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方案

時間:2022-12-30 05:18:00

導語: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方案

一、目的

在全縣范圍內對8月齡-14周歲所有兒童(含流動兒童)開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確保以鄉(鎮)為單位目標兒童分年齡組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率≥95%,進一步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形成免疫屏障,阻斷麻疹病毒的傳播,達到消除麻疹的目標。

二、實施范圍、對象及時間

(一)實施范圍、對象

在全縣范圍內對8月齡-14周歲所有兒童(含流動兒童)開展麻疹疫苗免費強化免疫活動。即199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兒童,無論既往麻疹疫苗接種史,均接種1劑次(0.5ml)麻疹減毒活疫苗。

(二)實施時間

全縣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現場接種時間統一為2009年10月11日~20日;查漏補種時間為10月20日~25日。

三、組織實施

(一)組織領導

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之一,關系到兒童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我省能否在2012年如期實現消除麻疹的目標。為加強麻疹強化免疫活動的組織領導,縣衛生局和縣教育局建立協調機制,明確職責,強化配合,共同做好項目的實施與管理工作;制定實施方案,組織落實。開展項目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部門職責

衛生部門負責強化免疫活動的組織、實施、人員培訓和監督評價等工作。

教育部門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負責學校學生摸底調查、登記、報告、通知發放及接種組織工作。

四、實施步驟

(一)社會動員和宣傳

名單位要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動員全社會參與,營造良好的接種實施氛圍。宣傳活動重點為告知接種活動的意義、接種對象、接種時間和地點等,采取群眾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文字,使家長和兒童獲取準確的信息。要利用電視、報紙、網絡、手機短信、上門入戶通知等方式開展宣傳,在學校、車站、市場、農村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區設立宣傳專欄,張貼標語,發放宣傳畫、宣傳單等。要針對重點人群,采取針對性強的宣傳方式,提高公眾的知曉率。通過宣傳,使廣大群眾知曉麻疹的危害性、了解麻疹的防治知識,主動帶孩子接種麻疹疫苗。

(二)人員培訓

縣衛生局在9月上旬召開麻疹強化活動工作動員和培訓會,部署全縣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對人員開展培訓,使每一位參加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的人員明確自身職責,掌握各項技術措施。

(三)目標人群摸底

掌握目標兒童人數,提前登記所有應種兒童,是保證高接種率,使全縣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入了解轄區目標兒童數,鄉鎮要明確包村醫務人員,充分發揮鄉村醫生的作用,由包村醫務人員會同鄉村醫生或村干部和其他村民委員,縣城由縣疾控中心人員會同敦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社區(居委)干部開展摸底登記工作。重點要做好免疫規劃工作較薄弱,流動人口較多地區的摸底登記工作。摸底工作在9月25日前完成。

摸底登記方法:

1、入戶摸底:農村和社區8月齡~14歲散居及輟學兒童(含流動兒童),由摸底登記人員挨家逐戶的拉網式摸底調查,將目標兒童分自然村(居委會或街道、樓群)、分年齡組登記在《摸底與接種情況登記表》,同時給家長發放家長告知書(通知單),告知家長接種時間和地點,對學齡前兒童應告知家長接種時攜帶接種證。

2、學校及托幼機構摸底:在校兒童由學校教師分年級、班級提供名單,交給調查摸底人員,由其按班級單獨造冊,登記在《摸底與接種情況登記表》。學校將家長告知書統一發放給學生,由學生家長簽字后帶回學校,學校統一收齊后交接種單位。

各鄉(鎮)衛生院對摸底登記結果進行核查、匯總,填寫《摸底與接種情況匯總統計表》的應種部分,并根據摸底兒童數、接種點數,計算出各接種點每日可接種兒童數,以天為單位制定出詳細接種實施時間表,9月25日前報縣疾控中心。縣疾控中心要對縣城區兒童的接種工作進行合理的安排。

為保證摸底調查質量,縣疾控中心要開展摸底調查質量評估,對未達要求的地方重新開展摸底調查。

(四)接種方式

為保證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質量和較高的接種率,接種方式以預防接種門診定點接種為主,對人口集中或住戶較分散的農村,預防接種單位可采取設立臨時接種點或入戶接種的方式。

臨時接種點應設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學校可在醫務室、辦公室、空教室等地設立臨時接種點,禁止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室開展群體接種。

強化免疫接種點要有醒目的標記,張貼強化免疫宣傳畫、橫幅、接種禁忌告知等。應合理設置等候、登記、接種、觀察、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等功能分區。新增設的接種點要便于兒童家長尋找,并及時通知兒童家長。

每個接種點必須具備疫苗冷藏相應的保存條件和應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的人員和藥品。接種時維持好接種現場秩序。

接種期間如發現未摸底登記的目標兒童,應作為應種兒童進行登記、接種,并計入應種匯總數。

(五)疫苗運輸和后勤保障

由于本次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服務范圍大,目標兒童多,各單位要切實做好人力、物資、車輛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要對本次疫苗運輸和儲存所需冷鏈設備進行補充和更新,確保疫苗在冷藏條件下運輸和儲存,保證疫苗的有效效價。

縣疾控中心要做好疫苗、注射器等的分配計劃,保證疫苗、注射器等分發到位,并記錄疫苗收、發情況,避免浪費。在10月7日前將疫苗和注射器分發至鄉(鎮)。

為應對可能發生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縣醫院準備至少一輛救護車,在強化免疫接種實施期間隨時待命。

各預防接種點實施預防接種前,需要準備好消毒器材、體檢器材、安全盒、腎上腺素等急救藥品。

因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與最后一劑注射的減毒活疫苗間隔>28天,為保證麻疹疫苗接種效果和便于統一安排,對目標兒童實施強化免疫接種前后一個月內,可暫停安排注射類減毒活疫苗的預防接種。

(六)實施安全接種

接種工作要嚴格按照衛生部《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組織實施,接種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并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方能參加本次強化免疫接種工作,確保安全接種。

(七)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和處理

各接種單位發現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或者接到相關報告的,要依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及時處理,并立即報告縣衛生局和縣疾控中心。

(八)督導

建立麻疹強化免疫督導組,督導組成員由衛生、教育聯合組成,對強化免疫活動準備及實施情況進行督導,包括前期準備、摸底登記、組織動員、現場實施、接種率評估等接種全過程。督導活動結束后,對活動情況、接種率快速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并將督導結果及時反饋,提出改進措施。對發現的錯誤要立即糾正,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妥善解決,以確保強化免疫質量。對工作薄弱地區進行巡回督導。

五、評估和總結

強化免疫活動評價內容包括活動實施情況評價和麻疹疫苗接種率評價等內容。

(一)摸底階段評估

強化免疫現場接種前,督導員應對前期宣傳動員、摸底登記進行評估,進行家長知曉率調查。目標兒童摸底調查質量評價可參考以下指標:

1、1~6歲各年齡組摸底兒童數≥當地計劃生育目標考核調查人口數和出生率估算的各年齡組出生人數(不考慮嬰兒死亡率)。

2、1~6歲摸底兒童數≥2006年當地小學1年級(一個年齡組)入學兒童的6倍。

3、1~6歲各年齡摸底兒童數≥既往脊灰疫苗強化免疫同隊列應種數。

4、群眾知曉率、接種通知單發放率在現場接種開始前不低于95%。隨機調查15名適齡兒童家長,進行知曉率快速調查,若15名家長均了解強化免疫時間和目標人群,可認為知曉率尚可。知曉率調查在現場接種開始前、現場接種早期各進行一次。

(二)接種率快速評估

強化免疫接種完成后,縣衛生局將組織開展強化免疫接種率快速評估。快速評估的重點是容易被漏種的人群和區域,如礦區、流動人口聚居地、邊遠地區和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常規免疫管理薄弱的區域(如城鄉結合部)。

快速接種率評價的方法及要求如下:縣衛生局在強化免疫現場接種和查漏補種工作結束后的三天之內進行快速調查。

1、以鄉(鎮)衛生院為中心在近、中、遠距離各抽查1個村,每個村隨機入戶調查10名學齡前兒童,共調查30名,其中8月齡~2歲、3~4歲、5~6歲(含6歲以上未上學兒童)年齡組各10人。

2、隨機選定1所城區小學和1所農村小學,每校調查30名學生,每校在每個年級隨機抽取1個班,每班調查兒童數平均分配,并在抽取的班級中隨機選擇學生。

3、在集貿市場、車站或城鄉結合部開展非入戶調查,共隨機調查30名適齡兒童,在8月齡~2歲、3~6歲、7~14歲年齡組各調查10名。

如遇有兒童在強化免疫現場接種期間不在本縣,也要調查但不計入統計結果。接種結果的判定以兒童或者兒童家長回憶,并核查接種記錄為準。評估中發現未按要求免疫的兒童,應進行登記并通知其家長或老師送其到指定的地點進行補種。

(三)資料收集和上報

強化免疫活動結束后,要及時進行資料匯總,縣疾控中心要認真審核、匯總鄉鎮上報的各種統計報表和總結,并完成全縣麻疹強化免疫活動總結,內容包括組織動員、經費保障、宣傳發動、培訓、疫苗供應、冷鏈運轉、摸底登記、現場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督導評價、接種率調查、接種數據匯總等方面,各鄉鎮接種報表和總結于11月5日前報縣疾控中心,縣疾控中心于11月15日前報市疾控中心和縣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