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方案

時間:2022-03-19 07:29:00

導語:市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方案

*

為應對環境污染事故或生態破壞事件以及恐怖事件造成的環境污染,快速響應,有序行動,控制事態,妥善處理、處置,降低危害和損失,保護公眾人身和環境安全,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在市環保局指導下,認真貫徹“積極預防,高效處置”的指導思想,在思想、人員、裝備、技術、保障、培訓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一旦環境污染事故或突發事件發生,集中主要人力和物力,迅速果斷地予以處置,實現保護公眾、保護環境的目的。

二、應急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區行政區域內發生人為或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包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包括有毒化學品)、電磁輻射、放射性污染源以及核、生物化學等方面的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事件及地震、防汛、反恐等突發事件。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受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報告,調查、了解事故原因、污染源性質以及事故發展過程,立即做出反應。

(二)及時向區政府、市環保局報告轄區內發生的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還應及時向省環保局報告。

(三)參加區政府和市環保局確定的有關應急救援工作。

(四)統一組織指揮轄區內和參加跨區重、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的環境監察、監測,對突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進行處理與處置。

(五)完成區政府和市環保局賦予的其它任務。

四、組織機構

(一)局設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局長任建軍任組長,成員由李陸軍、董海平、胡慶福、王曉成、何燕、王連祥、夏強、曲延禮組成。負責我局相關應急工作的統一組織領導。

(二)成立局應急先遣分隊,監察大隊大隊長王連祥任分隊長,成員由監察一科、監察二科、環保110中隊全體人員組成,當接到環境污染事故和環境突發事件通知時,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了解掌握事故情況,及時上報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三)成立局應急監測分隊,監測站站長夏強任分隊長,成員由監測一科、監測二科全體人員組成,制定完善局環境監測應急預案,負責環境污染事故和環境突發事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的監測,負責現場監測布點、采樣及分析化驗工作,鑒別污染物種類、排放量、濃度、危害特性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結果,提出減輕危害的技術措施等;制定跟蹤監測計劃,對發出和解除污染警報的時間、區域提出建議;完成局應急領導小組賦予的其他任務。

(四)成立局應急后勤保障分隊,紀檢組長李陸軍任分隊長,成員由胡慶福、曲延禮及辦公室、財務科全體人員組成,負責應急車輛、各類應急防護器材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四、應急程序

(一)應急啟動

1、接到區政府或市環保局通知時:

環保110值班室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向監察大隊大隊長王連祥匯報,王連祥立即組織局應急先遣小分隊趕赴現場,并及時向局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同時通知應急監測小分隊,啟動應急監測預案。

2、接到事故責任單位、群眾來訪的突發性環境污染情況時:

①環保110值班室主動并盡可能詳盡地了解污染事件的有關情況,立即向監察大隊大隊長王連祥匯報,王連祥立即組織局應急先遣小分隊趕赴現場,并及時向局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匯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性質及發生的原因,同時通知應急監測小分隊,啟動應急監測預案。

②應急領導小組及時向區政府和市環保局報告并按照上級指示展開應急工作。

五、各種保障

(一)器材保障

由各應急分隊結合各自的職責提出裝備計劃,報局應急領導小組審定,局應急后勤保障組組織實施。

(二)通訊保障

1、應急啟動時的通訊保障

采取有線通訊、無線通訊與網絡傳輸相結合的方式,以有線通訊為主。應急通知的下達與接收,以有線通訊為主,利用辦公電話和網絡實現;與在外的應急人員聯絡,以無線通訊為主,通過移動電話、車載通訊系統實現。

2、行進中的通訊保障

采取無線通訊方式進行。主要利用移動電話、車載通訊系統實現。

3、應急處置中的通訊保障

采取有線通訊與無線通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三)交通保障

運力的確認和調度由局應急后勤保障組組織實施,平時各應急車輛應保證100公里以上的行車用油。

六、有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科室、站、隊、所要充分認清當前環境保護形勢和分析潛在的隱患,研究、掌握環境污染事故、生態破壞事件及突發事件的規律,克服麻痹思想,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環境應急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注重信息收集,爭取應急工作主動。要依據各自的職責和所承擔的任務,注重掌握轄區內環境污染源的種類、性質、規模、產生、地區分布和轉移等情況,了解有關的技術信息、進展情況和國內外形勢動態,建立環境應急數據資料庫,實現信息共享;增強應急工作的預見性,爭取應急工作的主動權,提高應急工作的時效性。

(四)加強應急能力建設。

1、加強應急訓練。日常應急訓練由各應急分隊自行組織實施,也可結合日常業務工作進行訓練。訓練內容主要是儀器設備的操作使用、個人防護、應急處置技術及有關法規、政策學習以及人員收攏、集結等。

2、組織應急培訓。我局將結合工作實際,組織所屬應急分隊的應急培訓,切實提高應急能力。

3、組織應急演習。市環保局將根據工作需要組織本市環保系統的應急演習。我局要做好準備積極參加市局組織的演習,通過演習練指揮、練協同、練技術、練戰法,檢驗應急程序和科學性、指揮體制的合理性、力量編成的整體性、系統接口的協調性,以及某些重大技術問題。

附:應急監測分隊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