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五五法制宣傳教育方案
時間:2022-09-16 08:28:00
導語:教育局五五法制宣傳教育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0年是實施“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的最后一年,按照《縣關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2010)的決議》(師發35號,以下簡稱《規劃》)和《縣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第五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師人發15號,以下簡稱《決議》)以及《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五五”法制宣傳教育總結驗收方案>的通知》要求,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決定在2010年對全縣貫徹執行“五五”普法《規劃》和《決議》的情況進行檢查驗收。為確保教育系統的驗收工作順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正確評估五年來的工作成效,總結經驗、鞏固成果,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推動“五五”普法《規劃》和《決議》的全面貫徹落實,為促進教育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進依法治縣進程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二)工作原則:“五五”法制宣傳教育總結驗收工作要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統一領導。在局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各學校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檢查驗收工作。
2、注重突出重點。在全面總結驗收的基礎上,突出重點考核項目,對重點對象的宣傳教育工作要進行全面系統地總結,提出加強改進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3、堅持求真務實。要認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推動普法依法治教工作深入開展。
二、驗收內容
(一)“五五”普法《規劃》和《決議》的執行情況,憲法等國家基本法律、與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及民生密切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情況(組織機構、隊伍建設、工作制度、普法經費、檔案資料、調查研究等);
(二)重點普法對象的學法用法情況(領導干部、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等);
(三)“法律六進”活動開展情況,專兼職普法隊伍及法制宣傳形式和載體(檔案資料、基地建設、宣傳形式等);
(四)推進學校依法治校工作情況;
(五)普法工作社會成效(普法文件、資料整理歸檔、信息反饋及開展理論調研情況);
三、驗收辦法
(一)教育局對各學校的驗收考核工作采取學校自查測評與縣檢查考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各學校自查測評的基礎上聽取匯報。公務員之家
(二)教育局按照“縣行業系統“五五”普法驗收內容和標準進行自查。由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各校自查情況,與教育局協調確定抽查學校,進行重點檢查。
四、驗收步驟
總結驗收工作從3月份開始,共分四階段進行。
(一)自查階段(3-4月中旬)。各學校要結合本校工作實際,制定總結驗收的具體方案,采用聽取工作匯報、試卷測評、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開展自查工作,總結經驗和成績,樹立典型,查找問題和不足。自查報告于4月18日前以書面和電子文件形式報教育局辦公室。
(二)檢查交流階段(4月下旬)。教育局根據各校自查情況,對各校進行重點抽查。要求校長親自匯報,各類檔案資料要規范齊全。
(三)接受縣檢查階段(5月上旬)。在自查驗收的基礎上,全面總結“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迎接市、縣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檢查驗收。
(四)總結表彰階段(6月—2010年底)。在全縣總結驗收考核的基礎上,根據考評結果及推薦意見,評選出“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為啟動“六五”普法打好堅實的基礎。
五、相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檢查驗收工作是“五五”普法《規劃》的重要內容,是保障“五五”普法工作善始善終、保質保量的重要環節,各學校要高度重視,及時成立驗收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分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具體抓,切實把“五五”普法驗收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專題研究,落實責任。
(二)實事求是,保證質量。各學校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認真總結工作成績和經驗,及時總結推廣先進典型。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扎實工作,務求實效,堅決防止形式主義。要按照“五五”普法《規劃》和《決議》確定的目標要求,嚴格按照檢查驗收標準,深入細致地開展檢查驗收,保質保量地完成檢查驗收任務。
(三)查漏補缺,全面推進。各學校要結合檢查驗收,對“五五”普法工作進行一次認真地回顧,查找本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消除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盲點”和“死角”。要以此次驗收為契機,全面推進普法依法治教工作的落實。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發揮媒體優勢,結合普法25周年,通過制作展板、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加大對“五五”普法成果的宣傳力度,使“五五”普法總結驗收的過程成為一個廣泛宣傳普法依法治校工作成就的過程,為啟動“六五”普法和推進“法治”的創建工作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 上一篇:學院學生開展創先爭優實施方案
- 下一篇:商業銀行風險審計防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