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完善舊村改造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29 01:05:00
導語:農村完善舊村改造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為目標,以舊村改造為主要內容,按照規劃先行,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加強管理,有序推進的要求,加快舊村改造步伐,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提升農村總體發展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奠定堅實基礎。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我鎮實際,就加快舊村改造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舊村改造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把破解農民建房難問題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以解決農民基本居住需求為目標,以拓展農民建房空間,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為重點,因地制宜,全面推進舊村改造工作。
舊村改造的總體要求:“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設新農村。”
舊村改造的實施途徑:一是整片拆除危舊房、閑置房,重新規劃建新房,多余土地搞復墾。二是逐步推進自然村撤并,向中心村或主村集聚,自然村閑置宅基地全部搞復墾。
舊村改造的主要工作:拆舊房、騰空間;建新房、強配套。
舊村改造的基本原則:
——堅持規劃先行,合理有序建設的原則。舊村改造要符合村鎮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優先完成有舊村改造項目的村莊的建設規劃編制任務,對不切合實際的村莊規劃按規定程序進行適當調整并嚴格按規劃實施。要緊緊抓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機遇,按照村莊規劃的要求,調整好新農村建設用地。要結合《松陽縣農村居民異地建房管理暫行辦法》將山區地理位置偏,生存條件差,自然資源少的村向公路主干線大村、自然村向中心村、山區村向平原村遷并進行規劃。
——堅持農民自愿,維護農民利益的原則。要以解決農民的基本住房需要為目標,把舊村改造作為破解農民建房難的第一抓手。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充分發揮村兩委和農民的主體作用,調動和發揮村兩委和農民的積極性,統籌經濟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妥善處理農民與集體經濟組織的利益關系,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有效控制村集體負債。要特別重視農村特困戶的住房問題,通過采取政策傾斜、資金補助、提供小戶型安置住宅等多種手段解決他們的住房困難。
——堅持穩步推進,依法依規開展的原則。舊村改造必須考慮本村的經濟實力和建房需求,防止不切實際,一哄而上,低水平建設。要嚴格執行《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強化對農民建房的日常管理,堅決制止、依法從嚴查處新“兩違”的發生。農村違法建筑的巡查和制止工作,由鎮人民政府與國土、建設部門共同負責。違法建筑的拆除實行屬地管理,并由鎮人民政府牽頭組織實施。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關于嚴禁黨政干部購置農村宅基地以及非法占地建造私房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堅持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的原則,嚴格執行“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黨政干部一律不得以本人或他人名義在農村購置宅基地”等規定。
——堅持嚴格管理,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原則。要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制度,新建住房戶必須先拆除舊房或將原有住房交由村民委員會統一管理,其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由有關部門及時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手續。舊村改造的業主單位應積極為拆除舊房戶提供臨時周轉房。要引導農民轉變觀念,鼓勵農民建公寓式住宅,實現節約集約用地,降低農民建房成本。舊村改造的建設用地要嚴格按規劃執行,建房控制面積按松陽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松陽縣城規劃區外農村村民建房審批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文件執行。嚴格控制占用農用地和耕地。大力開展宅基地復墾工作,確保舊村改造建設用地占補平衡,并有盈余,為新農村建設籌集資金和建設用地指標。
——堅持科學發展,改造與保護有機結合的原則。從廣大群眾的長遠利益著眼,切實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加大綠化美化力度,保護好生產、生活環境,著力建設生態家園。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注重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保護和發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傳統。在制定舊村改造方案時,要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合理保護生態和歷史文化遺產,努力實現改造與保護的“雙贏”。
二、舊村改造的目標任務
通過對我鎮32個行政村的排查摸底,原有*、*口2個村開展舊村改造的基礎上,今年,新增梨步坑、道惠等2個村為舊村改造村,力爭啟動*、*、*、*等村的舊村改造。到11月30日之前完成拆除舊房61戶,面積5100平方米,安置42戶135人。繼續推進*口、*等村的舊村改造工作,完成拆除舊房34戶,面積3290平方米,安置51戶176人。共完成拆除面積8390㎡,安置93戶331人。力爭用2-3年時間基本完成全鎮農村危舊房改造,并進一步完善農房規劃建設管理體系和農房救助體系、農房防災減災保障體系,為實現廣大農民群眾“住有所居、安居樂業、有災無虞”打下堅實基礎。
經鎮黨委、政府討論研究,制訂*鎮舊村改造工作聯村負責表與進度表。
- 上一篇:學校加強安全防范整治意見
- 下一篇:農村指導員建設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