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費改革方案

時間:2022-09-11 06:17:00

導語:義務教育費改革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義務教育費改革方案

為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鞏固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安徽省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07〕16號)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印發蚌埠市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蚌政〔2007〕35號)精神,結合我縣實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五個統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完善以人為本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科學、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將農村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

二、主要內容

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和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省、市、縣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

(一)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我縣農村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資金由中央和省政府按6:4比例分擔。免費提供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補助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資金由縣級財政予以解決。

(二)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2007年,在免除雜費的同時,按照省農村中小學預算內公用經費撥款標準(農村小學每生每年10元、初中每生每年15元;城鎮小學每生每年30元、初中每生每年45元)增加對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補助。縣財政原來預算內安排的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繼續保留,并在原有投入不減少的基礎上,結合財政狀況,逐步增加中小學公用經費撥款。

(三)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根據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在校生人數和校舍生均面積、使用年限、單位造價等因素,結合布局調整統籌安排全縣校舍維修改造。在省、市政府統一安排下,從2007年起,用兩年時間,完成全縣2005年底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任務。上級補助和縣級財政安排的資金不能滿足全縣校舍維修改造任務時,可以合理利用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貸款利息由縣財政安排支付,貸款本金從2008年起,省將在分配給我縣的省級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中抵扣。對2005年底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集中改造完成以后形成的危房,納入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解決。

(四)鞏固和完善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積極爭取省級財政加大對財力薄弱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確保中小學教師工資按國家標準按時足額發放。

(五)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與當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同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縣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與縣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同等政策。

三、具體措施

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任務十分艱巨而緊迫。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必須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進一步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周密部署,扎實推進。

(一)加強領導,確保落實。義務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的重要作用。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是加快義務教育事業發展,推進和諧懷遠建設的有力保證。我縣成立了懷遠縣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縣教育局、縣財政局安排專人負責日常工作。各有關部門必須統一思想,進一步提高認識,全面準確地把握各項保障機制改革內容,切實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實實地把各項政策貫徹落實到位。

(二)落實政府責任,強化資金管理。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后,義務教育仍然實行“以縣為主”管理體制。要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積極承擔起義務教育管理和經費的分擔責任。大力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預算編制制度改革,將各項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繼續完善預算資金支付管理制度,嚴格按照預算辦理各項支出。加強中小學財務管理,推行中小學財務公開制度,確保資金使用及時、規范、安全和有效,嚴禁擠占、截留和挪用教育經費。全面清理現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費政策,堅決杜絕部門對學校、學校對學生的亂收費。

(三)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加強中小學編制管理,堅決清退不合格和超編教職工,提高中小學師資水平;推行縣城教師、大學畢業生到農村支教制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快中小學課程改革;加強中小學教科書的選用管理,嚴格控制中小學教科書的種類和價格,推行教科書政府采購,逐步建立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義務教育評價體系。促進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資源過度向少數學校集中。

(四)強化監督檢查。財政、教育、物價、審計、監察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義務教育經費安排使用、貧困學生界定、中小學收費等情況的監督檢查。縣政府將把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和教育綜合改革,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通過齊抓共管,真正使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成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陽光工程。

(五)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重視和加強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宣傳工作,要通過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向全縣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為改革的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