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群防群治及扁平化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06 11:22:15

導語:社區群防群治及扁平化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群防群治及扁平化管理工作意見

為認真抓好社區群防群治扁平化管理,根據上級要求,按照“減少管理層次,增大管理幅度,優化資源配置,整合社會力量,強化群防群治工作實效”的工作思路,扎實抓好社區群防群治及扁平化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結合轄區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意見。

一、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街道黨委、辦事處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辦事處主任及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綜治辦、信訪辦、安全辦、勞保所、民政辦、司法所、殘聯辦負責人及各社區書記、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綜合管理,確保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工作順利實施,真正使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全力抓好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做到力度大、認識高、效果顯,各社區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全方位、大力度抓好轄區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組建隊伍

為抓好轄區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組建三支隊伍:①由社區干部、民兵預備人員、網格管理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居民小區樓棟長、社區志愿者、治安積極分子、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保衛人員等組成150人的義務治安巡邏隊伍;②由公益性崗位人員、治安積極分子等組成15人的專業夜間巡邏隊伍;③由社區干部、退休干部、居民小組長、社區協管員、復員退伍軍人、物管人員等組成129人的網格員隊伍。強化隊伍建設,高標準、全方位抓好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

三、構建體系

構建辦事處、社區、居民組、物管區四級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網絡體系,即:辦事處設立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網絡中心,社區設立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網絡工作站,居民組設立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網絡點,網管區設立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網絡室,并在物管小區樓棟設立群防群治信息員,做到群防群治及扁平化管理網絡信息處置橫向到邊縱向到戶,實現群防群治及社區扁平化管理網絡全覆蓋。

四、明確職責

(一)、義務治安巡邏員職責

1.在重要敏感時期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在街道辦事處統一組織下集中開展社會治安大巡防、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

2.開展日常治安防范巡防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3.按照上級統一安排部署,報告并協助參與突發案(事)件處置工作。

(二)專業夜間巡邏員職責

在綜治維穩部門、公安機關指揮下以3-5人為一個小組開展夜間巡邏工作,及時報告安全隱患,控制矛盾糾紛事態,盤查可疑人員,扭送違法犯罪嫌疑人員,巡邏員不得在沒有執法主體資格人員在場的情況下開展執法活動。

(三)網格員工作職責

網格員在社區網格服務工作站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到責任網格逐樓逐院巡查,每天不得少于1次,做好社情民情搜集、開展人口信息動態采集、治安防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居民事項代辦、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政策法規宣傳、環境衛生監管八項工作,并為群眾解決急難問題,對于不能現場解決的及時上報社區網格服務工作站。

(四)網格管理工作站職責

指導管理網格服務員工作,實行一天一匯總,一周一研判,及時梳理上報社區不能辦理的群眾訴求和民生事項;將網格管理員的姓名、聯系電話、管理轄區示意圖、公共服務電話和監督電話公布在網格內公示欄,與居民共同監督網格員的工作;負責轄區社會治安防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維護社會穩定、防邪教等工作。

(五)平臺管理員職責

根據網格員采集信息,建好社區基礎數據信息庫,并利用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的功能優勢對社區及街道辦事處不能辦理及調處的民生事項、群眾訴求、矛盾糾紛、不穩定因素等信息及時上傳,通過平臺交換,按照社區、街道辦事處、區級部門分派,讓街道辦事處和區級職能部門及時知曉、辦理、反饋,并為上級相關部門對社情民意的分析、研判、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五、健全機制

1.靈通信息機制。樓棟網絡信息員發現安全穩定隱患一分鐘內需報告網絡小區室,網絡小區室一分鐘內需報網絡居民點,網絡居民點一分鐘內需報網絡工作站,網絡工作站一分鐘內需報辦事處防范網絡中心。五分鐘內必須報告街道黨委、辦事處主要領導,形成“五分鐘”信息報告圈。

2.全面排查機制。樓棟信息員需每天對該樓棟安全穩定隱患及其它信息進行一次排查,物管小區需每兩天收集并排查一次本小區安全穩定隱患及其它信息,居民組網絡點需三天收集并排查一次本居民組安全穩定隱患及其它信息,社區網絡站需每四天收集并排查一次本社區的安全穩定隱患及其它信息,辦事處網絡中心需每五天收集并排查一次轄區內的安全穩定隱患及其它信息。做到轄區安全穩定等情況心中有數,定期排查研究處置,形成“五日工作圈”。

3.限期整治機制。對排查出的安全穩定隱患限期定人、定事、定責整治化解,把安全穩定隱患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辦事處。

4.應急處置機制。一旦出現安全穩定險情,勢態難以控制,應急處置隊需二十分鐘內迅速趕赴現場,立即有序按工作預案隨即開展工作,把勢態控制在最小狀態。

5.社區服務事項審批機制。街道辦事處原相關服務事項一律下沉到社區辦理,不再由街道辦事處或站所審批,由社區服務大廳經辦人把關簽字后送社區書記審簽,由社區主任在加蓋社區公章后直接報區級職能部門辦理,經辦人為直接責任人。

6.下移人員管理機制。街道下移人員接受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的雙重管理,社區黨組織對街道辦事處下移人員定崗、定責、定任務。①下移人員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接受街道黨委監督。②上班實行簽到制,佩證上崗。③社區服務平臺將下移人員姓名、照片、工作崗位以及監督舉報電話向居民公示,接受社區居民監督。

六、嚴格考核

1.街道下移人員考核。社區對下移人員根據其工作態度、業績、效率按季考核,考核不合格扣發津補貼20%,考核合格者全額發放津貼,考核優秀者上浮津貼10%,考核結果作為下移人員晉級、晉職、評先選優的依據。考核方式:①崗位工作順利運轉無糾紛投訴者為合格;②受到上級表彰、承辦現場、工作出特色被媒體報道或上級簡報者為優秀;③崗位工作被投訴、審定把關不嚴被舉報、吃拿卡要或被媒體反面曝光者為不合格。

2.網格員(平臺管理員)考核。①考核方式。社區制定考核細則,考核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按月考核,并上報街道綜治辦,街道綜治辦匯總后再上報區網格服務管理監管指揮中心。②考核內容:到網格巡查情況,每天必須保持一次以上,信息采集情況(人口、房屋信息每月保證1000條以上),民生事項辦理情況,矛盾糾紛排查上報和化解情況,居民滿意度測評情況。③實行績效考核制。對網格員每月費用的20%作為績效進行考核,合格、優秀等級的全額發放,不合格者不發放并一律終止購買服務協議。④社區對年終考核優秀者一次性給予獎勵。

3.社區扁平化管理考核。按季對便民服務大廳及下移工作人員實行督查通報,經督查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者,對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將實行嚴格問責,并停發專項補助,相關社區書記誡勉談話;得分在80分以上者,對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將實行通報表揚,并在補助工資基礎上給予一定獎勵資金。

4.夜間巡邏員考核。①實行工資績效考核,對其補助的20%作為績效進行考核。②考核內容按夜間巡邏員崗位職責進行考核。③實行按季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相關獎勵按年終綜合考核等級發放,合格者足額發放,優秀者足額發放,不合格不發放發相關補助,其考核依據以派出所提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