考核制度落實情況、領導干部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情況等。法制辦公室要結合實際情況搞好評議考核。

十二、學習培訓和定期報告

(一)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制度,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領導干部要切實強化依法行政觀念,帶頭學習和掌握憲法及與工作相關的專業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法律素養,真正把依法行政貫穿于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帶動本部門形成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要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制訂自學計劃,建立定期集中學習制度,有計劃地組織好領導干部學法活動。

(二)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考核制度,嚴格行政執法人員的崗前培訓考核和行政執法證件管理工作。所有行政執法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經考核取得行政執法證件后方可上崗執法。對已取得行政執法證件的人員,要結合平時執法和接受法律知識培訓情況,進行定期審驗;對不按規定使用執法證件或違法執法人員、未參加統一組織的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依法注銷其行政執法證件,取消其執法資格。

十三、組織領導

(一)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形成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合力。成立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辦公室及有關人員為成員,負責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統籌規劃、統一領導,研究確定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任務和重大問題,督促、檢查、指導依法行政工作任務的落實。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組織協調。

(二)法制辦公室要當好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充分發揮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組織協調作用,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作風硬、業務精的法制工作隊伍。

(三)認真組織制定“四五”依法行政規劃。要認真總結“三五”依法行政經驗和問題,圍繞建設法治政府這一目標,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制定2006—2010年依法行政規劃,進一步落實目標和任務,加快推進依法行政的進程,努力為促進我區實施趕超發展戰略和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法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