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熱工程指導預案

時間:2022-06-08 05:02:00

導語:集中供熱工程指導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集中供熱工程指導預案

切實強化集中供熱管理,為推進集中供熱四期工程順利實施。進一步提高空氣環境質量和改善城鎮居民生活條件,根據《省城市供熱條例》及《縣鎮鄉村總體規劃》要求,結合縣情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生態之縣”宜居之縣”為目標,以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環境質量為目的以大型熱源廠供熱為主導,以改造現有供熱系統為重點,堅持“政府宏觀管理、企業自主經營”和“統籌規劃、統一部署、整體推進、分步實施”原則,進一步優化鄉村供熱結構,確保供熱工作健康、繼續、穩定發展。

二、工作目標

熱源廠安裝90噸硫化床鍋爐1臺、10千伏高壓變頻循環水泵2臺;新建樓房全部實施集中供熱,2011年9月30日前。撤并小鍋爐房14座,完成新并網供熱面積60萬平方米;建設換熱站6個;新鋪設一二級管網15公里,檢修改造一級管網;完成舊樓分戶改造面積15萬平方米。

三、工作任務及完成時限

(一)撤并鍋爐房(3月20日—6月15日)

完成14座鍋爐房(見附件)撤并工作,堅持所有剩余鍋爐房強制并入原則。實現舊樓并網供熱面積32.28萬平方米,力爭2011年新增并網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新建樓房并網30萬平方米)

(二)熱源廠建設(5月1日—9月30日)

1完成熱源廠1#4#鍋爐系統檢修工作。

2完成新增90噸循環硫化床熱水鍋爐及附屬設施設備裝置。擴建后的熱源廠總裝機容量為215MW總供熱能力將達到358萬平方米。

原4臺循環泵檢修后作為備用。3完成裝置10千伏高壓變頻循環水泵2臺。

(三)鋪設一二級管網

1鋪設一級管網(5月1日—9月15日)

沿健康街向西至新建泵廠路再向北鋪設至通河街,1新增建設DN700主干線一條(2900米)主干線具體路由是自熱源廠引出向北至健康街。主干線沿通河街向西鋪設至通江路與原通江路熱網對接。另一路支線在通河街拐彎處引DN450沿泵廠路繼續向北至原泵廠小區泵十巷附近。

2新增五國城南線管網(777米)具體路由是由聚鑫源小區途經南大坑至丁字壩(可根據路改情況繼續向南鋪設至賓館路)南大坑以北管徑為DN450熱負荷70萬平方米;過南大坑后縮徑為DN400熱負荷58萬平方米。

2鋪設二級管網(5月1日—8月31日)

600米。建設完成連接棚改小區和舊樓入網的二級管網11.

1鋪設與6座新建換熱站配套的二級管網5000米;

2鋪設撤并的分散小鍋爐、關聯分配站與換熱站的二級管網4000米;

3更新老樓嚴重腐蝕和局部樓區需要更新二級管網2600米。

(四)換熱站建設(6月1日—8月31日)

新增總換熱能力135萬平方米。其中:泵廠小區換熱站40萬平方米、松江小區換熱站15萬平方米、縣醫院換熱站20萬平方米、金域華城小區換熱站20萬平方米、水韻紫城二號換熱站20萬平方米、關岳(中心廣場小區)換熱站20萬平方米。建設完成換熱站6個。

(五)熱力管網檢修改造(6月1日—8月31日)

重點解決原宏翔公司建設的一二級管網遺留問題。進一步完成對集中供熱工程舊管網檢修改造工作。

(六)供暖分戶改造和加裝恒流量控制裝置(5月1日—8月31日)

分戶改造面積約15萬平方米。為了杜絕冷熱不均,完成并入集中供熱大網的所有樓房分戶改造工作。確保熱網平衡,對新建換熱站和新入網樓區加裝恒流量控制閥組200個。

四、組織機構

成立推進集中供熱四期工程指揮部。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把推進集中供熱工作作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政治任務,積極響應,全力配合。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抓,主管領導要具體抓,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格局。

(二)廣泛宣傳。密切配合,依照各自的職責,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開展宣傳活動。縣廣播電視局要開辟專欄,廣泛宣傳推進集中供熱的重要意義、有關政策和工程進度。縣供電局要全力保證集中供熱工程新增用電需求。鎮各社區居委會要充分利用黑板報、墻體標語、宣傳欄、宣傳資料等形式向樓區居民廣泛宣傳,積極營造推進集中供熱的良好氛圍。金源熱力公司要科學謀劃、細致布置、抓緊施工,確保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加強督辦。牽頭協調縣建設、監察、質監等相關部門和技術人員按時對整個集中供熱四期工程檢查驗收。驗收分三個階段進行,6月15日前對鍋爐房撤并工作進行全面檢查驗收;8月31日前對供熱舊管網檢修改造工作進行檢查驗收;9月30日前,對整體集中供熱四期工程進行驗收,包括熱源廠建設、管網鋪設、換熱站建設、分戶改造和新增90噸鍋爐裝置調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