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管委關于供熱計量改革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16 04:41:00
導語:城鄉管委關于供熱計量改革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城鄉管委為加速推進我市供熱計量改革工作,促進建筑節能和綠色轉型,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建城〔2010〕14號)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全面推進供熱計量改革的意見》及《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學合理供熱、滿足群眾需求、落實節能減排任務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用戶配合原則,強化用戶節能意識,調動供熱企業積極性,全面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促進我市供熱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從2010年開始,我市所有新竣工交付使用和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取消按面積收費,一律實行按熱計量收費;
(二)到2011年,完成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三)在“十二五”期間,全市已達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實現按用熱量計價收費;除民用計量外,逐步實施工業、商業等領域熱能計量工作;
(四)2010年全市完成供熱計量改革任務1000萬㎡,其中完成既有非節能建筑供熱計量改造任務210萬㎡、新建建筑供熱計量器具安裝任務400萬㎡、既有節能建筑供熱計量改造任務390萬㎡。
三、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市供熱計量改革領導組。
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兼任,副主任由市住建委副主任、市城鄉管委副主任段洪和市熱力公司經理擔任;成員為市供熱管理中心、市建筑節能中心、市建設工程質監站主要負責人。領導組辦公室負責領導組日常工作,制定供熱計量改造總體規劃和有關政策,下達改造任務,審核改造方案,考核、督導、檢查改造工作進度,批復各級獎勵資金、補貼、銀行貸款申報,協調解決供熱計量改革問題。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大型企業也應成立相應機構,全面負責本轄區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組織實施及相關工作。
四、責任分解
(一)結合節能改造同步組織實施既有非節能建筑供熱計量改造,2010年完成210萬㎡。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建筑節能中心、市建設工程質監站
(二)通過施工圖審查和施工驗收環節嚴格把關,督促建設單位對新竣工建筑統一安裝供熱計量器具,2010年完成400萬㎡。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建設工程質監站
(三)通過動員產權單位,與開發建設、集中供熱入網掛鉤等方式,推動既有節能建筑供熱計量改造,2010年完成390萬㎡。責任單位:市城鄉管委、市熱力公司、市供熱管理中心
(四)負責供熱計量器具和溫控裝置選型、購置及維護,推進全市供熱計量收費工作。責任單位:市城鄉管委、市供熱管理中心、各供熱單位
(五)安排供熱計量改造專項資金和居民住宅建筑供熱計量周期性檢定所需資金,為供熱計量改革工作提供積極支持。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六)修訂完善供熱計量收費兩部制價格和收費細則。責任單位:市城鄉管委、市物價局
(七)建立市供熱計量檢測平臺,監督檢驗供熱計量器具,規范供熱計量器具市場。責任單位:市質監局
(八)從辦理房屋銷售和房屋初始登記環節開始,嚴把新竣工建筑供熱計量器具安裝關,供熱計量驗收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登記發證。責任單位:市房產局
(九)從今年起,新接入集中供熱管網單位用戶和居民小區未進行供熱計量改造的,不予入網或供熱。責任單位:市各熱力公司
(十)加強供熱計量改革輿論引導和宣傳工作。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
五、實施步驟
(一)宣傳動員階段(2010年1月-4月):摸底調查、宣傳動員、組織培訓、出臺相關政策、落實啟動資金。
(二)制定計劃階段(2010年4月-6月):制定、審批全年供熱計量改造計劃,市、區簽訂目標責任書。
(三)組織實施階段(2010年7月-2015年9月):2010年7月-10月,組織實施完成1000萬㎡供熱計量改革任務;2010年11月-2015年9月,全面完成供熱計量改革任務。具體工作由市區兩級住建、管理部門協調產權單位、物業公司、供熱單位有計劃分步驟組織實施。(四)檢查驗收階段(2015年10月-12月):2010年11月-12月,檢查驗收2010年供熱計量改革任務完成情況;2015年10月-12月,對供熱計量改革工作進行全面總結驗收。
六、保障措施
(一)嚴格落實“三個同步”(新建建筑工程建設與供熱計量設施安裝同步,既有居住建筑分戶供熱計量改造與節能改造同步,供熱計量裝置安裝與供熱計量收費同步),明確改造路徑。機關辦公建筑、政府投資為主體的公共建筑率先進行供熱計量改造,居住建筑按計劃落實項目逐年進行,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堅持整體同步改造原則,以熱源或熱力站為單元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同步實施改造。公務員之家
(二)強化建筑設計、工程施工階段主體責任。對新建建筑,設計單位要嚴格按照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隨建筑一并設計分戶計量、分室調溫和系統調控裝置;不符合供熱計量要求的,施工圖審查機構不得出具審查合格書。施工單位要按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要求安裝分戶供熱計量、分室調溫和系統調控裝置,并將安裝情況列入建筑節能施工現場公示內容。監理單位對供熱計量安裝工程實施監理,不符合設計要求的,限令施工單位整改;拒不整改的,報告建設單位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三)強化竣工驗收、房屋銷售階段主體責任。建設單位對新建建筑組織竣工驗收時,報請供熱單位和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參加,對安裝的分戶計量、分室調溫和系統調控裝置進行查驗把關。供熱單位查驗合格后,對供熱計量裝置加封保護、查表建檔、入網供熱。經竣工驗收合格,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方可進行驗收備案。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商品房時,應當向買受人出示所售商品房能源消耗指標、供熱計量及節能措施等文字信息,并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中載明。
(四)加強工程建設、房屋銷售階段監督管理。各級建設、規劃、房地產主管部門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標準的建筑不予辦理規劃許可、建筑節能設計認證備案,不批準開工建設;擅自開工建設的,不予批準房屋預售;已經建成或者銷售的,不予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規劃認可和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對不按規定進行規劃、設計、施工的相關責任單位,依法予以處罰;對違反規定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預售許可證和辦理設計認證備案、節能專項驗收合格書、竣工驗收備案、規劃認可證、房屋權屬登記的,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五)強化供熱單位計量收費實施主體責任。供熱單位對符合供熱計量收費要求的新建建筑和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必須實行按熱計量收費;對不符合供熱計量收費要求的新建建筑,供熱單位不予供熱;凡不按政府計劃安排實施供熱計量收費的,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要追究供熱單位責任。供熱單位應與用熱單位簽訂合同,由供熱單位負責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選型、購置、維護、更換、定期輪換和計量收費。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選型購置要按規定進行公開招標,供熱單位應與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生產銷售單位簽訂合同,明確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責任。選用的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應經濟適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相關標準,并取得節能產品認定和質監部門的型式試驗報告、計量器具制造許可證。用于熱量結算點的熱量表應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實行首檢和周期性強制檢定,并接受計量行政部門監督檢查。嚴禁使用不符合國家和行業現行標準的熱計量設施。供熱計量裝置初次安裝費用納入建房成本或改造費用,維護管理或更換費用納入供熱價格成本。居民住宅建筑供熱計量周期檢定費用由市級財政保障。
(六)加強供熱管網和能耗監測體系改造。為適應供熱計量改革的需要,供熱單位要對供熱管網進行相應改造,安裝水力平衡、氣候補償、變頻控制等調控裝置;安裝熱源、熱力站、居住區、建筑物供熱計量裝置,建立供熱系統能耗監測評價體系。各縣(市、區)供熱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供熱單位能效考核,制定相應能耗指標;對煤炭品質、用量、鍋爐供熱量和熱力站、建筑物、用戶耗熱量進行計算,實施供熱能耗計量管理,對超過能耗指標的供熱單位限期進行整改。供熱管網改造和供熱能耗監測體系建設由供熱單位負責實施,國家和省級安排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中的熱源及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費用要按照規定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七)加強供熱計量改造工程申報管理。供熱單位應于年初向市、區供熱主管部門上報當年《房屋供熱系統分戶控制和計量改造實施方案》和《供熱系統分戶控制和計量改造的樓棟明細表》,待審批后組織實施。施工單位每年4月份開始施工,9月底結束。負責自行維修供熱設施的房屋管理單位應承擔其管理范圍內供熱系統熱計量改造責任,可通過簽訂合同,有償委托供熱單位對其房屋進行供熱系統分戶計量改造;也可與有資質的供熱施工單位協商自行對房屋供熱系統進行分戶計量改造,工程完成后經驗收合格,向供熱單位移交維護、維修和管理權。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嚴格考核。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各部門主要領導是供熱計量改革第一責任人。市政府與各職能部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簽訂年度供熱計量改革目標責任書,建立供熱計量改造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實行月報制度,將供熱計量改造成效列入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標準,并作為對供熱單位負責人業績考核的主要內容和供熱企業特許經營年度考核必備條件之一。各級各部門要落實責任,真抓實干,勇于創新,扎實推進。市供熱計量改革領導組每年進行總結評比,對積極推進供熱計量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予以問責。
(二)政策配套,有序推進。在供熱計量改革推進中,要及時修訂《市供熱計量改造專業規劃》,制定《市供熱計量價格和收費辦法》,健全《市供熱計量審核驗收規程》,出臺《市供熱計量表溫控裝置的選型采購檢定安裝維護管理實施細則》、《市供熱計量改造融資及獎勵管理辦法》,確保政策配套、有序推進。
(三)廣泛宣傳,輿論引導。要充分發揮報紙、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作用,宣傳供熱計量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意義,節能減排有關法律法規和供熱計量改革給群眾帶來的實惠,爭取群眾對供熱計量改革的認可、配合和支持。
- 上一篇:目前電子文件建檔思考研究論文
- 下一篇:目前流動性人事檔案現狀困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