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務提效率比貢獻方案

時間:2022-11-19 03:48:00

導語:三服務提效率比貢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服務提效率比貢獻方案

為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全市各級機關和干部職工參與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努力推進干部作風和機關效能建設的長效機制建設,以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根據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決定》(貴發〔20**〕3號)和市委辦、市人民政府辦《關于印發<**市集中開展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貴辦發〔20**〕15號)要求,決定在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和干部職工中開展“三服務、提效率、比貢獻”主題實踐活動,現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市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的工作要求和部署,適應加快富裕文明和諧**建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以實施城鄉清潔工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為重點,以建設法治、服務、責任和效能機關為目標,建立健全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教育和引導全市廣大干部職工立足部門職能,結合崗位要求,從工作目標、服務態度、創新意識、開放程度、創業環境、發展效果等具體方面入手,實現全市各級機關和干部職工的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發展環境明顯優化。

二、活動內容和基本原則

各級機關單位要圍繞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全市的工作大局,立足本部門單位的工作實際和特點,以“三服務、提效率、比貢獻”為主題,廣泛組織發動機關干部職工開展“服務城鄉清潔工程、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三服務”活動,切實查找和解決城鄉清潔工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企業發展、招商引資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題,在全市迅速掀起一輪“比服務、比貢獻、講效率、樹形象、促發展”的熱潮,并將主題實踐活動貫穿全市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的始終,確保全市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開展主題活動要堅持以下四個原則:

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富裕文明和諧新**建設這一大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著力解決影響城鄉清潔、新農村建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經濟建設和各項工作,以活動的實效取信于民,確保市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

二是堅持領導干部帶頭、率先垂范的原則。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在主題活動中以身作則,帶頭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效率意識,認真查找和解決影響城鄉清潔工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帶頭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三是堅持區別情況、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各級機關單位的實際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轉變作風、加強服務、提高效能的具體要求,找準各自在服務城鄉清潔工程、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方面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分別制定具體的主題活動工作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確保主題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堅持解放思想、探索創新的原則。要堅持和發揚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創造出來的成功經驗,堅持與時俱進,探索和創新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的方式方法,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強化活動效果,使“三服務、提效能、比貢獻”主題實踐活動充分體現時代性和創造性。要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在堅持全市開展的主題實踐活動的總體部署前提下,鼓勵各級各單位大膽探索,大膽創新,確保全市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在創新中發展,在創新中求實效。

三、參與主題實踐活動的對象和范圍

參與主題實踐活動的對象和范圍是:鄉鎮以上各級機關(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所有機關,中、區直駐貴機關),市直屬事業單位,**職業學院、市廣播電視大學,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市直部委辦局、各縣(市、區)所屬的具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以及所有這些部門單位中的干部和工作人員。

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廣泛開展服務城鄉清潔工程活動。

1、建立清潔衛生責任區。由各級機關單位根據本單位承擔的清潔責任區,組織干部職工帶頭落實責任,實行清潔保潔責任制管理,杜絕出現衛生死角。

2、成立清潔衛生志愿者服務隊。由各級機關單位根據實際建立清潔衛生志愿者服務隊,弘揚“清潔、衛生、奉獻”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愿者精神,定期開展衛生清潔活動。

3、成立清潔衛生志愿者巡邏隊。由各級機關單位組織干部職工組成清潔衛生志愿者巡邏隊伍,加強對環境衛生清潔工作監督,對本責任區內的環境衛生進行巡察,及時聽取和反映群眾的意見,協調有關部門解決環境衛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4、創建清潔衛生示范點、示范崗。組織廣大干部職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爭先創優”活動,建立一批清潔衛生示范點和示范崗,亮出黨員身份、亮出責任區范圍和職責,積極開展創建衛生清潔示范街、示范單位、示范責任區等活動,自覺接受干部群眾監督。

5、開展清潔衛生活動日活動。各級機關單位每月組織干部職工開展一次城鄉清潔衛生活動日活動,使“清潔、衛生、奉獻”逐漸成為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清潔衛生氛圍。

6、開展清潔衛生自愿捐助和認購活動。通過廣泛發動干部職工采取自愿捐資、自愿投資、自愿認購等形式,不斷拓寬城鄉清潔工程的資金來源渠道,解決目前城鄉清潔衛生工程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干部職工捐資認購的設施,包括綠化樹、路燈、垃圾桶、流動廁所等,可以把認購的單位或工作人員名稱統一印制在認購的設施上,由城建管理部門和市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所缺設施和區域地段,按標準統一設計、統一購買、統一安裝、統一標記、統一維護。

(二)廣泛開展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

1、選派干部掛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根據《**市關于選派干部駐村擔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按照我市新農村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部署,從市、縣(市區)、鄉三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部分中、區直單位選派干部到農村擔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確保全市1143個行政村(街、社區)都有1名縣以上部門單位的干部和1名鄉鎮干部駐點工作。

2、堅持領導掛點、部門聯系村屯工作責任制。要實行領導掛點制度,每個新農村試點村屯要落實1名以上縣(市、區)領導掛點聯系,協調和解決建設中碰到的各種問題;要實行部門聯系村屯責任制,每個試點村屯由1個以上市直、縣(市、區)直單位或中區直單位負責聯系,每個部門單位要落實專人負責聯系工作。要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產業培育、庭院美化、素質育人“四大工程”的要求,按“十個一”開展工作:即幫助制定一個新農村建設五年規劃;幫助爭取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幫助培育一個農村產業化基地或龍頭企業;幫助組建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幫助硬化一條村(屯)級道路;幫助新建一批沼氣池(或修建一條三面光水渠);幫助扶持一批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幫助培訓一批黨員干部和新型農民;幫助建設一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幫助組織一批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組織。

3、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新農村建設主題活動。各級各部門要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要圍繞全市農業中心工作,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宣講團、文化演出宣傳團、農業科技服務團、衛生醫療服務團、法制宣傳教育團的“五團”下鄉活動,以及科技下鄉、科技培訓、科技咨詢、送技術上門等活動,推動新農村建設。要廣泛開展創建農村科技示范村、示范戶的“千村萬戶”工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要廣泛開展“和諧富裕戶”、“和諧文明村”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創建活動,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4、努力幫助基層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各級各部門要經常深入村屯慰問走訪困難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聽取意見建議,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入手,每年辦幾件好事實事,努力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要幫助做好村屯建設規劃,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搞好道路、水利、能源、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要積極推動城鄉清潔工程向村屯延伸,組織農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引導農民改水、改廁、改廚,創造整潔優美的村容村貌。

5、努力幫助農村化解矛盾糾紛。協助抓好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拓寬農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做好群眾思想疏導工作,妥善解決農村社會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消除農村不穩定因素,確保農村社會穩定。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和辦法,在農村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引導農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協助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打擊“六合彩”等賭博行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倡導文明向上的村風民俗。

6、堅持上下聯動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和發展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深化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推動農村“八桂先鋒行”活動的深入開展。加強村“兩委”領導班子建設,努力提高村“兩委”班子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創新組織設置方式,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推進“四個培養”工程,全面提高農村黨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帶頭致富、帶領農村群眾致富的能力,積極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村級民主管理,規范農村基層組織黨務公開和村務公開。抓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規范對村干部的管理和監督。

(三)廣泛開展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動。

1、加強對機關公職人員的教育。要加強對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的教育,在機關事業單位樹立服務市場主體無小事、服務市場主體光榮的意識,堅決克服國家公職人員的官本位思想,在機關樹立創業光榮、納稅光榮、尊重創業者、尊重納稅人的良好風氣,真正做到重商、親商、富商、安商,凈化投資環境和企業生存環境。要主動宣傳各級黨委政府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宣傳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對阻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不良現象,及時予以曝光。

2、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要按照“統一規劃、市場導向、突出重點、分步推進”的原則,整合社會服務資源,積極建設創業輔導、融資擔保、技術創新、信用評價、人才培訓、信息咨詢、法律咨詢、協會商會等八大服務體系,逐步在全市初步建立起體系完備、功能健全、服務完善、監管合理的社會服務體系,為非公有制企業從初創到發展壯大提供全程高效快捷、公開公正的優質服務。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建設服務型政府,建立健全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切實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堅決克服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的現象。服務事項涉及多部門的,有關部門應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一個“窗口”對外,實行首受部門負責制和聯合辦理制。堅決杜絕“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現象,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

3、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要把依法辦事與熱情服務市場主體有機結合起來,切實保護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未經法定程序,任何單位不得查封、凍結、沒收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的財產、資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的合法財產及其合法經營場所,不得非法改變財產的權屬關系。嚴禁各種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亂檢查、亂評比、亂培訓、亂拉贊助。建立收費項目公示制,實行亮證收費。加強對各類中介組織的管理,規范其經營行為。堅決制止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職能變為有償服務或通過中介機構強制服務。要寬容善待企業家,對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區別不同情況,除嚴重、主觀、惡意外,堅持以規范教育為主,嚴禁“以罰代管”。市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要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的保護力度,認真受理非公有制企業的投訴舉報,積極督促有關部門處理。各地各有關單位也要建立非公有制企業的維權、投訴機制。對濫用職權、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合法權益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嚴肅查處,并向社會公告查處結果。對于受個人利益驅使,用不文明方式、手段影響和干擾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生產經營的公職人員,要及時予以疏導、教育和制止。

4、創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與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相結合,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業園區相結合,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發展環境。按照公平、公正、競爭的原則,廢除或修改體現所有制差別的政策與管理規定,構建對非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的政策與管理平臺,確保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實現公平待遇。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在科研項目申報、政策性專項資金使用、進出口配額、出口退稅、申請立項、融資服務、土地使用、人才引進、職稱評定、證照辦理等方面,在優惠政策上同等待遇,在辦事手續上一視同仁。打破行政壁壘,在生產要素配置、商品流通、參與國有企業改制等方面,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對非公有制經濟主體設置地區、所有制等限制條件。加大非公有制企業家隊伍建設力度,在組織經營管理人才深造、外出考察、培訓、評先表模等方面,非公有制企業與其他企業一視同仁。要在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中廣泛深入地開展“情系投資者”活動,每個市直、縣(市、區)直單位和中區直單位聯系一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活動,經常深入企業,經常聽取企業的意見建議,幫助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六、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開展“三服務、提效率、比貢獻”主題實踐活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當作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的大事來抓,作為衡量是否有利于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次大檢驗。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表率示范作用,既要擔負起各地各單位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的組織指揮工作,又要帶頭參加主題實踐活動,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各機關單位要結合實際,制訂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于5月20日前報市作風效能辦。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廣泛宣傳主題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以及在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加強此次活動有關信息的撰寫和上報工作,并及時將活動信息報送各級宣傳媒體和各級作風效能辦,迅速在全市掀起“比服務、比貢獻、講效率、樹形象、促發展”的高潮。

(三)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實效。各級效能建設辦公室要加強對下一級機關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工作進行督促指導和檢查,及時了解掌握工作的進展情況,總結和推廣經驗。發現工作不力的,或存在弄虛作假和形式主義等現象,要及時給予糾正,確保主題實踐活動的健康開展并取得實效,真正成為轉變干部作風的實踐工程、機關效能建設的促進工程、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經濟發展的推進工程。

(四)積極探索,完善機制。各地各級部門要把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與推進當前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建立新形勢下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活動的長效機制,把活動中創造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長期堅持下去,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