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德育工作方案3

時間:2022-11-06 02:58:00

導語:初中部德育工作方案3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部德育工作方案3

200**年學校德育工作重點要貫徹落實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增強做好學校德育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道德教育為基礎,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1、開展鄧小平理論常識教育要形成一個教育教學體系。高中學生繼續通過政治理論課教育、讀書會、青年黨校等形式,讓學生了解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內容,高中原有的讀書會、青年黨校等團體,要有新的進展和達到新的層次。初中要求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小學生中要以適應學生年齡特點的形式,進行偉人風范教育,使學生了解鄧小平同志生平事跡,學習鄧小平同志高尚品德。

2、時事形勢教育要形成制度。要切實進行時事形勢教育,保證中學每周一節時事形勢教育課,小學高年級要利用晨會、班會、隊會或活動課時間,經常性地對學生開展時事教育、國防教育等。各學校要把利用重大節慶和當前的熱點問題,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3、抓好學科滲透德育。要繼續學習貫徹《上海市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實施方案》,要強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和教學的全過程中,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各學科在教研中要研究相關教材的德育內容及其滲透方法,要將德育滲透作為評價教師學科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學科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在備課、聽課、評課、教研等各個環節中落實德育的要求,學校每年至少要組織二次以上聽課、評課活動,征集學科德育方面的論文,并納入到考評表彰范圍。

4、認真組織德育月活動。每年的3月中旬—4月中旬為我縣中小學、職校的德育研究活動月已基本形成制度,今年的德育研究月活動重點為研究如何開展基礎道德教育、國防教育、課外素質教育活動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與二期課改相結合。各校必須認真制定好活動計劃,使我縣形成一個德育教育的高潮,促進學校德育的開展。(德育研究活動月計劃另發)

二、加強基礎道德教育

1、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要認識到道德教育是學校德育的根本,要明確“小一點、近一點、實一點”的工作思路,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細化為明確的道德要求。各學校結合本校實際,認真制定出操作性較強的行為規范要求。職業學校還需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各學校要用好市教委德育處頒發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須知》和我局印發的《崇明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實施手冊》,提高學生認知水平。

2、中學、職校提倡開展“三別、四帶、五無”活動。三別是: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是: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順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是: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椅無刻劃、墻壁無腳印、出言無臟話。要發揮身邊榜樣的作用,要堅持一般號召和榜樣示范相結合,啟發自覺與強行入軌相結合,表揚與批評相結合,使基礎道德規范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3、小學的行為規范教育和訓練要與開展爭做“合格小公民”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全國“雙有”活動組委會提出的合格小公民“五小”標準,(在家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區和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在獨處時做心胸開闊、心理健康、勇于創新的小主人。)是從道德底線抓起,從小事抓起,操作性也較強。

4、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中加強行為規范教育與訓練。學校要利用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我縣的八個青少年教育基地開展課外素質教育活動,也要注意挖掘周邊潛在的德育資源,建立和完善學校的青少年活動基地。要按照市委宣傳部、市教委下發的《關于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科目化、法規化;繼續執行我局2001年中下發的有關組織我縣學生參加素質教育活動的文件精神。按《德育規程》要求,學校要保證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

根據市教委辦公室《關于組織本市中小學生參加“東方綠舟”校外活動營地活動的通知》,要求把“東方綠舟”的教育活動列入中小學、中專、職校的教育計劃之中。我縣的東平少兒活動營地經過半年來的整修,目前已具良好的接待能力,本學期開始將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放,而各校德育處也已形成活動方案,各校可完善好活動方案,有組織地到“東方綠舟”和東平少兒活動營地實施教育活動。

在開展課外素質教育活動中,學校德育要積極承擔起指導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的任務。要教給學生有關人際交往的知識,培養和鍛煉他們的交往能力,引導他們勇于和善于建立遵守公共秩序、團結友善、互幫互助、明禮誠信、寬容待人的良好人際關系。

5、德育工作也應以較多精力關注學生的學習。學校德育工作要繼續幫助和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提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學習與自身發展,與祖國強盛的關系,增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和支持力。同時,結合行為規范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6、加強勞動教育和社區服務活動。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上海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綱要》,要組織好學生參加家務勞動、校內外公益勞動、社區服務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并完成文件規定的勞動時間,要把清掃校園、宿舍作為勞動教育的第一基地。小學中高年級以上,每班要有一支社區服務隊或保潔隊,每所學校至少要有一支市或縣級的服務隊,并活動常年開展活動。要利用好本縣的學農基地,將常年安排高中學生到學農基地參加勞動、軍訓等社會實踐活動。

三、加強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要做到領導重視,管理到位。要發揮校外治安輔導員的作用,經常性地開展法制教育普法宣傳教育。小學生重點抓養成教育、法律法規的啟蒙教育;中學、職校學生重點抓好憲法教育和青少年相關的“二法一例”法律法規教育。繼續開展“校園拒絕邪教”和青少年“遠離“的活動。同時要充分運用各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廣大教職員工和青少年學生進行依法自我保護的宣傳教育,嚴格學校管理體制,嚴防學生在校期間被誘騙出校園、被敲詐等事件發生。

繼續加強法制教育共建點建設。完善對行為偏常學生的幫教制度,繼續堅持黨員聯系偏常學生制度,采取結對、建卡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有針對性地做好轉化工作,切實控制在校學生案發率,力爭青少年學生刑事案發率全縣控制在萬分之二以下,學校要力爭控制為零。培成學校要加強對全縣中小學中行為偏常學生轉化工作中的指導、研究,充分發揮縣青少年教育矯治中心的作用。

四、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1、各學校要按照市教委的精神和我縣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規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試點學校繼續開展好試點工作,指導學生用好《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冊》,重點解決青少年學生學習心理負擔過重、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青春期心理煩惱、升學中的困惑等問題。非試點學校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視在教學過程、師生關系、同學相處、評估考核等方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認真做好心理健康教師的培訓工作,各完中力爭在年內配備好專職教師,建立好心理輔導室。

五、重視班集體建設

1、各中學、職校要認真開展班集體建設,小學要做好班集體建設的試點工作,各學校要結合本校特點,制定出開展班集體建設的規劃,力爭合格班集體達80%以上,校優秀班集體達25%以上。開展班集體建設要和品德測評工作緊密結合,在開展品德測評工作中,要重視品德測評的過程,讓學生在參與中有收獲,要用好《學生素質評價手冊》,不能搞突擊走過場。

2、繼續優化班主任隊伍,重視引導班主任開展學習有關班建工作理論,交流班建工作經驗,提高開展班建工作的自覺性。今年上半年,修訂《班主任工作手冊》,下半年開始做到《班主任工作手冊》使用規范化。

3、五月份各學校進行校級優秀、合格班集體驗收、職校進行“未來建設者”合格班集體驗收,五月—六月下旬進行縣級優秀班集體的驗收。

六、重視德育工作的領導與管理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當前要特別重視師德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對學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深遠的。加強師德建設,要著力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加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的責任意識,以自身的良好人格感染學生、教育學生,真正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

2、學校應積極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配合社區,形成教育合力、發揮整體效益,特別是抓暑假工作的過程管理。

各家長學校(或分校)要繼續重視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進一步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科學教子的能力,并通過建立家長委員會,設立家長接待日,家訪等形式配合,努力使家長參與家庭教育活動率達95%以上。加強家長學校規范化建設,使全縣家長學校合格率達95%,優秀率達10%,辦好六所示范性家長學校。

要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家庭活動,至200*年前,各家長學校中要創建10戶示范性學習型家庭。

3、進一步加強德育科研,著力于學校德育課題的研究,每校必須抓好1—2個專題調查和課題研究。縣德育室將在學校召開德育研討會或經驗交流會的基礎上,召開德育年會。

4、各學校的德育處要逐步配備好電腦,德育處主任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縣教育信息中心建立起我縣德育信息網絡,通過網絡,加強德育經驗的交流,及時掌握德育工作新動態,加強對學生的網絡法規和網絡道德教育,有條件的學校要利用校園網絡,開辦校園“網吧”,引導青少年學生自主學習,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各種德育教育活動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時事教育等,通過網絡參加各種競賽活動。

5、要加強安全教育,堅持重大事故報告制度。對學校發生的重大傷亡事故、對學生留校察看以上處分,均應及時用書面形式上報教育局基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