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崗位競爭上崗實施方案
時間:2022-07-19 08:18:00
導語:黨校崗位競爭上崗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中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印發《××市事業單位領導干部競爭上崗試行辦法》(昭市人〔2003〕7號)和××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中共××市委黨校機構編制的批復》(昭編辦〔2009〕71號)的文件精神,結合學校事業管理內設機構科級干部空缺崗位的實際,制定科級干部事業管理空缺崗位競爭上崗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成立市委黨??萍壐刹靠杖睄徫桓偁幧蠉徆ぷ黝I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為依據,認真貫徹《××市事業單位領導干部競爭上崗試行辦法》,堅持德才兼備、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標準,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按照競爭上崗的程序,采取競爭上崗的辦法,任用事業管理空缺崗位的科級領導。
三、競爭上崗的職位、職責
(一)崗位設置
1、正科級職位(2個)
市情研究中心主任1名
后勤服務中心主任1名
2、副科級職位(1個)
教研處副主任1名
(二)崗位職責
1、市情研究中心主任
①在校委領導下主持市情研究中心全面工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組織教師對××市情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組織開展市情教育,負責組織、督促、檢查中心各項工作的完成;
②負責市情研究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的制定,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專題調研;
③負責對外聯絡和協調工作,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組織開展市情研究工作,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可靠的研究成果;
④負責市情研究中心形成的各種文字材料和統計報表的審核把關工作;
⑤完成校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2、后勤服務中心主任
①在校委領導下負責后勤服務中心全面工作,確保后勤服務中心各項任務的完成;
②負責制定校園管理、安全衛生、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切實加強日常管理工作;
③負責對學員公寓的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為教學服務,為學員和教職工服務,確保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和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
④協助校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⑤負責中心人員的思想政治、業務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
⑥完成校領導交辦的其它任務
3、教研處副主任
①協助主任抓好教研處日常業務工作;
②根據教研計劃,負責教研活動的具體組織、管理工作;
③負責教研處工作計劃、總結、請示、報告等文字材料的草擬工作;
④負責教研處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工作;
⑤完成主任交辦的其它工作。
四、競崗人員的基本條件和資格
(一)條件
1、具有履行職責所需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知識水平,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2、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堅決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忠于黨的干部教育事業,立志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建設事業,在工作中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做出成績。
3、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調查研究,積極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反對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
4、熱愛本職工作,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勝任本職工作的組織協調、文化水平、專業知識、文字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和決策能力。善于處理和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
5、堅持群眾路線,遵紀守法,堅持原則,作風正派,清正廉潔,辦事公道,不濫用職權,不以權謀私。
6、堅持和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有民主作風,有全局觀念,善于團結同志,包括團結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
7、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二)資格
1、具備事業人員身份,近三年年度考核為稱職以上等次;
2、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
3、競爭正科級職位的,應具有五年以上工齡,現任正科級職務或連續任副科級職務兩年以上,年齡在五十周歲以下;競爭副科級職位的,應具有四年以上工齡,年齡在四十五周歲以下;
4、競爭市情研究中心主任者須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
5、符合任職回避規定。
五、競爭上崗的程序和方法
1、公布職位及崗位職責。在校內通過職工大會并用張榜的形式,宣傳競爭上崗的目的、意義,公布競爭職位、崗位職責、任職條件、競爭上崗程序、辦法等相關事項。
2、公開報名。凡符合條件和資格的人員,均可在規定的時間內書面申報職位。一般由個人報名,也可以采取群眾推薦和組織推薦的方式進行。競爭職位數與參加競爭人員的比例不得低于1︰2,達不到此比
例則取消該崗位。
報名者應持有以下材料:
(1)畢業證復印件1份。
(2)小一寸照片1張。
(3)連續3年年度考核稱職證明1份。
(4)身份證復印件1份。
3、資格審查。根據競爭上崗的條件和要求,由科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工作領導組對報名競崗者進行資格審查,確定資格審查合格者,公布報名人員及資格審查結果。
4、筆試。組織資格審查合格者考試,內容主要是履行競爭職位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筆試成績滿分為30分。
5、面試。確定參加面試的人員,在教職工大會上作競爭上崗演講。介紹自己的工作和經歷、主要優勢,自己所競爭職位的工作設想和任期目標,并就有關的問題進行答辯。演講答辯結束后,由領導組成員和群眾代表共同組成的評分組給每位競崗者打分。計分方法是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求出平均分即是競崗者面試得分。面試滿分為40分。群眾代表8名,由全體教職工無記名投票產生。根據得票多少,從最高得票者開始,從高到低順序確定8位群眾代表。
6、民主測評。競爭上崗演講結束后,由與會全體教職工對競崗者進行民主測評,用無記名方式填寫測評表。得不到多數群眾擁護的,不能選拔任用。民主測評成績滿分為30分。測評為優秀等級者得分30分(30×100﹪),測評為優良等級者得分24分(30×80﹪),測評為中等等級者得分18分(30×60﹪),測評為差等級者得分12分(30×40﹪),測評為不合格者不予評分。
7、組織考察。把筆試成績、評分組評分及民主測評成績三項相加后的總分即確定為每位競崗者的綜合成績。根據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確定每一職位前兩名競崗者作為該職位的考察對象。然后組成干部考察組,進行考察預告,對考察對象進行考察,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著重從思想政治素質、組織領導能力和工作實績等方面進行??疾煲龅饺?、準確、客觀、公正,并實行考察人責任追究制。考察結束后形成考察組全體成員鑒名的書面考察材料。
8、確定擬任意見。由競爭上崗工作領導組依據筆試成績、面試成績、民主測評成績和干部考察組意見,集體討論決定競崗者的擬任用意見。領導組成員必須全體到會,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進行表決,半數以上同意的,決定方為有效。
9、公示。對擬任用人員進行公示,時間為七天。
10、上報審批。經公示后,形成書面擬任用意見呈報中共××市委組織部審批。
六、筆試內容
一、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作的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
二、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題為《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報告
三、中共中央印發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
四、《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六、中共云南省委關于貫徹《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的實施意見(云發〔2008〕24號)
七、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同志在2008年11月14日全省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八、云南省委副書記、云南省委黨校校長李紀恒同志在2008年11月15日全省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提高認識改革創新真抓實干在新的歷史起點推動黨校工作邁上新臺階》
九、中共××市委黨校關于黨務、教學、科研、隊伍建設等方面的規定和辦法。
七、任職和任期
1、科級領導干部的任用,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市事業單位聘用制暫行規定》的規定辦理。
2、競爭上崗的科級領導干部實行試用期制度,試用期一年。試用期內,按照所擔任的職務履行職責,享受該職務的相關待遇。
3、試用期滿,考察合格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正式任命。試用期滿,考察不合格的,免去該職務,安排到競爭上崗前職級相同的崗位工作,并按新崗位確定工資待遇。
八、任職回避
領導干部競爭上崗時有下列親屬關系之一的,必須按規定實行任職回避。
(一)夫妻關系;
(二)直系血親關系;
(三)三代旁系血親關系;
(四)近姻親關系。
九、組織紀律
科級干部競爭上崗工作,在市委黨校科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工作領導組的領導下,嚴格按照《××市事業單位領導干部競爭上崗試行辦法》實行。對競爭上崗中出現的違紀行為,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紀委中組部《關于對違反〈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行為的處理規定》等有關法律和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全體教職工要正確對待競爭上崗,不得在競爭上崗過程中弄虛作假,搞拉票等非組織活動。
教職工對競爭上崗工作中出現的違紀行為,有權向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市紀委或市委黨校科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工作領導組檢舉、揭發。
十、時間安排
1、公布職位及崗位職責:2010年3月15日
2、公開報名:2010年3月16日—18日
3、資格審查:2010年3月19日
4、復習備考:2010年3月19日—2010年3月30日
5、筆試考試:2010年3月31日上午9:00—11:30
6、競崗演講及民主測評:2010年4月5日—7日
上午9:00—11:30下午3:00—5:30
7、組織考察:2010年4月12日—14日
8、確定擬任意見:2010年4月19日
9、擬任公示:2010年4月20日至4月26日
10、上報審批:2010年4月27日
- 上一篇:抗旱良種保障技術方案
- 下一篇:就當前土地利用情況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