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民生金融示范縣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20 10:42:55

導語:創建民生金融示范縣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建民生金融示范縣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通過部門聯動,聚集合力,構建長效工作機制,加快秦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工作,促進綠色循環經濟跨越式發展,有效提升民生金融服務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縣經濟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

二、創建原則

(一)突出重點的原則。緊緊圍繞“十二五”國家惠民生、促和諧各項扶持政策,牢牢把握新形勢下民生金融工作的新特點、新任務和新要求,以“民生金融惠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民生金融創業”、“民生金融安居”、“民生金融扶貧”五大工程為重點,著力推動民生金融在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取得顯著突破。

(二)聚集合力的原則。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多方聯動”的長效創建工作機制,聚集各方合力,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的配合力度,積極構建民生金融組織協調機制和政策配套體系,大力營造民生金融工作推進的良好環境與氛圍,協力推動民生金融在產品、服務、模式、市場上不斷取得創新與突破。

(三)爭創實效的原則。通過對創建“民生金融創新示范縣”工作的組織推動、政策激勵、監測評估、總結推廣以及形式多樣、主題鮮明重大活動的開展,促進民生金融工作外延不斷拓展、內涵不斷深化、成效不斷凸顯、影響更加廣泛。

(四)防范風險的原則。以防范風險為前提,支持促進民生保障和改善,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積極創新民生金融新途徑、新方法和新措施。

三、創建目標

到2014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整體貸存比在全市和全省處于領先水平,整體不良貸款率逐年下降;民生金融服務組織體系不斷完善,引導民間資金投資金融,促進小額貸款公司規范發展,組建融資性擔保機構,引進大型擔保機構來旬開展業務合作;民生金融示范點不斷增加,在各金融機構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百花齊放的民生金融支持格局;建立縣級貸款風險補償和獎勵機制;民生金融貸款投放增幅高于全部貸款增幅,民生領域信貸投放占全部信貸投放的比例達到50%以上;財政資金用于獎勵金融機構民生領域信貸投放的支出逐年增加;中小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有突破性進展,支持建成2個循環工業園區;農村支付環境得到大幅提升,ATM機實現鎮鎮通,助農取款POS機村村通,涉農惠農資金一卡通,在縣城主街道建成刷卡無障礙一條街。

四、創建內容

(一)“民生金融惠農”工程。一是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低成本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支持統籌城鄉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二是打造“信用高地”,優化農村小額信用貸款等傳統“拳頭”產品,提高農戶貸款滿足率;三是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全面創新,重點加大對移民新村基礎設施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四是推動農村現代化支付結算體系建設,實現助農取款“村村通”,加大農村地區ATM機、POS機、農商通等自助機具投放力度。

(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程。一是以擴面為核心,推動更多小微企業享受到公平高效金融服務;二是向縣農業園區、工業園區小微企業傾斜,促使小微企業受惠戶數占比持續提高;三是積極創新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引進“區域集優”債務融資模式,通過發行短期債務融資工具實現直接融資,努力開拓小微企業多層次、多元化融資渠道。

(三)“民生金融創業”工程。一是突出做好對大學生“村官”、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青年、婦女等群體的創業金融支持,促使他們及時享受普惠金融服務;二是突出融資服務模式的探索與推廣,鼓勵“財政政策引導+金融知識普及+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創建+信用示范創建+金融服務改進”的五位一體融資培育新模式的應用與推廣;三是突出部門間的協調聯動和政策配套,努力擴大民生金融促進創業的政策覆蓋面。

(四)“民生金融安居”工程。根據城鄉統籌發展及住房保障規劃,重點做好避災扶貧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農民進城安居及城市公租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棚戶區改造等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支持工作,力爭信貸投放和支持項目數明顯增加。

(五)“民生金融扶貧”工程。一是緊緊圍繞國家新十年綱要和省市縣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以綠色產業為依托,以特色項目為載體,以循環發展為方向,充分整合各類資源,統籌推動金融扶貧工作;二是堅持以“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以扶貧開發促區域發展”的原則,一方面提高扶貧開發貸款的受益面,探索金融支持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的更多途徑,另一方面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三是提高財政扶貧資金和銀行信貸資金融合水平,有效發揮財政扶貧資金引導和杠桿作用。

五、創建步驟

(一)動員啟動階段(2013年10月1日—10月31日)。制定創建方案,廣泛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舉辦創建“民生金融創新示范縣”工作啟動儀式。

(二)強力推進階段(2013年11月—2014年9月)。扎實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加強溝通交流和協調磋商,研究解決創建中的共性和難點問題,積極推進創建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三)總結申報階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對創建成果進行自查自評,整改存在的問題;完善相關文本資料,申請省市有關部門對我縣創建工作進行評估驗收。

(四)考核階段(2014年底)。對在創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各金融機構,按照《縣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目標考核實施辦法(試行)》有關規定,嚴格考核,落實獎勵措施。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鎮和部門,給予通報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人行行長、縣金融辦主任為副組長,縣財政局、經貿局、人社局、住建局、教體局、扶貧局、總工會、團縣委、婦聯會、殘聯和各金融機構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創建民生金融創新示范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人行,負責做好創建日常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樹立創建工作“一盤棋”工作理念,加強溝通銜接,夯實工作措施,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二)強化信息反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編發“民生金融創新示范縣建設工作簡報”,及時將“民生金融創新示范縣”創建工作動態、問題研究、經驗成果向上級部門匯報、向本縣各部門反饋通報。加強“民生金融創新示范縣”創建工作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發動與成果活動。各部門以及各金融機構要落實專人,負責本單位(條口)信息的收集、材料的總結,并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工作推進動態典型經驗與做法。

(三)加強創建指導。縣人行要加強創建指導,引導各金融機構提高信用甄別和管控技術,并在利率定價、征信服務、培訓宣傳上給予指導;引導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加大幫扶力度;以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創建及融資扶持試點工作為抓手,推動各類創業群體的信用示范創建,幫助金融機構防范信貸風險。縣金融辦要引導小額貸款公司等民間金融扎根基層,服務“三農”;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服務支持。縣扶貧局、縣人社局、縣教體局、縣工會、團縣委、縣婦聯會、縣殘聯分別負責對扶貧貼息貸款、小額擔保貸款、青年創業貸款、大學生“村官”富民創業貸款、助學貸款、婦女創業貸款、康復扶貧貸款工作給予積極指導和扶持,制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標準,積極推進縣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建設。

(四)加大支持力度。人民銀行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機構切實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支持農業銀行“三農事業部制”改革,推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深化改革;改進支付結算、經理國庫等基礎金融服務,支持農村金融機構大力發展電子銀行業務;積極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務;縣經貿局負責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行業政策的把控,企業相關信息的采集以及財稅政策的爭取;縣扶貧局、縣人社局、教體局、縣工會、團縣委、縣婦聯會、縣殘聯充分發揮各自管理和信息優勢,加大創業能力培訓,組織所轄部門幫助金融機構把好客戶信用甄別關口,及時跟蹤監測借款人經營狀況,配合做好到期貸款的催收,有效降低金融機構信貸管理成本和風險;縣財政局、縣農業局、縣扶貧局、縣人社局積極向上爭取各類財政扶持資金,加強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的融合,及向金融機構劃撥、兌現各類基金、貼息資金、費用補助和獎勵資金。縣住建局負責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信息,幫助金融機構建立健全重點支持項目庫;支持保障房建設平臺通過融資加大投資和建設力度,發揮保障房建設和供應的主力軍作用;穩妥推進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工作;建立保障房信息庫,與人民銀行實現信息共享。

(五)強力推廣普及。縣人行要積極推廣“信用共同體貸款”、“勞務經濟聯保貸款”、“三大中心”和“一廳式、一站式、一攬子”等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務產品和服務模式;以“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推廣應用為依托,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縣金融辦要積極推動農村擔保體系的完善健全,推動農業保險的強化和農村金融財稅獎補制度的完善,積極營造良好農村金融生態環境。

(六)加強溝通協調。縣財政局負責指導推動建立激勵有效、銜接配套的扶持政策體系,協調有關方面促進擔保體系發揮更大杠桿撬動作用,促進財政資金更好發揮倍增效用;協力營造良好的鼓勵金融支持創業環境。縣人行、人社局、扶貧局協調推動創業促就業小額擔保貸款機制、金融扶貧工作機制的完善。

(七)狠抓工作落實。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具體落實民生金融創新各項措施,指導分支機構積極拓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市場,努力增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戶數,重點加大對小微企業和縣域農業園區、工業園區金融支持;大力推廣適宜金融產品和有效金融服務方式,積極開拓非金融企業直接債務融資工具、商業存兌匯票等多元化金融支持;努力構建便捷、高效、廣覆蓋創業金融支持服務體系;深入調查縣域城鄉統籌發展中的金融需求,以縣域為核心,圍繞規模農業、集約農業、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突出金融產品、服務、機制全方位創新;主動加強與扶貧部門和各級住房保障部門的信息溝通與合作,對移民搬遷、危房改造、農民進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給予有效金融支持。

(八)廣泛宣傳動員。縣人行、金融辦要積極開展信貸、誠信、金融知識的宣傳。縣扶貧局、人社局、教體局、工會、團縣委、婦聯會、殘聯等部門加大對各自領域的誠信宣傳,協同開展信用示范創建工作。

(九)加強監督檢查。人民銀行強化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存款準備金等貨幣政策工具使用,督促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民生金融創新,定期通報創新工作進展情況,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的主管能動性。縣財政局、扶貧局、農業局、人社局等部門加強專項資金使用的檢查監督,確保有限的資源用于民生金融創新,最大限度地撬動金融資源,促進全縣經濟、金融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