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改革實施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1 05:41:00
導語:工業改革實施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世界經濟發展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工業化的過程,工業化是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可愈越的階段,工業興則百業興。崇仁的優勢在工業,潛力在工業,出路在工業,希望也在工業,必須聚全民之智和舉全縣之力,用三年時間打一場工業強攻戰,加快推進崇仁新型工業化進程,建設崇仁生態園林現代工業新城。為此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統一思想,堅韌不拔地打一場工業強攻戰
1、凝心聚力,把強攻工業作為崇仁加速發展的突破口?!笆濉笔墙ㄔO生態園林現代工業崇仁新城極為關鍵時期,全力打好工業強攻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增強建設生態園林現代工業崇仁新城綜合實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打好“三大戰役”的重中之重。全縣上下必須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實干,把發展工業作為立縣之本、強縣之基、富民之要,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舉全縣之力、聚全民之智,集中三年時間打一場工業強攻戰,以工業的大突破引領全縣經濟的大跨越。
2、理清思路,堅定不移地“決戰300億,實現新跨越”。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趕超發展戰略,積極參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優化工業戰略布局,加快發展“三有”(有型經濟、有根產業、有稅企業)經濟實體,以萬畝工業園建設為龍頭,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優化升級變電設備產業基地為依托,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支撐,以做大做強工業總量為目標,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園林現代工業新城的總體定位,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握新機遇,增創新優勢,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奮力實現“決戰300億,實現新跨越”強攻目標。即至2014年,全縣引進省外境內項目資金100億元、工業項目進資80億元、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進資70億元;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20個,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0個;實際利用外資2500萬美元,出口創匯2.8億美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新增24戶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0億元、年均增長63.3%,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年均增長41.4%,實現稅金5.4億元、年均增長50%。其中變電設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45%,工業增加值22億元、年均增長45%,實現稅金2.27億元,年均增長51%;完成技改投入20億元、年均增長20%。
二、突出重點,全力植產業之“樹”和造企業之“林”
3、做大工業園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高起點、高標準完成萬畝工業園規劃設計,依托公共服務平臺和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功能,以我縣工業園區列入“江西省生態園區試點園”為契機,繼續推進生態園區創建工作,做好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用地規劃與生態園區創建相銜接。按照既是工業園區、又是城市新區的的定位,進一步強化園區功能,推進機電工業園主干道、永康工業園二縱三橫道路、高新科技園水、電、路網基礎工程建設,在園區新建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中小企業孵化基地(盛世創業園)以及園區公租房等工程,完善園區生產性和生活性配套服務功能,并加快推進沿撫吉高速崇仁段下線4000畝工業用地的規劃和征用工作。從項目引進和用地安排上側重機電產業的主導地位,完善機電產業上下鏈配套,凸顯機電產業優勢,積極向省申報變壓器產業集聚項目,為后期園區擴張向省爭取重點項目用地指標創造條件。進一步提高園區承載能力。盤活存量土地。繼續抓好園區土地清理整頓,對圈大建小、圈而不建或建而不產等項目閑置土地要依法收回,及時處置盤活。對未按期到達投資強度、密度的,依據合同促其追加投入,推進后期建設。節約集約用地。科學核定入園項目的投資額,從緊安排項目用地,對固定資產投入不足2000萬元項目不再單獨供地。制定獎勵政策,企業根據行業特點建高層廠房,向空中要土地,通過設備改造、技術創新等實現“零增地”擴張。擴大土地增量。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并通過調整土地利用規劃,調劑用地指標,保持土地供應總量。進一步創新工業園區管理體制,暢通園區企業“綠色通道”,簡政放權,凡園區企業能在園區內辦理的事項盡量在園區辦結,并切實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園區最大保障。確保到2014年實現我縣工業園區實際開發面積新增5平方公里,達到12平方公里,投產企業達220戶,主營業務收入達28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7億元,實現稅金5億元。
4、做強變電設備產業基地。以完善產業鏈為核心,提升中低端產品、開拓高端產品,建立集技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人才培訓中心為一體的變電設備產業基地完整體系,將我縣打造成為全省變電設備生產企業最多、規模最大、產品品種最全的產業基地,極大提升變電設備產品品位。圍繞變壓器、互感器等拳頭產品,重點培養扶持人民電器、明正、亞珀、贛電等優勢企業,加快調整優化結構,改造提升工藝裝備,著力發展高電壓、大容量、節能型、低損耗、低噪音的的變壓器系列產品,如非晶合金變壓器、S11型配電變壓器、風能變電站、SF6電流互感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等產品,打造一批“崇仁制造”品牌,塑造一批知名企業。同時力爭每年新引進變壓器、互感器生產企業5家以上,形成一批變電設備企業群。圍繞主導產品變壓器、互感器的上中下游配套產業鏈的拓寬和延伸,加快發展宏特、華能、華茂、群力等現有的配套企業,重點抓好硅鋼片、絕緣材料、銅箔、電磁線、外殼、開關等配套企業的招商引資,力爭每年新引進配套企業10家以上。到2014年變電設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00億元以上,力爭盡快申報國家級變壓器生產基地。
5、做旺企業集群。圍繞建設生態園林現代工業新城核心,進一步改進招商方式,積極開展專業招商、以商招商、產業招商。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平臺和利益分享機制,鼓勵協作招商。注重擇商選資,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基地,大力引進產業關聯度大的“補鏈型”企業,嚴禁引進“兩高一低”項目。注重招大引強,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臺灣100大、央企等海內外知名企業,著力引進龍頭型、潛力型、績優型企業和項目,向“三有”(有型經濟、有根產業、有稅企業)經濟實體傾斜。力爭每年引進1個以上投資2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引進央企和世界500強、國內200強、行業50強企業1—2戶以上,力爭天行集團、萬泰鋁業、明正變電3家企業上市。到2014年,力爭引進變電設備制造及配套產品生產企業50家以上,引進五金機械產業企業30家以上,引進光伏、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等1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引進5家以上生產生物試劑、生物制藥、醫療器械的生物醫藥科技企業。到2014年,力爭培育年主營業務收入過20億元的企業1家(天行),力爭培育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7家(江變、萬泰、聯興紙業、轉轉門業、鑫燁銅業、人民銅業、中瑞威登等)。
6、做實項目庫。項目建設是工業強攻戰的核心,堅持以大項目實現大投入,以大投入促進大發展,主動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精心包裝一批優勢產業項目,建立健全項目貯備庫,著力引進一批能左右我縣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提高引進項目的層次和水平,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推進機制,掀起多上項目、大上項目、上大項目的熱潮;圍繞國家投資傾斜產業,每年包裝10個以上項目向上申報,積極爭取國家資金的投入。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型、外向型、效益型和牽動力大的項目,全面推行“六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全力以赴做好項目跟進服務,建立重點工業項目調度推進機制,及時幫助企業落實用地、環評、安評、規劃等,力促在談項目盡快簽約落戶、簽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在建項目盡快竣工投產、投產項目盡快達產達標。目前,重點是抓緊抓牢投資10億元的中投控股、投資2.2億元的香港萬里源科技、投資1億元的源光實業、華盛電氣、高盛電器、萬祥電氣、華贛電力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地;投資3億元的伊發電器及銅加工、環保電線電纜、投資1.2億元的美康生物制藥、1億元的金碟工貿、1億元的亞珀電氣等一批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的竣工投產。同時,積極扶持鼓勵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更新設備,采用先進的生產線,加大企業技改投入,重點抓好天行、萬泰、江變、江重、明正、亞珀、贛電等現有企業技改項目。
7、做精技改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核心是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重點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快“技術企業化、企業技術化”步伐,到2014年建成省級技術中心5個(江變、萬泰、明正、贛電、伊發),力創江西省變電設備質檢中心。圍繞現有干式變壓器、互感器、麻雞食品等主導產品質量改進和知名度的快速提升,不斷推進企業實施名牌戰略,加大爭創名牌力度,培育品牌經濟,到2014年力爭創建1-2件中國馳名商標(江變變壓器、亞珀變壓器、麻雞加工產品等)、4件江西省著名商標(綠彬油脂、贛電電氣、轉轉門業、伊發電器等)。不斷加快企業技改、開發新產品。重點支持有市場、有訂單、有效益、有信譽、無污染的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尤其是產業政策鼓勵類技改項目,積極爭取上級工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每年重點爭取上級技改項目1-2個。引導企業組織技術力量,加快新產品開發,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一批檔次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同時積極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究,加快推動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提高企業競爭力。
三、健全保障,形成強攻工業的巨大合力
8、落實強攻工業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引領和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加強財政支持,從2012年起,縣財政每年統籌安排2000萬元工業發展基金,以后年度隨縣財力增長逐年增加,并實行專戶預算管理。工業園區規劃內土地收益,全部用于園區發展建設。積極跑項爭資,幫助企業爭取國家和省級技改、高新技術產業貼息等政策性財政資金支持。實行差異化扶持,對鼓勵發展的主導產業、骨干企業,給予政策重點扶持。加大獎勵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工業企業發展獎勵辦法,對企業上市、重點技改、新產品開發項目給予貸款貼息和資金扶持,對效益上臺階、企業上規模、新創建省級以上技術中心(檢測中心)、新評到省級優秀新產品、國家級新產品、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等給予獎勵。
9、大力優化發展環境,為強攻工業打通綠色通道。完善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和完善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最大限度地壓縮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為企業落戶、項目建設提供高效、透明服務。完善企業運行協調服務機制,堅持領導掛點、部門幫扶,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及時解決企業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強化領導掛點制度,各責任單位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為所掛點企業提供專職服務。完善環境治理機制,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規范執法檢查和收費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運行成本。加強服務環境測評和治理,以“四鐵”(鐵石心腸、鐵面無私、鐵的紀律、鐵的手腕)精神,嚴肅查處辦事拖拉、推諉扯皮、吃拿卡要等破壞形象、阻礙發展的人和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營造企業家在崇仁“最受尊重而不受委屈”的良好發展環境。
四、強化領導,切實落實工業強攻戰的各項措施
10、強化領導,高位推動工業強攻戰。成立縣工業強攻戰領導小組,由縣長擔任組長,常委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縣委辦、政府辦、經貿委、園區管委會、發改委、招商局、財政局、人勞局、環保局、中小企業局、外貿局、科技局、統計局、國土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供電公司、巴山鎮、六家橋鄉等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建立領導小組全體成員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研究、協調、解決工業強攻中重大決策和重要事項??h經貿委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綜合協調工業強攻日常事務。各有關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方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鄉鎮和園區管委會成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
11、強化督查調度,強勢推進工業強攻戰??h工業強攻領導小組實行定期調度,針對重大工業項目進展和工業運行等情況,通過調度會、座談會、現場辦公會等形式,及時、全面、準確掌握運行動態,協調解決工業強攻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對各鄉鎮、各單位工業強攻目標落實情況進行定期通報,加快推進工業強攻各項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工業強攻任務。
12、強化考核獎懲,全力跟進工業強攻戰??h工業強攻戰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工業強攻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對各鄉鎮、各單位目標完成情況和部門服務工作情況,進行年度考評和三年總評,嚴格兌現獎懲??己私Y果作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對年度考評居最后一位的鄉鎮或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對三年強攻戰中有兩年考評居最后一位的鄉鎮或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作出組織調整。通過認真考評和嚴格獎懲,凝聚全縣上下的執行力與創造性,努力奪取全縣工業強攻戰的全面勝利。
- 上一篇:職校形勢報告會領導講話稿
- 下一篇:廳干部在科技工作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