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環保城市建設意見

時間:2022-07-03 05:19:55

導語:文化環保城市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環保城市建設意見

按照中央和省關于實施文化綜合執法的有關部署要求,我市在去年年底進行的政府機構改革中組建成立了“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加掛“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的牌子)。依照《行政處罰法》和國務院關于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規定及程序,原由有關部門承擔的新聞出版、版權、文化、文物、廣播電影電視領域的行政處罰權、行政強制措施權和行政監督檢查權等由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集中統一行使。市“掃黃打非”暨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為切實搞好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建設“文化環保”城市,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文化綜合執法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文化具有較強的意識形態屬性。文化市場既是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又是黨和政府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陣地,也是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窗口。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對于引領社會輿論、確保政治文化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涵蓋了出版、印刷(復制)、發行、版權、網吧、演出娛樂、電子游戲、藝術品、美術品、文物、廣播電影電視等諸多領域。涉及《著作權法》、《文物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及條例69部(個),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檢查以及與此相關的行政確認等方面的任務十分艱巨。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任務重、責任大。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我市文化市場總體呈現平穩有序、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文化市場也面臨一些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國際看,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沒有改變,其越來越多地通過文化市場、利用文化產品對我實施滲透,手段越來越豐富、傳播方式越來越隱蔽。從國內看,隨著經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對文化產品的選擇越來越呈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特別是當前以互聯網、移動電視、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在加快信息傳播、豐富文化載體的同時也增加了文化執法管理的難度。一些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新媒體散布謠言、制造混亂、破壞穩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體從事淫穢色情、侵權盜版等非法活動牟取暴利,這些都對文化執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從我市看,盡管文化市場總體形勢良好、主流健康,但是網吧、出版物市場、游戲娛樂場所等領域的違法違規經營現象仍時有發生。在實際工作中,執法缺位、執法不到位、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等問題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實增強做好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高度來思考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從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打造半島藍色經濟核心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高度來謀劃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從確保政治文化等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來推進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

二、圍繞“1711”基本工作思路,全面啟動文化綜合執法工作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文化領域行政執法要圍繞“1711”基本工作思路全面展開。

“1”是圍繞一個中心,即以建設全省乃至全國“文化環保”城市為中心,確保政治文化等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努力營造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文化環境。

“7”是實施七大工程。即:(1)以“掃黃打非”為抓手實施“出版物市場凈化”工程。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斗爭,把封堵查繳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為第一任務,大力掃除各類淫穢色情、低俗等文化垃圾,有效遏制出版物市場各類侵權盜版行為。加強對各類出版物的審讀、審驗,嚴厲打擊“四假”,維護新聞出版正常秩序。強化對出版、印刷、發行等各環節的有效監管,確保出版物市場健康有序發展。(2)以打擊各類侵權盜版為抓手實施“正版普及”工程。全面貫徹《著作權法》,努力創建國家版權示范城市。打擊網絡、軟件等重點領域的侵權盜版行為,嚴厲查處各類盜版暢銷書、工具書、教材教輔讀物、電影電視劇及音像制品,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妥善應對、積極處理版權糾紛和突發事件。以“4.26”世界知識產權宣傳周為契機,加大版權保護宣傳力度,向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宣傳侵權盜版危害,公開違法違規“黑名單”、“曝光臺”和典型案例,提高廣大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版權保護意識。積極拓展工業設計等版權服務領域,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版權產業發展保駕護航。(3)以規范網吧經營為抓手實施“陽光網吧”工程。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鄉鎮網吧市場的治理,嚴厲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建立完善與全國、全省網絡監管平臺互聯互通,現場監控與內容監控相結合的市、區(市)兩級網吧監管平臺,實現對全市網吧的有效監管。實施網吧監管“黑名單”制度,對被查出違法違規經營的網吧列入“黑名單”,實施重點監控;加強社會監督,聘請“五老”等義務監督員對網吧實施定點監控,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擴大網吧管理社會宣傳,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探索建立政府、網吧、家長、社會共同配合、齊抓共管的網吧管理長效機制。(4)以規范演藝、娛樂市場為抓手實施“文明娛樂”工程。以國(境)外、港臺演出機構來青演出及農村早夜市、廟會大集為重點,嚴厲查處各類無證演出、低俗演出和假唱、假演奏等行為。加強電子游藝和歌舞娛樂場所監管,依法對其經營行為和場所進行檢查,確保娛樂場所文明經營、依法經營、規范服務。(5)以規范藝術品、美術品市場為抓手實施“高雅藝術”工程。嚴厲查處藝術品、美術品非法交易及欺詐行為,加強對各類藝術品、美術品的內容審查與監管。(6)以貫徹《文物法》為抓手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根據國家《文物法》規定,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挖掘、盜竊、販賣、破壞文物的行為,規范文物市場秩序。加強對我市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的保護力度,堅決制止亂拆、亂建、亂改行為,確保城市文脈得以傳承延續。(7)以規范廣播電影電視秩序為抓手實施“健康影視”工程。加強對廣播電影電視插播廣告管理,對廣告內容、播出時間等環節實施重點監控,嚴厲查處違規醫療廣告和涉性廣告。推進“無小耳朵”區市建設,治理查處非法安裝使用衛星廣播電視地面接收設施行為。加強對互聯網視音頻節目服務的有效監管,嚴厲查處通過互聯網非法傳播視頻、視聽節目行為。加強對電影院放映資質和內容的依法監管,嚴厲查處非法電影放映行為,營造良好的聲頻、銀幕和熒屏環境,確保廣播電影電視領域安全。

“11”是開展十一項行動。即封堵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行動;治理打擊通過互聯網和手機媒體等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行動;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行動;查處治理網吧接納未成年人行動;打擊假報刊、假記者站、假記者、假新聞及各類非法廣告行動;規范演藝、娛樂場所行動;規范美術品、藝術品市場行動;打擊非法挖掘、盜竊、販賣、破壞文物行動;治理非法安裝使用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行動;治理查處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違法違規視頻視聽及廣告行動;清理整治“黑網吧”、“黑印刷(復制)”、“黑出版(發行)”、“黑娛樂場所”等無證經營行動。

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做到“四個結合”,即把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與文明城市創建結合起來、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結合起來、與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結合起來、與促進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繁榮結合起來。努力實現“三個提升”,即提升執法隊伍素質、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提升服務對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三、突出工作重點,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

在明確“1711”基本工作思路的基礎上,當前要緊密結合正在全市深入推進實施的文明城市創建和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突出重點、明確目標,著力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大的文化市場熱點難點問題,切實履行工作職責,為規范文化市場秩序、促進城市文明和諧營造良好的環境。要突出抓好五個方面:

一是深入扎實地開展“掃黃打非”工作。按照青廳字〔2010〕20號2010年“掃黃打非”行動方案的要求,圍繞四項重點任務,深入扎實地開展“掃黃打非”斗爭:1.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網上有害信息。尤其要突出對傳播政治謠言、制造思想混亂、破壞社會穩定、危害國家統一、煽動民族分裂的出版物及“”等邪教宣傳品的清查。2.掃除淫穢色情等文化垃圾。重點打擊通過互聯網和手機媒體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加強互聯網基礎管理,建立健全防范和查處網絡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的長效管理機制。3.遏制各類侵權盜版行為。重點查繳盜版光盤(含電腦軟件、音像制品)和盜版教材教輔圖書,深入打擊網上侵權盜版行為。4.查處非法和違規報刊。深入整治假報刊、假記者、假記者站、假新聞,取締非法設立的出版單位和記者站,特別是加強對非法外文報刊的打擊力度,查處報刊出版單位買賣刊號和一號多版等違規行為,加強對免費贈送報刊的管理。

二是集中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和出版物市場。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的部署要求,組織開展加強校園及周邊文化娛樂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堅決清理整治學校周邊的電子游戲室、歌舞廳等娛樂場所,清理中小學校周圍200米以內開辦的網吧。堅決取締各種涉及反動、淫穢、色情、暴力內容的文化經營活動。加大出版物市場清查力度,堅決查繳包含淫穢色情、兇殺暴力等不良內容的“口袋書”、卡通讀物、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游戲軟件等各類非法出版物,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加強對印刷企業的監管,從源頭上防止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場,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三是集中整治網吧等互聯網經營服務場所。對全市網吧進行拉網式檢查,重點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和開通色情暴力邪教網站等問題。對違規場所實施嚴管重罰,情節嚴重的實行“一次性死亡”,吊銷許可證。積極配合工商等部門,嚴厲打擊、堅決取締各類“黑網吧”。聯合公安、消防等部門及時組織對網吧安全問題進行清查,排除各類隱患,確保網吧安全。

四是集中整治娛樂場所。組織開展娛樂場所專項檢查,嚴厲查處從事違規經營活動的娛樂場所,查處娛樂場所在國家法定節日外違規接納未成年人行為,整治娛樂場所音響噪聲擾民問題,協助公安部門嚴厲打擊游藝娛樂場所利用電子游戲機進行賭博等違規經營活動,規范娛樂場所經營秩序。

五是集中整治媒體廣告。以內容監管為重點,嚴把報紙、期刊、廣播、電視廣告刊播關。配合工商等部門,嚴厲查處違規醫療廣告、涉性廣告及各類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廣告,有效遏制新聞媒體低俗媚俗之風,營造良好的視聽環境。

四、加強組織領導,為文化綜合執法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是我市實施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的開局之年,工作任務非常艱巨。各區(市)、各有關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措施,確保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是切實強化組織指導。要高度重視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將其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體系。要健全完善市、區(市)兩級“掃黃打非”暨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確保工作機構到位、工作人員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建立健全文化執法聯席會議、信息通報、執法指導、群眾舉報等長效化、常態化工作機制,努力形成文化執法合力,為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文化執法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全社會知法、懂法、守法意識,營造文化執法的良好環境。

二是切實理順體制機制。要強化區市級文化執法機構建設,履行區市文化綜合執法職能,實行屬地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要加強對區市級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形成“市、區(市)一體、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要確保區市級文化執法機構人員、經費和裝備到位,為搞好文化執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完善包括行政處罰標準、行政處罰程序、行政處罰文書及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等在內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用制度規范執法行為,確保依法執法、依法行政。

三是切實落實目標責任。各區(市)、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意識,按照“1711”基本工作思路,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要明確職責定位,堅持將工作重心放在市場監管上,將主要力量放在一線執法上,一切工作服從服務于市場執法。要深入細致地搞好調查研究,及時準確地掌握文化市場動態,切實提高文化市場控制力。要強化工作考核,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納入全市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及年度“掃黃打非”工作量化考核。

四是切實完善技術裝備。要盡快統一執法規范、執法程序、執法標識、執法文書,統一配備規范的執法服裝、執法車輛、工作標牌和行政執法證,保障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努力建設和完善集網吧等經營場所監控、互聯網內容監控、網絡“掃黃打非”平臺、廣播電視監控及文化經營單位檔案資料等于一體的綜合監管平臺,實現對文化領域的全面有效監管。

五是切實嚴肅執法工作紀律。要嚴格遵守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紀律及廉潔自律規定,堅決杜絕執法過程中通風報信、營私舞弊及各類“吃拿卡要”等任何形式的權力尋租行為,切實做到“五不準”,即:不準接受執法對象宴請、不準接受執法對象贈送的禮品禮金和有價證券、不準向執法對象攤派推銷物資、不準安排執法對象報銷個人票據、不準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謀取任何形式的私利。同時,對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產生的罰沒款項,嚴格實行“罰繳分離”、“收支兩條線”制度。對違反法律法規和工作紀律的執法人員,堅決依法依紀嚴厲查處。要加大社會監督力度,通過各界群眾、新聞媒體等渠道對文化執法行為進行全方位監督,確保執法的公正性、權威性和嚴肅性。

六是切實提升能力素質。要通過專家講座、業務技能培訓、崗位實戰練兵、實際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對各級文化市場行政執法人員進行集中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水平和政治業務素質。要努力打造“島城文化衛士”服務品牌,以品牌創建為載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形象好的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伍,為切實搞好我市文化執法工作,建設“文化環保”城市和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