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生產發展意見

時間:2022-11-26 03:51:00

導語:生豬生產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豬生產發展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高新區管委,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今年4月份以來,受前幾年生豬價格過低、飼養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區發生豬藍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生豬生產出現下滑,生豬及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而且居高不下。生豬價格的適度上漲,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調動其生產積極性,但是上漲過高過快范圍過大,就會影響到廣大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的生活。對此,國家、省、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和穩定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要求明確,部署全面。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上級政策,促進我區生豬生產快速發展,市場供應穩定有序,結合我區實際,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突出抓好生豬生產

發展生產是穩定市場供應的基礎,要立足區情,采取綜合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生豬生產盡快恢復,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

(一)千方百計保護母豬資源。區財政、畜牧、經貿部門要認真落實好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突出抓好母豬資源保護,加快恢復生豬生產能力。鼓勵養豬場(戶)積極參加能繁母豬保險,增強其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災害等風險的能力。

(二)大力加強生豬疫病防控工作。對列入國家一類動物疫病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實行免費強制免疫。對因防疫需要組織撲殺的生豬,參照口蹄疫撲殺補助標準和負擔辦法給養殖戶(場)補助。對病死豬堅決做到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搞好消毒滅源、疫病監測、應急處置等防控措施的落實,確保有疫早發現、早撲滅。

(三)加快推進生豬生產方式轉變。鼓勵扶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飼養,引導農民建立養殖小區,降低養殖成本,改善防疫條件,提高生豬生產能力。對標準化規模養豬場(小區)的糞污處理和沼氣池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適當支持,推動環保型畜牧業發展。

(四)著力提高生豬生產水平。要加強生豬良種體系建設,參照市政府對生豬飼養場引進優良種公豬的補貼標準,2年內凡從合法種豬場引進優良種公豬的場戶,持種畜合格證、系譜檔案、免疫檔案、發票等有關材料,經區畜牧、財政部門審核后,每頭給予500元補貼;加快發展豬的人工授精站(點),大力推廣豬的人工授精技術,進一步提高生豬良種化水平,促進生豬生產穩定健康發展。

二、加強豬肉市場供應和監管

要進一步增加生豬屠宰和上市量,積極引導生豬定點屠宰廠特別是大中型屠宰企業,擴大生豬采購,力爭多屠宰、多上市;鼓勵和支持機械化生豬屠宰廠搞好生豬基地建設,與規模化生豬養殖場(戶)建立長期穩定的供貨渠道。要依托連鎖超市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等現代流通體系,搞好豬肉等生豬產品銷售,努力滿足城鄉群眾的消費需求。要認真研究分析市場供應形勢,完善市場供應方案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要特別注重關注和重視中秋節、國慶節、春節等重大節日市場供應問題,建立節市場供應調研分析制度,組織經貿、工商、畜牧以及有關企業召開聯席會議,分析產銷形勢,集中解決影響市場供應的矛盾和問題,積極指導和幫助超市和定點屠宰廠加強貨源組織,做好產銷銜接,科學安排上市數量,千方百計保障節日市場供應。要采取部門單獨執法與聯合稽查相結合、日常監管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豬肉及其制品的市場、質量和價格監管,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哄抬物價、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和生豬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特別是要進一步落實各項監管措施,防止注水肉、病死豬肉、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的豬肉進入市場。從20****年9月份開始,對供應福山區市場的生豬免收產地檢疫費,其他生豬屠宰、銷售過程中的收費項目,有關部門能減則減、能免則免,盡力減輕經營者的負擔。工商、衛生、質監、畜牧、經貿、物價等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責分工,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長效監管機制,著力維護好肉食品市場秩序,確保市場供應的繁榮穩定和廣大群眾的食用安全。

三、妥善安排低收入群眾和大中專院校學生的生活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力爭低收入群眾生活水平不降低。區財政、民政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民政部、財政部有關通知要求,確保城市低保對象補助資金按時發放到位。要認真落實好國家、省對大中專院校家庭困難學生給予的豬肉補貼政策,積極鼓勵大中專院校與生豬定點屠宰廠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系,實行定點直供,減少中間環節,保障肉類供應的數量和質量。

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各有關部門要落實專門力量,深入基層研究市場,全面掌握豬肉等食品生產、加工、批發和零售等各個環節的具體情況,加強對供求形勢和價格變化等情況的日常監測。在掌握詳實數據和準確信息的基礎上,對市場供需狀況和價格走勢做出預測預警,對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并適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要通過有關媒體科學、準確、及時地市場信息,引導媒體全面、客觀、準確報道豬肉等食品市場供應、價格和質量安全情況,正確分析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大力宣傳各級各有關部門在扶持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等方面采取的相關措施,從而引導社會各方面客觀看待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理性對待市場價格變化,引導生產經營者正確分析市場走勢,進行科學決策,盡可能減少因盼價惜售和集中拋售等誤導誤判所造成的不必要損失,盡最大努力減輕市場供應的波動。要加強正面報道,防止不當炒作,努力為豬肉等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創造和諧健康的輿論氛圍。

五、切實加強對生豬生產供應工作的領導

各鎮街、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發展生豬生產和穩定市場供應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全面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和信息交流,既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我區生豬生產健康發展、市場供應基本穩定。

畜牧部門負責抓好生豬資源保護、疫病防控和生豬良種體系建設,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經貿部門負責抓好生豬屠宰活動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生豬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抓好豬肉儲備和市場供應,完善應急保障措施,協調銀行、保險單位落實支持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的金融政策、措施,盡快啟動能繁母豬保險業務,努力擴大母豬保險的覆蓋范圍;財政部門負責落實好各級出臺的各項財政扶持政策,加大對生豬生產和供應工作的支持力度;工商部門負責嚴把生豬產品準入關,確保病死豬肉、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不上市不銷售;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生豬產品質量安全情況的監管;質監部門負責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督管理,查處假冒偽劣產品;物價部門負責加強生豬等副食品的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依法查處各種亂收費和哄抬物價等各種違法行為;民政、教育部門負責落實好低保人員臨時性副食品補貼和大中專院校食堂肉類供應措施,確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交通、公安部門負責落實“綠色通道”政策,對拉運生豬、豬肉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優先予以放行,并按規定減免通行費,為“菜籃子”食品運輸提供保障。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也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應的工作,共同推進我區的發展生豬生產和穩定市場供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