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商貿活動中欺詐行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05 09:35:00
導語:打擊商貿活動中欺詐行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貫徹落實《海南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海南省打擊商貿活動中欺詐行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瓊整規辦[2005]14號)的精神,嚴厲打擊商貿活動中的各類欺詐行為,推動商貿流通秩序的根本好轉,規范我市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重點
打擊商業欺詐要集中力量,突出重點,著力整治和打擊六類商業欺詐行為:商業零售企業不規范促銷行為;商業零售企業占壓、騙取供應商貨款行為;服務業違規經營行為;虛構或夸大特許經營品牌、騙取加盟行為;對外貿易領域中各類以虛假合同等方式騙取資金和虛開出口發票的行為;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投資領域中虛構項目、虛假廣告和招商信息、無證經營以及超范圍經營等行為。
二、工作任務
(一)整治商業零售企業的不規范促銷行為。
1、市商務局要對本市的商業零售企業促銷活動進行一次摸底調查,了解本市商業零售企業促銷活動的特點,對折扣、有獎銷售、巨獎銷售等情況進行調查,對不規范的企業進行重點監查。
2、由市商務局聯合價格、稅務、工商等部門對不規范的商業零售企業促銷活動進行查處。按照各部門的職責分別對價格違法行為、偷逃稅行為,欺騙性有獎銷售、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行為進行查處。
3、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商業零售企業促銷行為管理辦法,加強商業零售企業促銷的行業管理,規范商業零售企業促銷的行為。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建立商業零售企業信用檔案,市商務局要對進行不規范促銷行為的企業進行存檔,并向社會公布。
(二)整治商業零售企業超期占壓、欺騙供應商貸款的欺詐行為
1、市商務局要對本市商業零售企業占壓供應商貸款情況進行調查,并匯總上報省商務廳,由省商務廳向社會公告長期占壓供應商貸款涉及戶數眾多、數額巨大的商業零售企業名單,確定重點監控企業。
2、市商務局要對商業零售企業與供應商的進貸交易行為加強行業管理,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3、市商務局會同公安、稅務、工商、質檢等部門研究制定有關規定,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預防、查處商業零售企業超過合同期限占壓或騙取供應商貸款的欺詐行為,促進商業零售行業的健康發展。
4、工商部門要依法對虛假出資、抽逃注冊資本行為進行查處,研究建立企業異常變更工商登記事項的預警機制,尤其是對重點監控企業加強監管,發現問題依法及時查處,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以美容美發業為突破口,整治服務業中存在的欺詐行為。
1、市商務局要對本市的美容美發等服務行業的服務項目和服務質量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摸底調查,了解和掌握其經營者產品進貨查驗等制度的具體情況,對不規范的企業進行重點步督察和檢查。
2、工商部門要加強對美容美發業廣告宣傳和市場競爭行為的監管,對虛假廣告和涉嫌不正當競爭的,依法予以處罰,同時要加強美容美發店內商品監管,實時美容美發店內商品質量監測結果,對不合格的商品予以曝光,問題嚴重的堅決清除出市場,并查清進貨渠道。
3、質檢部門按照有關部門移送的生產源頭情況進行徹底追查,依法追究質量及制假責任。
4、由市商務局聯合工商、質檢、價格、稅務等部門對不規范的美容美發等服務行業的不規范經營活動進行查處。對其涉嫌不正當的競爭,不合格的商品和有以假充真欺詐行為的企業進行查處。
5、市價格主管部門要對美容美發店虛構原價、促銷價格表示無依據或無從比較等價格欺詐行為進行查處。
6、根據商務部《美容美發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要求,市商務局要對本市的美容美發服務行業進行企業信息備案登記。切實加強對美容美發服務行業的管理,規范美容美發服務行業的企業經營行為。
(四)整治和打擊商業特許經營中的欺詐行為。
1、市商務局要對本市商業特許經營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確定重點監控地區和企業。對不規范經營的商業特許經營企業進行重點監查。
2、根據商務部《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和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加強對商業特許經營行業的管理,規范商業特許經營企業的經營行為。
3、由市商務局聯合工商、質檢、價格、稅務、公安等部門對不規范的商業特許經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利用展會進行商業欺詐、涉嫌詐騙經營行為的商業特許經營企業進行立案查處。
4、工商部門要依法加強對特許經營廣告的管理,對特許人披露信息不完整、不規范,沒有任何風險提示,或故意夸大投資回報的廣告進行清理。
5、市商務局要建立健全商業特許經營企業的檔案。對不規范經營的商業特許經營問題要隨時向社會通報,堅決整治和打擊商業特許經營中的欺詐行為。
6、公安機關要對涉嫌詐騙的特許經營企業立案偵查。
(五)整治和打擊對外貿易領域的商業欺詐行為。
商務、稅務、工商、質檢、外匯等部門要在外貿領域發揮各自監管職能,加強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發現欺詐線索的部門要及時向其他部門通報,制止欺詐行為。商務部門要會同稅務等部門在深入調查了解的基礎上,盡快制訂有關出口發票管理的措施,整治虛假出口、低報瞞報價格和低開虛開出口發票的行為。
加強對市場交易進行信用監督、維護對外貿易秩序,積極推進外貿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收集違法違規企業的相關記錄,建立黑名單制度。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六)整治和打擊對外經濟合作領域的欺詐行為。
商務、工商和發展改革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嚴厲打擊對外經濟合作活動中虛假勞務、工程和招商信息,欺騙勞務人員、施工單位和投資者簽訂虛假合同以騙取錢財的行為;打擊無資質、超范圍經營行為。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開展境外就業中介服務機構的監管。商務部門要會同建設部門對擁有建筑資質的企業在境外開展承包工程業務中的欺詐行為進行查處。外匯等部門要對對外經濟合作領域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欺詐行為進行查處。公安機關要對涉嫌利用虛假外派勞務、境外工程和境外投資等信息進行詐騙的行為立案偵查。
三、治本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監管。要針對商業欺詐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斂財、騙取銀行貸款、占壓騙取供貸商貸款等欺詐行為,分析其特點和規律,制訂有關管理制度漏洞。對涉嫌商業欺詐的行為,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到及早發現、準確定性、依法嚴厲查處,徹底消除社會隱患。
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責,依據有關法規,加強行業主管部門與行政執法部門、司法機關的銜接配合,整合監管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反欺詐預警機制,完善商貿企業的準入退出機制。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誠信興商”活動。
1、深入開展各種誠信創建活動。各部門要結合本部門的實際,組織行業協會、企業,在已開展的“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和“百城萬店重誠信”、“誠信納稅”、“守合同重信用”等各類誠信創建活動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深入開展“誠信興商”主題創建活動的新形式、新路子.
2、開展企業信用培訓教育。加大企業信用培訓教育力度,督促和引導企業自覺守法經營,誠信立業,建立企業內部信用管理制度,加強和改善內部信用管理工作,形成信用風險防范機制。
3、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要選擇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行業,引導行業協會通過制定行業信用公約,開展信用信息服務和“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動,建立督查指導制度等方式推進行業信用建設,服務會員企業。
4、加強誠信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開展誠信宣傳教育。今年9月,結合第三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新聞媒體要對全市開展“誠信興商”活動的典型經驗進行宣傳報道,營造“守信光榮得利,失信可恥受罰”的社會氛圍。
四、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把它作為實踐“三人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周密部署,認真落實,務求實效。
2、部門聯動,強化責任。各部門之間要采取聯動的方式,主管部門切實負起責任,建立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并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整治措施落到實處。
3、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市商務局統一組織協調打擊商貿活動中欺詐行為專項行動,宣傳、發展改革、公安、勞動保障、建設、稅務、工商、質檢、外匯等部門參與,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建立會議、簡報、督查、報告等工作制度,按照各自職責承擔相應工作。參加部際溝通協調機制的部門,要確定專項行動的負責人和聯絡員。
4、充分發動群眾,營造商業欺詐無處藏身的社會環境。普及防騙知識,提高群眾防范欺詐的警惕性;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對欺詐行為露頭就打,使其難以為害;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揭露騙術騙局,曝光典型案例,使群眾放心,欺詐者寸步難行。
五、工作安排
從2005年7月始,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開展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動員部署階段(2005年7月),制定專項行動的具體實施方案,全面部署工作。
組織實施階段(2005年8月—2006年5月),按照工作方案規定的職責分工和工作任務,組織實施。
總結檢查階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組織督查組,檢查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進行總結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