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羊絨羊毛產業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12 03:12:00
導語:扶持羊絨羊毛產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扶持羊絨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內政發〔〕100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牧民增收牧區發展的緊急通知》(府發〔〕39號)精神,加緊實施羊絨收儲制度和羊毛收購貼息政策,提高絨毛產品市場競爭力,保護和振興羊絨羊毛產業,有效解決絨毛“賣難”問題,帶動農牧民持續增收,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實行羊絨臨時收儲制度和羊毛收購貼息政策
(一)承擔企業
羊絨收儲由羊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絨公司)和東達羊絨制品有限公司(下稱東達公司)承擔,兩家企業各自組成收購組設點收購。根據目前國內外羊絨市場形勢,暫定收儲年和2010年兩年的羊絨。年全市庫存羊絨910噸,加上年積壓的835噸,目前全市可銷售羊絨約1745噸(其中東勝區12噸、達拉特旗311噸、準格爾旗121噸、托克前旗70噸、托克旗695噸、杭錦旗438噸、烏審旗56噸、伊金霍洛旗42噸),由絨公司承擔1200噸、東達公司承擔600噸收儲任務。2010年全市預計產絨1900噸,由絨公司承擔1200噸、東達公司承擔700噸收儲任務。
羊毛收購由烏審旗責成旗農牧業局,盡快與南方羊毛加工企業及南京羊毛拍賣市場對接,協商確定收購企業。
(二)質量標準
羊絨收儲、羊毛貼息收購按國家標準實行優質優價。羊絨收儲范圍為市內自產的16微米以下羊絨,其中14.5微米以下的特細型羊絨每公斤收儲價格不低于400元;14.6—16微米之間的細型羊絨每公斤收儲價格不低于240元;大于16微米的粗型羊絨,隨行就市,不列入收儲范圍。羊毛貼息收購范圍為市內自產的細度在64支紗以上羊毛,其中70支紗以上收購價格12元/斤,66支紗10元/斤,64支紗9元/斤;64支紗以下羊毛隨行就市,不列入貼息收購范圍。
(三)資金來源及期限
羊絨收儲和羊毛收購資金全部由收購企業貸款解決,羊絨收儲貸款貼息由自治區承擔1/3,市旗兩級承擔2/3;羊毛收購貸款由市旗兩級全額貼息。上述資金中,市旗兩級承擔部分由兩級財政按比例分擔,具體為:東勝區、伊金霍洛旗、準格爾旗按市旗兩級7:3比例分擔,達拉特旗、烏審旗、托克旗按市旗兩級4:6比例分擔,杭錦旗、托克前旗按市旗兩級2:8比例分擔。
貼息時間自本辦法下發實施之日起至2011年底結束。
(四)農牧戶自產絨毛數量核定
為防范絨毛商販從市外購入羊絨、羊毛在市內銷售,以獲取政府補貼資金現象,實行農牧戶自產絨毛數量核定制度。
西部牧區由旗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業務部門會同鄉鎮和村,嚴格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政策,通過年初給每戶農牧民核定的載畜量,逐戶查明絨山羊、細毛羊存欄量,根據本區域平均個體產絨量和產毛量,核定每戶農牧民自產絨毛實際數量(含年度積壓絨毛),并發放補貼卡;對農區舍飼養殖區,由旗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業務部門會同鄉鎮和村,逐戶查明絨山羊、細毛羊存欄量,根據當地平均個體產絨量和產毛量,核定每戶農牧民自產絨毛實際數量(包括年度積壓絨毛),并發放補貼卡。
補貼卡必須標明戶主姓名、所在鄉鎮、村名稱和自產羊絨、羊毛出售數量,并加蓋鄉鎮公章,作為自產絨毛出售依據。
(五)企業收購辦法
絨毛收購企業要以鄉鎮為單位設立流動收購點,按時間順序逐個收購。各旗區業務部門、鄉鎮和村要積極配合企業做好收購工作。
企業只能收購持補貼卡農牧戶的絨毛,且要按照卡上標明的自產數量收購(可以有小幅增減);對于企業收購的無補貼卡或超出補貼卡標明數量的羊絨、羊毛,不予貼息。
為保證收購環節上既方便農牧戶,又防止濫用補貼卡套取政府補貼現象發生,由收購企業把關,在收購時收回補貼卡。
收購企業要對絨毛品質進行化驗,根據化驗結果,嚴格按照本辦法規定的標準收購,不得以任何理由壓等壓價。對絨毛品質化驗結果有爭議時,要送法定質檢部門仲裁。
(六)貼息資金核定
收購企業要留存收購產品時收回的補貼卡,并以農牧戶現金收條為據,設立收購資金支出帳。收購結束時,由政府相關部門核查賬目,如果補貼卡匯總的自產絨毛總量與收購資金總支出相符,則以收購資金總支出為依據領取政府貸款貼息。超出補貼卡匯總自產絨毛總量的,超收部分收購資金不予貼息。嚴禁收購企業虛列收購絨毛資金賬目,套取政府貼息。要堅決杜絕商販從市外購入羊絨、羊毛,在本地出售,套取政府補貼資金。
(七)貼息資金兌付
羊絨收儲企業貸款額度由銀行按照規定審查企業的資信情況和承貸能力后確定。企業要按要求收儲羊絨,并在入庫后按照市內有關部門核準的羊絨收購量和收購資金總支出,向自治區農牧業廳提出貼息申請,由自治區農牧業、財政、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對羊絨收儲企業的原絨進貨量進行實物和賬面審核,并由自治區纖維檢驗局對企業收儲庫存羊絨進行公證檢驗,出具公檢證書,根據審核檢驗后企業實際的收購量進行貼息。同時上報市旗兩級人民政府,領取市旗兩級財政貼息。羊絨收儲實行動態管理,對難以完成或不能履行收儲任務的企業,自治區要進行調整。
羊毛收購企業按要求收購,入庫后由企業按照市內有關部門核準的羊毛收購量和收購資金總支出,上報市人民政府領取市旗兩級財政貼息。
(八)組織和管理
絨毛收購貼息政策由各旗區人民政府負責實施。各旗區要成立落實惠民政策領導小組,責成業務部門迅速與收購企業對接,制定收購計劃。按照收購計劃,結合本辦法和地區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會同鄉鎮和村開展羊絨、羊毛自產出售數量核定、補貼卡發放及配合企業收購等工作。各旗區要盡快完成與企業的對接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報市人民政府,同時抄送市農牧業局,以盡快開展收購工作。
(九)監督檢查
在收購過程中要加強督查,各旗區要下派工作組,與鄉鎮和村負責配合收購的工作人員,對收購過程進行全程監督檢查,嚴厲查處虛開、多開補貼卡、虛假收售、無卡收售、市外調入本地銷售等騙取政府貼息的行為,一經發現,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由審計、紀檢部門介入調查,依法從嚴查處。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農牧民互相監督,開展群眾性督查。
二、建立羊絨價格形成機制和中介服務組織
(一)建立羊絨、羊毛收購以質論價價格機制
本次羊絨、羊毛收儲實行優質優價,收儲結束后,要繼續鞏固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長效的優質優價收購制度。
(二)建立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
鑒于目前我市農牧民飼養的山羊和細毛羊等級混雜,各規格均不成批量的現狀,要引導和扶持農牧民建立羊絨、羊毛專業合作組織,負責為本組織社員的羊絨、羊毛進行分級打包,經公證檢驗后,直接與收購企業進行談判和銷售,形成工牧直交的銷售方式,減少中間環節,還利于民。要逐步引導加工企業與基地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企業要積極培育自己的羊絨生產基地,并通過合作組織參與基地建設和品種改良,為農牧民提供生產、技術服務,逐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合作基地。
(三)建立完善種羊和羊絨、羊毛質量鑒定中介機構
由市家畜改良站承擔種羊質量監測鑒定任務;在羊絨、羊毛主產區由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承擔羊絨質量第三方檢測鑒定工作。
三、加快絨山羊、細毛羊良種育繁體系建設
(一)實施“保種”工程
我市現有的白絨山羊阿爾巴斯型和細毛羊,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優質的白絨山羊和細毛羊品種,必須加以保護。以白絨山羊種羊場和細毛羊種羊場為龍頭,堅持本品種選育,建立清晰的血緣記錄,選育特級一級公母羊建立核心群,開展人工授精和自然本交,鞏固遺傳特性,逐步擴大純種羊存欄數量。
(二)建立良種繁育體系
全市培育年飼養2000只絨山羊良種繁育大戶或種羊生產聯合體30個,承擔絨山羊純種擴繁任務;培育年飼養300只左右細毛羊良種繁育大戶200個,承擔細毛羊純種擴繁任務。在優質品種核心區域建立若干繁育大戶,接受原良種場純種絨山羊和細毛羊進行擴繁,年提供5000只優質絨山羊種公羊和500只優質細毛羊種公羊,滿足生產需要。通過推廣冷凍精液胚胎移植等先進技術,加快擴繁速度,盡快形成一定數量的優質高繁體。
(三)加快絨山羊和細毛羊商品基地建設
牧區建設現代草原畜牧業示范戶,在基本穩定絨山羊、細毛羊數量的基礎上,增加人工授精點,通過良種選育、改良畜群、加強舍飼圈養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有計劃地擴展良種畜群數量,提高絨山羊、細毛羊個體絨毛品質和產量,穩定羊絨、羊毛生產能力。
(四)技術支持
繼續開展絨山羊和細毛羊選育提高工作,整合科技力量,理順管理渠道,健全服務網絡,完善創新推廣團隊,推廣各項適用增產提質技術。羊絨、羊毛加工龍頭企業要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占有率。
四、對羊絨、羊毛產業實行優惠政策
(一)減免羊絨、羊毛加工企業稅賦
認真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范圍(試行)的通知》(財稅〔〕149號)精神,免征羊絨初加工環節的所得稅。加快紡織品出口退稅16%返還速度。市內羊絨加工企業經營確有困難的,按稅收減免程序規定,可在一定期限內給予減征或免征土地使用稅。
(二)設立羊絨、羊毛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從年起,自治區內羊絨加工企業所繳增值稅地方留成的25%、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的40%全部用于建立羊絨發展專項資金(從2010年開始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其中市級留成部分60%專項用于絨山羊基地建設,其余40%與自治區留成部分共同由自治區統一管理,統籌用于絨山羊“保種工程”、科技創新推廣、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和基地發展等。
- 上一篇:領導在廣播影視交流會講話
- 下一篇:休牧草原補助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