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防空疏散指南

時間:2022-06-14 11:25:00

導語:戰時防空疏散指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戰時防空疏散指南

人類自15世紀晚期至本世紀90年代約500年間,共有1.5億人死于戰爭,其中僅發生在20世紀100年里的兩次世界大戰,就造成了將近9000萬人的死亡。飽受戰爭劫難的各國人民,渴望和平,盼望發展。然而,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強權政治還在橫行,暴力干涉別國內政,恃強凌弱,弱肉強食的事件屢有發生,局部戰爭的硝煙遠未散盡。

有專家作過統計分析,在現代戰爭中,直接傷亡炮火之下的人口僅占20%,而間接傷亡于次生災害之下的占80%。由此可見,提高公民的自救意識和防護能力是贏得生命的有效措施。為此,我們特編著《戰時防空襲人員疏散隱蔽防護指南》,以便使公民正確掌握科學的救援常識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愿這些知識能為大家帶來安全。

1、怎樣識別防空警報信號?

防空音響警報信號有三種,即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由國家統一規定,城市防空指揮機關決定發放。

預先警報:預先告訴人們敵人即將空襲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襲的準備。規定音響信號為鳴36秒,停24秒,重復3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鐘。

空襲警報:表明敵空襲兵器已臨近本市,空襲即將開始,警告人們迅速隱蔽。規定音響信號鳴6秒,停6秒,重復15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鐘。

解除警報:表明敵空襲已結束,且沒有其他威脅的敵空襲兵器出現。規定音響信號連續一長音,時間3分鐘。

2、聽到防空警報后怎樣行動?

當聽到預先警報后,要立即切斷電流,關閉煤氣,熄滅爐火,關閉門窗,攜帶事先已準備好的個人防護必備物品,離開住房,奔向人防工程掩蔽。

當聽到空襲警報后,應就近進入人防工程隱蔽,來不及進入人防工程的人員,要離開房屋,佩戴個人防護器材,利用地形地貌就近疏散隱蔽。

當聽到解除警報后,市民應配合做好滅火、救護、清理廢墟等消除空襲后果工作,要了解解除警報后人員行動的注意事項,如哪條路不能行走,哪類食物、飲水不能食用等,并做好再次防空行動的準備。

3、個人防護必備物品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

(1)證件類:身份證、學生證、工作證、信用證、保險單、現金等;

(2)飲食類:食物和必需的簡單餐具、優先攜帶嬰兒食品,少量的飲水及飲水凈化劑和飲水消毒劑(兩天用量)。

(3)服裝類:個人的衣服和簡易呼吸道和皮膚防護用品。

(4)工具類:防護眼鏡、多用工具刀等。

(5)照明類:手電簡、蠟燭、火柴、電池等。

(6)毛巾、紗布、衛生紙和塑料袋之類清潔用品。

(7)藥品類:急救藥品、急救包、抗生素、食鹽、消毒劑、防蚊蟲藥劑、個人特需藥品以及碘化鉀抗輻射藥品等。

(8)臥具類:棉被或毯子。

(9)求生類:人防手冊、求生指南、家人聯絡方法及收音機等。

(10)其他類。

上述物品要放入合適的包內,家里每個成員的東西要分開放,體積不超過肩寬,重量不超過20公斤。為了空出雙手,使動作更方便,應盡量采用雙肩背方式。

4、進入人防工程隱蔽應注意哪些事項?

(1)在得到轉入戰時狀態的預警號令后,要保持沉著鎮靜,服從城市人防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迅速而有秩序地做好防護準備。

(2)準備好進入人防工程隱蔽攜帶的物品:包括密閉存放不易腐爛的食品和飲用水,個人常用藥品,手電筒,可用作個人防毒的器材。個人生活必需品以及證件等。切忌攜帶有味、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工程的包裹體積不能過大,要便于進出工程。

(3)要懂得各種防空警報信號及其相應的行動內容,熟悉自己待蔽工程的位置、通往工程最短的路線,以及人防工程白天、黑夜的識別標志。

(4)聽到空襲警報后,要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附近的人防工程。進入人防工程時,要保持鎮靜,服從人防工作人員的組織指揮,切忌在工程口部造成人員混亂和擁擠,以影響進入工程的速度。

(5)在人防工程內嚴禁使用明火,不吸煙,少飲水,不隨地大小便,飲食殘余物、垃圾要集中密閉存放。

(6)待蔽時要安靜坐、臥,少活動,不打鬧,保持體力,減少工程內氧氣消耗。不要亂動工程內的各種設備。

(7)當工程局部發生坍塌、漏毒等意外情況時,待蔽人員要利用簡易防護器材進行個人防護,并聽從指揮,有秩序地轉移或進行隔絕防護工作,切不可產生混亂。

(8)空襲警報解除前,待蔽人員不得開門離開工程,防止周圍受污染空氣和放射性物質被帶入工程。警報解除后,要防止人員突然擁出人防工程,造成混亂和擁擠。

5、怎樣在玻璃門窗面貼紙條?

在玻璃上貼紙條,主要是為了防止炸彈爆炸時,震碎玻璃傷害人員。但是,貼紙條不是隨便亂貼都行,這里面也還有點小小的學問。(1)在紙的選擇上,要用一些柔軟且較厚的紙,如棉紙、高粱紙等。(2)紙條寬度一般在二、三厘米,長度分別要能包括上下左右的門窗框。(3)貼時,紙條要均勻全部涂上漿糊,每條的兩端貼在窗框上,成“米字形”即可。

6、怎樣對核武器進行防護?

(1)人防工程能防護各種殺傷因素

人防工程深入地下,具有抗力高、防核、化學、生物武器性能全面、可長期使用等特點。只要核武器不直接命中,人員在工程內是安全的。因此,對核襲擊的最好防護措施是進入人防工程。在戰時,利用人防工程,能堅持生活、工作。在平時,城市發生地震、漏毒等突發性事故時,人員也能利用人防工程做應急防護之用。

(2)室內防護

室內人員發現核爆炸閃光后,應立即在墻的內拐角或墻根處臥倒,最好在靠近墻角的桌下或床下跪趴,也可以在較小的房間或門框處躲避。掩蔽位置應避開玻璃片擊傷,待瞬時殺傷因素過后,可采用個人防護辦法防止放射性灰塵沾染或迅速進入人防工程。當地震發生時,這樣做也能減少傷亡。

(3)室外防護

對于來不及進入人防工程和其他掩蔽場所的室外人員發現核閃光后應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進行防護。暴露人員防護動作要領:立即背向爆心臥倒,雙手交叉墊胸前,臉部盡量夾于兩臂之間,兩肘前伸,雙腿伸直并擾,閉眼、閉口、停止呼吸15~20秒鐘。就近幾步利用地形地物,如土丘、矮墻、花壇等防護,可橫向爆心臥倒,也可利用溝、坑、渠等地形防護,方法是立即躍入坑內,跪、坐或臥于坑內,雙手掩耳,閉眼、閉口暫停呼吸。在防護時應避開高大建筑物、高壓電線及易燃易爆物。待瞬時殺傷因素過后,應立即進行人員呼吸道和皮膚的簡易防護,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按人防指示轉移出沾染地域或就近進入人防工程掩蔽。

7、怎樣對化學武器進行防護?

聽到化學襲擊信號或發現敵機施放毒劑時,應迅速戴好防毒面具,或使用事先自制的浸水、浸堿或包土顆料的口罩、紗布、毛巾等簡易器材,首先對呼吸道進行防護。呼吸道防護必須在5~7秒內完成。在及時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應采取各種方法向周圍人員報警。

在露天無防毒準備的人員,可臨時用手絹、圍巾、口罩等浸水或浸尿捂住口鼻,穿上雨衣、大衣,或披上塑料布、毛毯等并用破布、稻草等連同鞋包住腳,迅速朝上風方向離開染毒區。

對皮膚防護,除了穿戴制式防毒衣外,還可利用就便器材進行防護。在通過染毒地域時,可利用雨靴對腿部進行防護,也可以捆扎塑料布、帆布或毯子進行防護。若要通過染毒的樹林,可利用雨衣、油布等隔絕材料對全身進行防護。

有條件的可利用有“三防”設施的人防工程進行防護,它能有效地防護各種狀態的所有毒劑。

8、對生物戰劑怎樣防護?

生物戰劑傳染疾病的途徑主要有吸入、誤食、昆蟲叮咬。對生物戰劑的個人防護方法主要是做到戴、扎、涂、服。戴:即戴防毒面具、戴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子、戴手套、戴帽子,穿塑料衣、防疫服、膠鞋等。扎:即扎好領口、袖口、褲口。涂:即在身體暴露部位涂抹防蟲油或驅蟲劑,尤其要保護好傷口。服:即按要求服高效、長效預防藥。針對敵人使用的生物戰劑,還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提高免疫能力。有“三防”設施的人防工程是很好的防護場所,要盡量利用。

9、如何制作簡易防護口罩?

(1)紗布棉花口罩。用長100厘米、寬50厘米的紗布,在中間鋪開一層30×20、厚2厘米的棉花,用上下兩邊紗布折蓋住棉花墊。然后從紗布兩端剪出30~50厘米的開口,形成頭帶。必要時可縫好固定。在防毒眼鏡或粘有透明塑料薄膜的情況下,再綁好固定在頭上。

(2)鐵絲框密封口罩。即用22號鐵絲,結合自己的口鼻形狀制作一個鐵絲環,記好四條固定系帶。用8~12層毛巾或20~30層紗布,在稀小蘇打水溶液中浸濕、微干,貼臉加一層干毛巾或手帕,然后用密閉鐵絲框扣緊,用系帶固定,就能起到防毒作用。

(3)毛巾系帶口罩。用一條浸濕擰干水、40~50厘米寬的毛巾和兩條一米長的繩帶。制作時,先將毛巾短邊對折,再長條對折。這時把繩帶夾入,把四層毛巾再折兩次,變成12層,固定在鼻梁上。并用毛巾上方的兩角折塞入鼻子的兩側,增加密封性。戴好的防毒口罩,應該不漏氣,一般跑跳動作、口罩仍能固定不動。

10、哪些日常用品可成為最簡易的防護口罩?

用圍巾、氈帽、手帕、衣物做成口罩或直接捂住口鼻,或用長筒絲襪,中間加些填料,做成口罩,直接捆扎在頭上都可算是最簡易的防護器材。材料致密、層數越多、效果越好。如是從火災區逃生,浸濕的頭罩斗篷也有些降溫作用。

11、怎樣制作簡便皮膚防護器材?

許多用帆布、防火織物、涂膠布料、呢絨布制成的工作服、連衣褲、帶風帽的罩衫、雨衣、棉大衣等都可改做簡易皮膚防毒器材。有資料表明,這些材料都有十多分鐘到1小時的防液滴毒劑的能力,足夠撤離毒區、通過染毒地段使用。要使簡易皮膚防毒器材充分起到防毒作用,在制作和穿著方面要做到如下幾點:

(1)在前胸開襟和褲子開襟處,要加寬25厘米的胸護布和寬10厘米的襠護布。用密實材料制成,布長比實際開口要長6~7厘米。

(2)脖子、頭部用風帽、圍巾纏實。

(3)婦女不穿裙,一律著長褲。

(4)用高腰雨靴、長袖涂膠或皮革手套與之配套。

(5)扎緊三口。即把衣領立起來,脖子用頭巾圍嚴,袖口在手腕處用帶子纏住,褲腳口放在高腰靴外,并用帶子扎住。上衣可扎褲腰內。各口扎緊后,在外面再披上塑料防雨斗篷。

(6)所有的帶子結扣,都要做到結實,即使戴手套也容易解開。

有資料提到,這些簡易皮膚防護器材和簡易防毒面具配合,可防護1小時。用后,在人防專業人員指導下統一處理銷毀這些染毒簡易器材。

12、怎樣保護食品和飲水?

食品保護:(1)密閉存放,低溫、防潮、防蟲,并經常檢查之。家庭密閉儲藏室內充氮排氧存放,或用塑料真空存放,可保證兩三年不變質。(2)存放在地下工程、山洞、地道內,能避免空襲各種危害因毒的影響,時間可達數天至幾個月。(3)用粘接的膜質材料密閉包裝和雙層包裝以防污染空氣進入和帶菌昆蟲進入。(4)用密實織物、布袋等密封,采用兩道結扎法包裝。取用時剪開外包裝結,翻疊外袋口,再解開內袋結,可防止污染塵埃進入袋內。(5)用罐頭盒、玻璃容器、塑料盒等密封包裝。所有應急包裝的食品,都要求做到:密封;分品種分類包裝;小袋包裝。夠一人一包或一家一包,一次吃完為度,避免再包裝;注意區別不同污染類型的食品,如帶菌食品,要煮沸食用,放射性沾染食品要充分利用其衰減效果,袋式包裝要減少皺折,罐瓶包裝要能沖洗,多層包裝能分層拆開;此外各類包裝,均宜蓋15~20厘米干草,再用苫布蓋嚴或復土掩蓋,以防液態毒劑污染。

保護飲水:(1)家庭用密封容器存放,如水缸、水桶,都要加蓋加苫布或雙層膜質材料罩嚴存放。啟用時,先順序拭去外層塵埃再開封取水,謹防取水時被塵埃污染。家用鍋爐也有密封存水作用。(2)個人飲水可用瓶裝、罐裝或消毒聚乙烯塑料袋封閉保存。飲用時擦拭瓶罐外壁塵埃,有條件時宜用吸管吸飲。(3)有水進的地方,要加蓋厚20厘米直徑1.5米的土堆蓋,水井手壓泵也要用密封材料包好。同樣,在水的防護上也要注意飲用水和生活水分別保存,飲用水盡量小包裝。由于時間長,水會變質,所以應急包裝的水在儲存期要經常更換。

13、對污染食品和飲水應怎樣處理?

對密封包裝未破壞的食品和飲水,將包裝洗消、開口處用熱水和洗消劑洗消后就可食用。對已沾染的糧食,有包裝的可采用掃除或拍打法對外包裝進行消除。對未包裝受到沾染的糧食,要鏟除2~3厘米厚的沾染層,然后用水淘洗2~3次,清除率能達90%以上。對沾染的糧食及外包裝,不要亂扔亂放,要做出標志,統一處理,避免誤食;對染毒的食品,也要將污染物集中,但對被沾染的蔬菜、水果可用水洗和去皮的方法消除沾染后食用。當然所有洗消人員都要有個人防護措施。

水被沾染,一般不要再用,必須使用時,可采用過濾法、吸附沉降法或專業凈水裝置凈化,沒有條件的也可采用土壤凈化法。江河湖泊等水源被污染,在距岸邊5~10米處挖濾水井,使水經沙層土壤滲濾至井內,取用井水。無論用什么方法凈化,一定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食用。在沒有檢測手段時,可尋找泉眼、流動水源頭的水使用,飲用時要煮沸15分鐘以上。

14、核電廠發生重大事故時怎么辦?

(1)聽到警報,室外人員應盡快進入室內,不得外出。

(2)關閉門窗,打開收音機、電視機,注意事故動態

(3)若發放藥品,應按時服藥,不要不吃,也不要多吃。

(4)需要撤離時,保持鎮靜,攜帶適量必用品,有組織、有秩序撤到指定地點。

15、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化學事故怎么辦?

(1)一旦發生化學事故要迅速采用各種器材保護自己。可以用防毒面具、濕口罩、濕毛巾等保護呼吸道;用雨衣、手套、雨靴等保護皮膚;用防毒眼鏡、游泳潛水眼鏡、開口透明塑料袋保護眼睛。

(2)不到事故現場圍觀,應迅速向側上風方向轉移。有條件的可進入有濾毒通風設施的人防工程。

(3)來不及撤離時,應在結構較好的建筑物內,關閉門窗、通風機、空調機,熄火,堵住明顯的縫隙,盡可能躲在背風無門窗的地方,同時用電話等方式向外發出求救信號。

(4)離開染毒區后要脫去污染衣物,及時進行洗消,必要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16、逃離火災現場十要點

火災是一種終極型災害,無論是空襲還是其他災害,最后都可能導致火災。人員在火場逃生時要注意十個要點:

(1)要會選擇幾條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線;

(2)要躲避煙火,但不要往閣樓、床底、大櫥內鉆;

(3)火勢不大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服或裹上濕毛毯、濕被褥勇敢地沖出去,但千萬不要披塑料雨衣;

(4)不要留戀財物,盡快逃出火場,千萬記住,既已逃出決不回頭跑;

(5)在濃煙中避難逃生,要盡量放低身體,并用濕毛巾捂住嘴鼻;

(6)如果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滾,壓滅身上火苗;

(7)不要盲目跳樓,可用繩子或把床單撕成條狀連起來,緊拴在門窗檔或重物上,順勢滑下;

(8)充分利用房內的天窗、陽臺、水落管或竹竿等逃生自救;

(9)樓上居民被火圍困,快向室外扔拋沙發墊、枕頭等軟物或其他小物品,夜間則可打手電,發出求救信號;

(10)若逃生路線被火封鎖,立即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堵住縫隙,有條件的向門窗上澆水。

17、人員被廢墟埋壓應如何自救?

(1)被埋壓人員要有信心和勇氣,盡快清理壓在身上的物體,設法脫離危險區。

(2)一時不能脫險的,要設法擴大安全空間,防止重物墜落壓身。

(3)保持呼吸道暢通,防止灰塵造成窒息,可用手帕、衣服等捂住口鼻。

(4)要保持體力,不要急躁,不要盲目高聲呼叫,可用敲擊等方式與外界聯系。

(5)積極尋找代用食品和水,盡可能延長生命。

18、搶救被埋壓人員應注意什么?

(1)注意傾聽被埋壓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大致確定被埋壓人員的位置。

(2)搶救時,要盡早暴露被埋壓人員的頭部、清除口鼻內塵土,再暴露其他部位,不要強拉硬拖,防止造成新的傷害。

(3)挖掘時,要小心謹慎,盡量用小型輕便工具,避免利器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