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無公害養殖技術示范項目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13 09:55:00
導語:水禽無公害養殖技術示范項目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把我市水禽產業做大做強,認真實施省科技廳水禽無公害養殖技術示范項目,實現水禽品種良種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達到品質優、無污染、無藥物及激素殘留、無疾病污染的無公害標準,增加水禽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水禽養殖業持續高效,健康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項目的意義
水禽養殖業是我市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2003年全市家禽飼養量達到6252.95萬羽,其中,水禽2837.92萬羽,占全市家禽飼養量的45.39%,水禽飼養量逐年上升。但是,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農業部也從2001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用8-10年時間,盡早實現主要農產品生產和消費無公害的要求。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水禽生產迅速發展,產品競爭日趨激烈,加之我國入世后面臨的出口“綠色壁壘”和國內沿海發達地區制定的相應的產品市場準入要求,由于我市的水禽生產不夠規范,導致部分水禽產品不能達到無公害標準,致使我市水禽銷售市場競爭能力下降。根據**省2004年度科技計劃重大、重點項目指南、農業部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意見、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計劃的要求,為了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強動力”的作用,以及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把**建成東部沿海地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的重要戰略部署。為此,要把我市水禽產業做大做強,并打入港澳及國際市場。進一步提高水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強水禽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實施水禽無公害養殖示范項目,實行水禽標準化養殖,迅速提高水禽良種比例和產品市場競爭力,這對于提高水禽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對于改善人民膳食結構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這對于滿足國際國內市場對水禽產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加快水禽產業化經營步伐,形成優勢水禽產品產業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我市水禽業的發展。
二、項目的內容
**市水禽無公害養殖示范項目的主要內容是建立大型無公害水禽生產示范基地,采用先進的養殖技術規范水禽的生產,出欄水禽200萬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1.建立無公害水禽生產示范基地。利用地方現有的水禽良種和水禽生產基礎,引進目前市場具有競爭力的金定鴨(福建)、龍巖山麻鴨(福建)、吉安紅毛鴨等品種建立無公害水禽生產示范基地,并逐步建立健全水禽良種繁育體系。
2.制定《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蛋鴨規模飼養生產技術規程》。通過良種選育、快速擴繁、優質牧草品種種植、制定相關技術規程對規范水禽的生產及消費市場,推進水禽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研究無公害水禽專用飼料配方。通過飼養試驗,在系統研究蛋鴨的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需要量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飼料配方。
4.建立培訓和技術服務體系。與**農大開展技術合作,及時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應用于水禽生產實踐,同時,定期給技術人員和飼養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提高技術人員和飼養人員的基本素質,掌握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
5.宣傳推廣。通過無公害水禽養殖示范基地示范帶動作用,提高養殖戶的整體素質,提高全市水禽養殖技術水平、帶動全市水禽業的發展。
通過項目的實施,并結合我市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養殖傳統與生產基礎,行政與技術保障措施等有利因素,建立水禽產品安全衛生保障體系,打造**市高科技、高效益的水禽產業。
三、項目目標
主要目標: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市水禽飼養規??蛇_3000萬羽,其中出籠1890萬羽,全市建立2個水禽無公害養殖示范基地,制訂相關飼養技術操作規程和專用飼料配方。兩個項目點可提供優質的商品蛋鴨200萬羽,商品肉鴨60萬羽;基地的水禽產品達到無公害產品的標準。
生產性能指標達到:紅毛鴨放牧飼養80-90天出籠,體重達1300-1500g;料肉比2.5∶1;蛋鴨130-150天體重達1400-1500g;蛋鴨高峰期產蛋量達90-95%,示范基地的水禽產品全部達到無公害標準。
四、項目進展計劃
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完成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做好水禽養殖業現狀與市場調研,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申報書。
2004年10月至2004年12月制定項目的實施方案,確定項目養殖品種,建立基地,開展各項試驗技術研究、技術培訓,制訂引進、擴繁和產品推廣銷售方案。制定相關生產技術規程等。依照有關政策,申報無公害(畜禽)生產基地。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按照項目主要內容全面實施,完成項目目標及相關配套內容建設,并進行數據分析、總結、鑒定、驗收。
五、經費概算
經費來源:
1.項目自籌資金201萬元,主要用于引進種蛋與種苗等;
2.項目撥款2萬元,主要用于推廣無公害水禽飼養生產技術、生產試驗、項目管理、相關業務、技術培訓、宣傳資料等其它費用。
六、主要措施
1.項目的組織管理
項目主管部門為**市農業局,項目實施單位為**市**站,項目協作單位為**縣、新建縣、進賢縣**站。
2.項目組織措施
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協調各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工作,為無公害生產技術工作提供組織保障,政府部門在政策扶持、信息引導等方面給予支持。項目由市**站牽頭組織制訂實施方案,負責統一協調,以**縣塘南鎮、新建縣聯圩鄉、進賢縣梅莊鄉為三個項目基地,建立健全水禽良種繁育體系,確保品種優良,技術先進可行,扎實地完成項目規定的各項任務和指標。
3.項目技術措施
3.1抓好無公害生產技術。建立無污染的生態環境、無公害生產基地的關鍵是要抓生產技術環節。首先是選擇無污染的生產基地,優良的品種,盡快實現水禽生產良種化;其次是加強環境設施改造,大力推廣使用高效、低殘留的獸藥,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疫方針,優先應用生物防治技術,避免獸藥與飼料的使用不當引起的污染,嚴格控制水禽疾病的發生和流行;第三,制定切實可行的規?;B殖操作規程和相關的產品質量控制標準,逐步實現無公害水禽產業化發展目標;第四,認真做好飼料新配方研制與推廣工作,抓好試點,以點帶面,使水禽無公害生產技術示范輻射面日漸擴大。
3.2舉辦技術培訓班,利用媒體加強宣傳,使無公害觀念深入人心,營造發展無公害水禽及產品的社會環境。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地,從飼養到上市進行全程服務,不定期地聘請專家對獸醫人員和生產區飼養員進行培訓,加速水禽無公害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
3.3加強項目的督促檢查工作。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不定期的組織檢查、分析總結,保證項目經費專款專用。
4.環保措施:
本項目主要建設在**縣**鄉、**縣**鎮、**縣**鄉,各項目點附近沒有大型工廠和污染源,而環境良好,完全滿足項目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我們采用了《地面水環境保護標準》(GB3828-8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等環境保護標準。由于項目點不產生特殊污染,對病死家禽及檢疫過程中產生的化驗樣品,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GB16548-1996)的要求集中作無害化處理,避免交叉感染。對于禽糞,可清理堆放在固定地點,既可喂魚肥塘,又可堆漚發酵處理,用作種草肥料,發揮綜合配套養殖模式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