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
時間:2022-04-04 01:37:00
導語: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學年,我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為深入推進我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結合我市三年來課程改革實驗實際,制定《*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計劃"),請從實際出發研究落實。
一、認真學習,提高認識
"課程計劃"適用于參加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年級。未進入課程改革實驗的年級,仍執行教育部1994年頒布的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教學)計劃。
"課程計劃"中規定的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小學的課程門類、設置辦法、教學時數、修習方式等,反映出時代的特點和*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要求,體現了新的課程觀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周課時總量、學科課時總量、學科課時占各學科總課時比例上嚴格執行教育部的規定,在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上考慮到*市21世紀課程改革實驗的平穩過渡。因此,課程設置表分表一和表二,分別適用于六三和五四學制的學校;外語課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的選擇權在區縣和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賦予區縣和學校更多的自主安排權,可自主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課程設置表"是完成小學初中教育教學任務,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現義務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各區縣和學校要組織全體小學和初中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教科研人員認真學習研讀,了解并把握義務教育新課程的變化和特點,全面落實其精神和要求。
二、做好實驗推廣的各項準備工作
各區縣要提前做好教學設備的配置、教師的補充和培訓、課堂教學改革和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準備工作,繼續研究小學和初中教學的銜接問題,研究并落實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歷史與社會、藝術、綜合實踐活動等新增綜合性課程的開設,指導學校進行必要的課程選擇,開發好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外語課、寫字課的開設,以及預防艾滋病、預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安全與自救互救等專題教育的開展。
三、做好干部教師的培訓工作
管理者和教師的培訓是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各區縣要繼續堅持"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和"邊實驗、邊培訓、邊總結、邊提高"的原則,有步驟、分階段、滾動式開展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通識、學科課程標準以及實驗教材和學科新知識,重點學習課程目標、具體內容和評估要求等,使教師通過教學實踐逐步掌握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方法、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設計的能力,勝任新課程的教學。要特別重視小學外語教師的培訓,使其勝任教學工作。培訓仍采取市、區縣兩級進行,培訓方式堅持多樣化,務求實效。各級培訓均應納入繼續教育計劃,計算繼續教育學分和學時。
四、加強教學研究,推進教學改革
市、區縣教育教學研究人員要加強校本教研基地建設,指導學校和教師積極開展校本教學研究,通過課例分析,進一步把握課程標準,落實課程目標,用好實驗教材,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總結推廣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學創新經驗。要結合中小學信息化建設,繼續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發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各級教育教學研究部門要與*教育學院及分院、在京各高等院校、在京各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建立密切聯系,共同推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
新學年,市教委正式啟動義務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專業支持和課程資源信息服務工作,為區縣課程改革實驗提供專業引領和有效指導。
五、切實加強對新課程的有效管理
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后,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保證國家課程開足、開齊,同時做好規劃,開發好地方課程,并指導學校實施好校本課程。各區縣根據《*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試行)》安排本區縣教育教學工作,并于8月初將區縣"課程設置安排"報市教委基礎教育處備案。
- 上一篇:教育局強北政策教育意見
- 下一篇:教育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