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意見

時間:2022-11-04 03:47:00

導語: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意見

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會,現就在全市范圍內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范圍對象、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范圍對象

以2007年家庭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農戶為對象,分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標準的農村低保戶和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標準但低于2500元的農村低保邊緣戶兩個層次。

(二)主要目標

1、2007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低收入農戶(低保農戶除外),到2011年,70%以上家庭年人均收入超過4000元;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低收入農戶全面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到2011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2500元以上。

2、到2011年,醫療、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全面覆蓋低收入農戶。

3、有勞動力的低收入農戶至少有1人實現非農就業或從事產業化經營的特色農業。

(三)基本原則

1、堅持全面惠及、戶戶受益。各縣(區)要積極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確保全市所有的低收入農戶都能通過政策扶持、社會救助,提高社會保障和收入水平。

2、堅持分級負責、分工協作。市里主要負責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各縣(區)黨委、政府是責任主體,要制定規劃,落實措施,加大投入,確保完成任務。

3、堅持因戶制宜、分類指導。在摸清底數、建檔立卡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機制,根據每戶的具體情況逐戶確定幫扶措施,落實專門幫扶人員,確保各種幫扶和救助措施到戶到人。

4、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發揮政府在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加大對低收入農戶的扶持力度和公共資源配置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參與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不斷壯大結對幫扶和社會援助的力量。

二、實施“六大行動”,全面推進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

(一)實施產業扶貧行動

1、大力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業。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大力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具有當地資源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種養業。各級財政要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業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2、積極鼓勵低收入農戶發展家庭工業和來料加工業。鼓勵家庭工業大戶幫助低收入農戶參與發展家庭工業,各級財政要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家庭工業;培養和扶持一批來料加工經紀人、專業村、企業到農村發展加工業務,對低收入農戶發展來料加工業務,工商、稅務等部門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3、積極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低收入農戶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各級發展服務業補助資金要向低收入農戶傾斜。

(二)實施就業援助行動

1、鼓勵企業吸納低收入農民就業。引導和鼓勵勞動密集型、商貿流通型、社區服務型企業廣泛吸納低收入農民就業,對吸納低收入農民就業的企業、單位給予一定的獎勵。幫助低收入農民開展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

2、鼓勵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幫助低收入農戶增收。對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成效突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給予一定補助,并享受有關政策。

3、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有計劃地開發和購買機關企事業單位后勤保障和城鄉保潔、保綠、保安以及公共設施養護等公益性崗位,專門用于安置農村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就業。

(三)實施完善社會保障行動

1、全面落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各地要根據當地實際,不斷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做到應保盡保。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物價補助政策,減輕低收入農戶生活負擔。

2、實施低收入農戶老年生活補助制度。在全市統一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尚未建立前,對年滿70周歲的低收入農民,實施生活補助制度,每月給予50元的生活補助。

3、全面解決生活危房和生活用水問題。對低收入農戶的危房,按危房改造的有關政策執行。對低收入農戶自來水入戶安裝費用予以優惠照顧,經費由縣鄉兩級承擔。

4、做好五保對象和重度殘疾人的供養、托管工作。各地要加強資金投入,改善敬老院設施條件,不斷提高五保對象和重度殘疾人的集中供養率和供養水平,認真落實有關托管和供養政策。

5、不斷提高低收入農戶醫療保障水平。低收入農戶必須100%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其個人自負部分由各級財政分擔。低收入農戶發生重大疾病的,在正常報銷的基礎上,再列入“困難補助”范圍。創新醫療救助體系,多途徑解決低收入農戶重大疾病醫療費用。

(四)實施教育培訓扶貧行動

1、加強對低收入農戶子女的教育培養。從**年起,義務教育段的住宿費、交通費資助范圍拓展到低收入農戶子女;每年從低收入農戶中招收優秀青年農民,使其免費接受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培養現代農業創業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

2、加強對低收入農戶職業技能培訓。對低收入農戶子女初中、高中畢業后不再升學的,及時組織其參加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

3、開展慈善助學。要積極開展慈善助學活動,幫助低收入農戶子女完成學業。

(五)實施結對幫扶行動

1、落實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要結合“萬名干部下基層,服務一線創新業”活動,堅持完善“雙千萬結對幫扶工程”,認真做好廣大黨員、干部掛鉤扶持低收入農戶工作。縣區、鄉鎮干部、村兩委會成員都要與低收入農戶幫困結對,積極為低收入農戶排憂解難。市、縣區、鄉鎮都要設立農村黨員創業扶持資金,對有效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黨員進行創業貸款貼息補助。

2、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對低收入農戶的幫扶,要堅持政府救濟與社會援助相結合,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積極開展扶貧濟困獻愛心、“籌千金、助千戶”等各種幫困活動。

(六)實施信貸扶貧行動

1、全面推行小額信貸制度。農村信用社(合作銀行)每年都要安排一定額度的信貸資金,為低收入農戶從事現代農業、家庭工業、發展農村服務業等提供貸款。

2、實施低收入農戶產業發展貸款貼息扶持。各區為低收入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業、來料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等提供小額信貸,實行財政貼息優惠,其利息由市、區財政按1:1承擔。

三、加強組織領導

1、發揮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責任主體的職責,堅持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建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規劃,明確工作目標和各項救助政策,健全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的投入機制。

2、加強工作體系和工作隊伍建設。各地要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的綜合協調、組織實施、指導服務和檢查督促的作用,健全工作機構、完善工作體系、充實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條件。加強對主要參與干部的培訓,使其掌握工作思路和具體政策,提高工作能力。

3、加強管理、完善方法。全面建立低收入農戶檔案,加快信息化管理,提高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工作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全面建立“一戶一策一干部”的工作機制,做到分類指導、幫扶到戶、責任到人。加強對工作的績效評估,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的做法,切實把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到增進低收入農戶的利益上。

4、強化考核激勵。把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列入對各級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的考核內容,市里每年對各縣(區)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的實施成效進行評估、考核、評比和表彰。每年對“一戶一策一干部”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評比和表彰一批先進幫扶干部。把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的實績與鄉鎮干部的政績考核結合起來,激勵基層干部勇于創新、樂于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