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衛生指導安排意見
時間:2022-10-25 08:51:14
導語:全區衛生指導安排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全區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一個主題”,即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一主題;推進“二項工程”,即推進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和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這二項工程;抓好“三項重點”,即抓好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和衛生監督執法這三項重點工作;做好“四項工作”,即做好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鄉村一體化管理、衛生行風建設和衛生信息化建設這四項工作;統籌兼顧做好其它各項衛生工作,推動全區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圍繞“一個主題”
緊緊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一主題,按照國家、省、市醫改工作的統一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完成2012年度醫改工作任務。
1、提升新農合保障水平。一是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290元,其中財政補助提高到240元,農民個人繳費提高到50元。二是優化統籌補償方案,適當提高省市級定點醫療機構補償比例,住院補償封頂線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6萬元,對已參加新農合的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尿毒癥需維持性血透的困難患者,實施免費血透救治,提高重型精神疾病、宮頸癌和乳腺癌患者在省、市級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補償比例。三是擴大群眾受益面。全面實行“門診統籌+住院可報費用按比例補償+門診大病(慢性病)補償”模式,逐步建立住院費用總額控制機制,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四是強化新農合服務監管。全面實行協議管理,嚴格定點醫療機構準入、退出和考核,嚴肅查處騙套取新農合基金、分解病例、過度檢查治療、亂收費等違法違規行為。
2、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到村。每個行政村安排一所村衛生所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執行基本藥物制度的各項政策,實行基本藥物集中采購、配備、使用和零差率銷售。合理規劃村衛生室和配置鄉村醫生,加強村衛生室服務行為和藥品器械監管,建立監測考核評價機構。認真落實鄉村醫生公共衛生補助、基本藥物專項補助等各項補助政策,保障鄉村醫生的合理收入,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3、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一是完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抓好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實施貧困聾兒人工耳蝸搶救性康復項目,完善“光明?微笑”工程和兒童“兩病”免費救治長效機制,落實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為農村育齡婦女免費增補葉酸,落實艾滋病母嬰阻斷項目。二是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高老年人、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率,提高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規范化管理率。三是完善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二)推進“二項工程”
1、推進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工程。一是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全面完成袁河白竹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工程和區人民醫院改建項目,組織實施好區婦幼保健院改擴建、區急救中心新建、區衛生監督大樓新建,良山中心衛生院整體搬遷等建設項目。二是著力提升四大服務能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抓好公共衛生人員培訓,區疾控中心技術人員培訓合格率達80%,檢驗人員進修率達70%;提升農村衛生服務能力,鞏固、提升已達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每所中心衛生院擁有1名以上醫學院校本科生;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繼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100%的城市街道并達到三星級標準,7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二星級標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和衛生技術人員培訓率達到70%;提升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實施好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和能力建設項目,快速檢測設備配備、使用率達到80%。
2、推進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工程。堅持“軟硬件”并重,著力改善基層辦醫條件,強化內部管理,清理化解債務。加強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設備配備,實施好農村衛生人員業務培訓,加快適宜技術和中醫藥技術推廣。狠抓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實行醫療文書書寫考核制度,落實搶救藥品,搶救設備清查登記制度,繼續開展”三基“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操作大比武活動。加強用藥管理,開展定期處方點評,規范臨床用藥行為,促進合理用藥。創新醫療糾紛處理方式,在政府的主導下,組建區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和醫療糾紛調解與處置中心,引入第三方調解機制,妥善處理醫療糾紛(爭議)。
(三)抓好“三項重點“
1、抓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完善疾病控制績效考核與目標管理,健全區、鄉、村三級預防保健服務網絡,重點抓好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霍亂等重點傳染病防控與疫情處置工作,加強乙肝檢測和控制,強化麻疹防控措施。開展艾滋病疫情監測和檢測,加強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機會性感染治療,抓好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全面落實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確保新發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70%以上,病人治愈率85%以上。開展預防接種安全服務年活動,創建群眾滿意門診和數字化門診。強化疫苗流通和冷鏈管理,做好一類疫苗供應工作。抓好重點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早期發現和規范化管理,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實施好農村改廁、飲用水水質監測、煙草控制等項目,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強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提高群眾健康素養。開展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區)創建工作,完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健全衛生應急隊伍,強化衛生應急培訓和演練,完善衛生應急裝備和儲備,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
2、抓好婦幼保健工作。深入推進婦幼安康工程先進縣創建活動,加強農村孕產婦分級管理,做好高危妊娠孕婦轉診工作,實施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落實出生缺陷防治措施,推進免費婚檢工作,婚檢率達85%以上,推進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開展“縣區產科急救中心”規范化建設達標活動,各鄉鎮衛生院兒童保健門診規范化建設達到50%,開展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
3、抓好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一是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進一步劃清監管任務分工,建立健全基層監管體系、信息報送體系、風險監測體系和食品生產經營誠信體系。二是開展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深化食用農產品及農業投入品、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流通、餐飲服務和畜禽屠宰等環節和領域的專項整治,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懲處力度。三是加強醫療服務、職業病防治、飲用水衛生和各項公共衛生監督執法,繼續保持對非法行醫的高壓嚴打態勢,做好涉嫌刑事案件移送工作,鞏固打擊無證行醫成果,維護群眾健康權益。
(四)做好“四項工作”
1、加大衛生人才培養力度。多渠道推動衛生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重點招聘一批本、專科院校生,繼續為鄉鎮衛生院免費定向招錄培養醫學本專科生,使鄉鎮衛生院各類專業人才基本達到配套。加強在職衛生人員培訓,建立完善全科醫師制度,啟動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項目,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定期派人外出進修學習。加強在職衛生人員的學歷教育,對取得國家承認學歷文憑者給予全額補助。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基層衛生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待遇,穩定農村衛生人才隊伍。
2、穩妥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采取試點先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辦法,穩妥推進我區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通過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合理規劃和配置鄉村衛生資源,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能力,促進新農合制度的鞏固和完善,推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滿足廣大農村居民的衛生服務需求。
3、加強衛生行風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集中整治影響發展環境的干部作風突出問題,著力解決影響發展環境的干部作風五個方面、二十個突出問題。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風險崗位廉能管理,加強對醫療衛生單位基建、設備、藥品等招標采購的指導和監管,進一步推進黨務、政務、院務公開。全面落實醫德醫風考評制度,切實杜絕醫療服務中濫檢查、亂收費、不合理用藥以及爭回扣、收受“紅包”等不良行為,樹立衛生行業新風。
4、做好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完成區人民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制定區域衛生信息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逐步整合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衛生管理、醫療保障、藥品監管等各項業務應用系統,實現業務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居民健康卡建設,方便居民看病就醫和進行個人健康管理。
統籌兼顧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維護穩定、新聞宣傳和衛生統計等工作,使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協調發展。
- 上一篇:國土局依法治局工作方案
- 下一篇:局長在衛生事業發展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