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方案

時間:2022-01-18 04:59:00

導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大力推動*優秀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建設,以基層文化服務網絡建設為重點,優化文化資源配置,擴大優秀文化資源傳播,進一步提高建設先進文化的能力,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為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總體目標

到2010年,基本實現全縣農村鄉鎮和城鎮社區文化站(室)為重點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匯聚全國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研究、藝術表演團體等機構的各類優秀文化資源以及吉林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建設總量達到100TB的全國特色文化數據庫。實現以電子閱覽室和網絡管理系統為平臺的聯合建設、聯合服務、協同發展、面向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達到覆蓋縣城社區和農村鄉鎮的目標。

三、工作重點

(一)網絡建設。

為推進我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網絡建設,20*年—2010年期間,分期分批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分中心,鄉級基層站點,縣、鄉鎮、社區基層站點三級網絡。覆蓋全縣全部鄉鎮、社區。縣、鄉鎮、社區基層站點,主要依托電子閱覽室平臺,直接向廣大群眾提供豐富快捷、高質量的文化信息資源服務。為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建共享,要努力探索與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合作,積極提供優秀的數字文化資源,向廣大群眾提供實用性、知識性、娛樂性的文化信息服務,特別是為未成年人提供課外精神食糧。全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服務、分級管理、分期分批建設的原則進行。要因地制宜,籌措資金,創造條件,不斷推進工程順利進行。

(二)資源建設。

資源建設是工程建設的核心,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共同實施。各鄉鎮、村級基層站點要依托工程平臺,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化資源庫,向上傳輸,向下服務,滿足廣大群眾的多層次需求。縣分中心每年要向基層提供不少于2000冊(件)文獻,5000條編目數據,采集制作不少于10部的舞臺表演、知識講座以及地方特色文化專題片等視頻資源。完善和更新已有的共建共享資源,加快*文化信息資源綜合管理系統的建設。

(三)隊伍建設。

縣分中心和各基層站點,要注重人才培養,逐步建立一支懂業務、善管理的干部隊伍。培養和引進一批高水平的資源建設、軟件開發、網絡維護的技術人才,以保證共享工程網絡的正常運轉。

(四)資金保障。

縣財政部門要積極支持文化部門共同推進工程的建設,依托縣圖書館建立縣級技術服務平臺,強化硬件建設,保證所需的設備器材,將共享工程建設納入財政預算,分級負擔分中心和基層站點的資源加工、日常技術維護和人員培訓及差旅費等經費。

要按照國家試點縣的要求,保證縣級年運行經費不少于20000元,鄉級年運行經費不少于5000元,村級年運行經費不少于1500元。主要用于資源建設、人員培訓、設備維護等,并納入縣鄉兩級財政預算。

試點村經費要按照縣財政公共財政、文化基金撥一部分,按照“三個三千”(即包村局幫扶3000元,鄉鎮政府撥付3000元,試點村自籌3000元)的要求,解決試點村開展活動所需的基本設備器材。

四、工作步驟

從20*年到2010年,共享工程按照分步實施的原則,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年):主要進行縣分中心的升級改造,制定全縣工程規劃管理、服務、技術、資源四項標準,完成縣級分中心15TB資源庫的建設。同時,試點鄉鎮、村按照“五有”(有固定的活動場所,有必備的設備器材,有專兼職工作人員,有活動載體,有組織機構活動計劃)建設標準,不斷加強規范化管理。

規范基層網點建設,把建設任務落到實處,定期開展活動。

指導建立15個共享工程基層鄉鎮站點。各鄉鎮所轄行政村建立站點達30%,全縣所有中小學校100%建立站點,*鎮七個社區建立站點,駐*部隊建立站點,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站點。

第二階段(2009年—2010年):完成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工程網絡建設,并逐步推向鄉鎮、行政村100%建立站點。

建成以省分中心為平臺和樞紐,縣圖書館為基礎,鄉鎮或社區為站點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網絡系統,全省資源庫總量達到100TB,覆蓋全縣,有效地發揮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的服務功能,使信息提供更快捷,獲取的信息量更豐富,基層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從網絡平臺上享受文化權益的機會和條件越來越有保障。

五、加強領導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是公益性文化工程。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共享工程建設的領導,要制定規劃,組織力量,落實經費,推進工程的實施。各級主管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抓好網絡建設和資源加工整合。要將共享工程列入“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信息建設規劃。縣文化、教育、廣電、經濟部門要將共享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具體措施,解決共享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參照全國文化共享工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縣試點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落實文化、教育、財政、科技、農業等部門在試點工作中的任務責任。

將文化共享工程納入各級政府新農村建設的統一規劃,尤其在新農村示范村、鄉鎮要將文化共享工程納入重要議程,重點建設,使其發揮作用,促進農民素質提高和農業增產增收。

注重整合各類資源,發揮更大作用,要與“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數字化電影2131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相結合,積極為其提供各類優秀的數字文化資源,并要以共建的基層站點為依托,采取多種方式,為廣大農村基層群眾提供實用性、知識性、娛樂性的文化信息服務,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課外精神食糧。

為加強對全縣文化共享工程的領導協調,成立*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一指導、協調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建設工作,處理文化共享工程實施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日常管理工作。各鄉鎮也要設立相應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設領導機構,指導、協調本地的共享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