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局文明創建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0 09:01:36
導語:地稅局文明創建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啟始之年,也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服務沖刺“全國百強”的決勝之年。全市地稅系統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進一步鞏固創建成果,以履行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豐富文明創建工作內涵,著力打造文明創建工作特色品牌,以工作促創建,以創建推動工作,實現文明創建工作的新突破。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依法治稅、信息管稅、服務興稅、人才強稅、廉潔從稅”治稅理念,以認真落實省、市地稅局和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部署和要求為抓手,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創建內容,使我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有新作為,在整合提高上有新發展,在改進創新上有新成效。
二、創建目標
市局爭創新一屆省級最佳文明單位,爭創市級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稅費服務科爭創省級“巾幗示范崗”。努力建設設施完備、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運轉有序、管理科學的行政環境;團結和諧、充滿活力的人文環境;依法行政、公正嚴明的執法環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宣傳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質
⒈加強政治思想教育。重點抓好黨的十八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基本理論、各級“兩會”、經濟工作會議和地稅工作會議精神等專題的學習,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強化干部隊伍理想信念教育,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提高政治鑒別力,進一步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執行力。
⒉加強公民道德教育。認真貫徹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文明禮儀教育。積極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廣泛開展“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引導干部職工從一言一行做起,改掉陋習,知榮明恥,遵德守禮,傳承中華民族優良美德、弘揚時代文明新風,增強職工的道德榮辱感和道德判斷力,全面提升地稅人員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完善“道德講堂”建設,定期開展宣講活動,大力宣揚道德模范、時代楷模、身邊好人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在全系統營造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圍。
⒊強化業務素質教育。以省局、市局“網上稅校”為陣地,組織抓好“分級分類”教育培訓,注重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提升隊伍整體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強化年輕干部的實踐鍛煉,拓寬工作視野,積累工作閱歷,豐富知識儲備,促進健康成長。
⒋抓好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學習十八大、爭創新業績、決戰進百強”、“爭創先進黨支部、爭當優秀黨支書、爭當優秀共產黨員”、“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雙聯雙促”、“治庸問責”、“城鄉互聯、統籌共建”等主題實踐活動,形成大宣傳、大教育、大實踐新格局,全力提升干部隊伍政治理論和科學實踐能力。
(二)豐富創建內涵,拓寬文明創建載體
⒈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稅費服務科要以爭創省級“巾幗示范崗”為目標,不斷規范辦稅服務標準、服務程序、服務內容,完善行業便民、利民措施,認真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為廣大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規范“四儀”,對“言、行、容、禮”進行規范,嚴格著裝掛牌上崗,做到“美文明之容,言文明之語、行文明之禮、為文明之舉”,練好服務“內功”。追求“四零”,做到“零距離”、“零缺陷”、“零投訴”、“零訴訟”。全面推行導稅服務、全程服務、限時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一窗式服務。深入開展“千名稅干進企業、稅收服務到萬家”、“大企業直通車”服務活動。依托納稅人學校開辦《稅法講堂》,努力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和納稅滿意度。
⒉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深入推進地稅文化建設,完善學習設施和生活設施,建好圖書室、閱覽室、活動室,辦好內外網站學習教育專欄;成立各類文體興趣小組,定期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養健康向上的精神情趣,增強隊伍凝聚力,營造團結、和諧、充滿活力的工作氛圍;重點抓好“一局一品”地稅文化品牌建設,探索挖掘、精心打造符合地域特色和地稅部門行業特色的文化品牌,科學設計,總結提煉,在工作中創品牌,以品牌促工作,擴大地稅文化的社會影響力;以創建廉政文化示范點為契機,深入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科室、進家庭活動,充分體現人文關懷,不斷提升地稅文化價值品位和全局干部職工精神品位。
⒊進一步加快效能提速。按照作風優良、服務優質、環境優美管理目標,修訂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責任制,大力規范稅收行政行為,提升干部職工的規則意識,強化紀律約束。深入推進“治庸問責”、“效能建設”,進一步純化思想、端正學風、優化作風,大力倡導清廉務實的政風、行風、文風、會風,著力精簡各類文件、材料和報表,簡化辦事環節,減縮核審時間,提高行政效能。認真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提升辦公場所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水平。
⒋進一步擔當社會責任。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扶貧幫困”、“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等社會實踐活動,盡力幫助社會弱勢群體,使他們真切感受黨和政府的關心,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同時做好系統內部困難職工的救濟扶助工作,努力營造聚人心、激活力、促工作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成立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和網絡文明志愿者服務隊,以扶老助殘、文體娛樂、環境秩序、平安健康為主要內容,重點組織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的“三關愛”和網絡文明傳播的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愛心正能量,彰顯社會道德新風尚。
(三)落實創建責任,提升文明創建水平
⒈健全文明創建領導機制。為加強全局文明創建工作組織領導,市局成立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主管副局長任常務副組長、其他局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市局辦公室主任兼任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負責文明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
⒉健全文明創建監督機制。以政務公開欄、電子顯示屏、內外網站等為陣地,進一步抓好政務公開,主動向社會公開辦稅制度、相關辦稅程序和各項服務承諾,通報文明創建工作情況。建立特邀監察員和行風監督員隊伍,虛心接受納稅人和社會監督,認真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查找文明創建工作薄弱環節,積極整改落實,不斷提高創建水平。
⒊健全文明創建考評機制。健全文明創建的考評機制。將文明創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和行政責任制,按期實施工作責任考核,強化工作目標管理和創建工作責任落實。
- 上一篇:漫談人文教育對語文教學的意義
- 下一篇:地稅局學習十八大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