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方案

時間:2022-11-05 03:29:00

導語: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總工會、市安全生產監管局關于*市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沈政辦發[2009]11號)要求,進一步增強全縣職工的安全意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3號)和《*市安全生產條例》,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意識的普及培訓教育,增強生產經營單位廣大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技術素質,有效預防重特大事故,減少各類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與身體健康權益,促進全縣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

二、培訓對象和目標

(一)培訓對象。培訓對象是全縣各類生產經營單位中,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參加專門培訓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以外的其他從業人員。其中重點對象是:安全培訓基礎比較弱的中小型生產經營單位,礦山、交通、建筑施工單位,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和使用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單位的從業人員。

(二)培訓目標。培訓工作本著“先重點,后一般;先骨干,后群眾”的原則,2009年計劃培訓職工12000人,2010年計劃培訓職工15000人。

三、組織領導

培訓工作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企業全面負責”和“統一規劃、分級實施”的原則。由縣總工會、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牽頭,縣政府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負責全縣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的管理、指導、協調和督辦工作。

四、培訓內容和方式

(一)培訓內容。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其他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基本常識及職工崗位必需的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培訓教材統一使用《職工安全生產知識》電視培訓教學光盤和省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教材。

(二)培訓及考核方式。根據我縣實際,采取在縣內、各鄉(鎮)、開發區及各經濟區分別設立集中培訓點的培訓方式。培訓時間不少于24學時。

根據省普及培訓領導小組的要求,培訓考核由市總工會、市安全生產監管局統一命題,并經省普及培訓領導小組審定后,由培訓實施單位組織考核,成績合格者由市總工會、安全生產監管局頒發全省統一制作的培訓合格證書,不合格者重新培訓。

五、實施步驟

本次普及培訓分3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及培訓準備階段(2009年1月——3月)。各鄉(鎮)、開發區、各經濟區及各相關部門在2009年3月底前將參加省組織的免費培訓教員名單報送縣總工會、安全生產監管局。

(二)實施培訓階段(2009年4月——2010年7月)。根據市里培訓方案的要求,各鄉(鎮)、開發區、各經濟區及各相關部門要落實培訓經費、培訓師資和培訓場地,認真組織職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教育工作,確保培訓任務指標的完成。

(三)收尾總結階段(2010年8月——10月)。各鄉(鎮)、開發區、各經濟區及各相關部門對普及情況進行檢查,并總結上報普及培訓工作情況。縣總工會、縣安全生產監管局將組織專門檢查,對普及培訓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予以表彰。

六、具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鄉(鎮)、開發區、各經濟區及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工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工會組織的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把這項工作同縣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工作結合起來,同“安康杯”競賽工作結合起來。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妥善處理好工作、生產與學習培訓的關系,確保培訓人員、時間、內容三落實。

(二)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各鄉(鎮)、開發區、各經濟區及各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和宣傳渠道,大力宣傳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的目的和意義,使所有參加培訓的職工深刻了解參加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落實經費,合理支出。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工作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公益性培訓工作,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從提取的安全費用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普及培訓工作;財政部門視財力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