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評估演練預案

時間:2022-02-13 11:38:00

導語:地質災害評估演練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質災害評估演練預案

由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應急辦)和縣人民政府主辦,縣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縣應急辦)、縣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簡稱縣國土房管局)承辦的突然滑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于2011年5月31日舉行。為確保此次演練活動圓滿成功,編制本方案。

一、演練目的

為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檢驗《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實用效果,提高我縣地質災害防治的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及廣大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防災避災能力,完善搶險救災體系,磨合應急救援隊伍,促進各應急機構和相關職能部門熟練配合,提升干部職工工作動力,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演練背景

縣地處盆地與高原交界之處,地形復雜,地勢陡峭,是全市地質災害重災區之一。全縣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611余處,其中年度市級掛牌隱患點3個。目前,正值地質災害多發的雷雨汛期。縣半邊街不穩定斜坡地質災害隱患點位于街道社區和文昌宮社區、210國道旁,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06°39′02″,北緯29°01′20″。斜坡中上部多為陡坎,其上分布危巖10余處,已出現明顯滑坡和多處土體溜滑。若遇大到暴雨,可能造成突發山體滑坡、崩塌,預計約有超過2000立方米的山石踏滑,直接威脅山腳80戶200余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危險性為較大級。

三、應急演練組織

(一)組織領導

縣突發地質滑坡災害應急演練由市應急辦和縣政府統一領導,整個演練活動由縣政府組織指揮,縣應急辦、縣國土房管局具體負責,各應急隊伍牽頭單位以及縣人武部、縣委宣傳部、縣民防辦、縣電子政務辦、縣財政局、縣市政園林局、縣城鄉建委、縣新聞傳媒中心、縣機關事務局、街道、文龍街道等有關單位協作。

(二)參演隊伍

1.縣綜合應急救援支隊;

2.專業應急救援隊2支:縣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隊、縣抗洪搶險應急救援隊;

3.應急保障隊9支:縣衛生應急保障隊、縣通信應急保障隊、縣電力應急保障隊、縣治安和交通秩序應急保障隊、縣物資應急保障隊、縣道路搶險保通和運輸應急保障隊、縣氣象應急保障隊、縣燃氣應急保障隊、縣供水應急保障隊。

(三)現場指揮部

指揮長:人民政府縣長

副指揮長:

主要職責:

1.全面指揮應急演練;

2.決定啟動縣級應急預案;

3.各種命令;

4.負責對外宣傳報道。

(四)演練籌備及實施工作組

1.辦公室(設在縣應急辦)

主任:

副主任:

成員:縣應急辦全體人員和從縣國土、氣象、民政、交委、水務、公安、消防等單位抽調的人員。

工作職責:組織制定演練方案、腳本、流程,指導前期視頻拍攝,負責參演領導及嘉賓聯絡,布置演練現場,協調掌握現場演練進程,具體負責處理、協調、督促和指揮演練活動其他組的相關事宜。

2.導演及現場籌備組

組長:(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

成員: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應急辦全體成員、縣公安消防大隊政委及參謀、縣國土房管局地環站站長、縣新聞傳媒中心副主任。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籌劃、組織指揮訓練,以及演練現場各參演應急隊伍的指揮和規劃,指導現場板房、泡沫石頭(磚)、指揮部、觀摩臺的搭建。負責演練現場的布置(宣傳標語、展板)及參演人員的裝配配置、服裝分配等。分別準備三枚紅色、綠色信號彈,用于啟動和結束演練的信號。

3.地質專家組

組長:(縣國土房管局副局長)

副組長:(縣氣象局局長)

成員:縣國土房管局、縣氣象局有關專家,并邀請市208地質隊專家。

工作職責:負責調查了解災情、險情,根據災情監測組提供的天氣情況和動態監測結果進行分析,向指揮部提供相關建議。

4.宣傳報道及資料組

組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組長:(縣國土房管局局長)、(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

成員:從縣政府辦公室、縣應急辦、縣新聞傳媒中心、縣國土房管局、縣新聞傳媒中心抽調人員組成。

工作職責:負責宣傳報道工作,撰寫領導講話稿,編輯新聞通稿供媒體參考使用;在導演組的協同下,負責編撰解說詞,安排現場解說人員(男女各1名),演練專題片及范本資料的制作以及涉及演練相關文件資料草擬、收集、整理、打印、發放、歸檔和工作總結編寫。

5.應急搶險組

組長:(縣公安消防大隊政委)

副組長:(縣國土房管局副局長)、(縣民政局局長)、(縣公安消防大隊參謀)

成員:縣綜合應急救援支隊、縣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隊、縣抗洪搶險應急救援隊。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應急救援實施方案》,組織人員緊急救援、轉移災民,轉移物資。

6.災民安置組

組長:(縣民政局局長)

副組長:古相國(縣民政局副局長)

成員:縣物資應急保障隊,并從縣民政局、縣經信委、縣財政局、縣商務局、街道辦事處抽調人員組成。

工作職責:負責搶險救災物資的籌備、供應、發放,布置災民轉移安置場地,搭建安置帳篷等。

7.醫療衛生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縣衛生應急保障隊。

工作職責:負責制定《醫療衛生實施方案》,準備醫療救助器具及藥品;災民安置點的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等工作。

8.交通運輸道路保暢組

組長:

成員:縣道路搶險保通和運輸應急保障隊(縣交委)。

工作職責:對水上交通實施臨時管制,管制通告;負責聯系輪式挖掘機和推土機緊急疏通道路。

9.安全保衛及交通指揮組

組長:

成員:縣治安和交通秩序應急保障隊(縣公安局)。

工作職責:負責演練活動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交通秩序的維護、管制;規劃演練場地車輛停放位置和安全警界線設置;災民安置點的治安巡邏等工作。

時間要求:按演練方案總體時間規定進行。

10.技術會商視頻傳輸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從縣新聞傳媒中心和有關通訊公司抽調專業人員。

工作職責:制作前期音視頻片段;協調在觀摩臺旁搭建LED音視頻屏幕;落實與觀摩臺LED大屏幕相連的現場同步傳輸系統分別布置在現場指揮部和災情現場;安裝現場攝像機,完成演練現場拍攝,與前期制作的音視頻對接,按演練腳本傳輸到大屏幕;保障信息報告、命令傳達和各點通訊信號暢通。

11.演練指導組

組長:

四、演練時間、地點

時間:

地點:縣街道半邊街

五、演練內容和參演單位職責

(一)演練內容

1.災情設想。縣街道半邊街后山坡遭受連續強降雨天氣,在降雨等因素的誘發下,山體變形發展加劇,逐漸發生崩塌。縣政府接到報告后,進入搶險救災準備,在接到街道、國土房管局要求支援的報告和專家提出的啟動縣級預案建議后,決定啟動《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縣各應急隊伍和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第一時間趕赴受災現場,組織地災點群眾撤離,解救、安置被困人員,對受傷人員實施救護,疏通滑坡中斷的210國道,救援受滑坡影響的綦河邊作業船只。

2.演練內容。模擬突發性地質災害即將發生,按照《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監測預警、迅速動員,在災害發生后,實施緊急和有序救助、災后群眾生活安排的全過程,具體程序為:

(1)地災預警

(2)巡查監測

(3)災情上報

(4)應急響應

(5)啟動預案

(6)應急避險

(7)應急處置

(8)人員安置

(9)演練結束

(二)演練單位

(三)參演單位職責分工

1.縣應急辦。負責演練活動的總體策劃、組織協調。編制演練腳本、布置演練現場、搭建觀摩臺(包括觀摩臺座次安排、音響準備、LED顯示屏搭建等),營造現場氛圍(包括制作背景布、標語、空飄以及會同新聞傳媒準備中心現場背景音樂等)。

2.縣國土房管局。協助編制演練腳本;制作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展板3塊、半邊街地災點基本情況展板1塊,編制含有圖片及文字資料的地災防治工作宣傳冊并印制150本;牽頭組織實施地災預警、信息上報、現場核查、專家調查等環節項目,聯系208地質隊專家;準備現場預警和專業監測設備及車輛(銅鑼、口哨、大型專業設備、各類圖紙等)。

3.縣公安消防大隊(縣綜合應急救援支隊)。牽頭組織實施演練活動中涉及應急救援的全部工作內容(房屋垮塌現場搜救、路段的清理和交通恢復、水上施救項目);確定演練前相關隊伍的集結地點,并指揮組織各隊伍集結待命;統籌確定演練時各相關隊伍的行進路線、工作地點、工作內容(做到定點、定內容、定時間);參與緊急轉移視頻拍攝;準備消防車輛、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生命探測儀、登高救援、煙霧彈、紅綠信號彈等裝備。

4.縣人武部。組織民兵參與綜合應急救援支隊活動;向公安消防大隊提供1艘沖鋒舟。

5.縣公安局。對指定路段實行交通管制;提供對講機30部;負責演練現場的治安控制、秩序維護;派員參與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制作交通指示標識,準備搜救犬參演。

6.縣交委。組織實施相應路段排障復暢項目(包括設置障礙體、調度排障車輛、展開排障施工、恢復道路交通等環節);派員參與水上施救項目;準備2輛大客車貼上應急救援標識,二次轉移受災群眾。準備輪式挖掘機和推土機各1輛。

7.縣城鄉建委。協調相關單位搭建活動板房(包括確定搭建地點、設置垮塌場景等)、觀摩臺等。

8.縣衛生局。牽頭組織實施衛生緊急施救項目(包括醫療帳篷的布置、2輛配置齊全的120急救車、衛生防疫消殺和災民傷病緊急救護、帶離傷員等內容)。

9.縣氣象局。牽頭組織實施氣象趨勢分析,發出氣象災害預警;參與災情會商并全程提供氣象預測技術支撐。

10.縣市政園林局。負責演練路段的市政環境保障(包括演練路段影響觀摩設施的臨時拆除和恢復、演練結束后相應地域的環境衛生清掃);協助搭建觀摩臺、設置標語及LED;安排一艘作業船只在半邊街處模擬作業。

11.縣民政局。牽頭負責組織實施疏散群眾的緊急安置(重點采取在演練現場搭建救災帳篷臨時安置,輔助采取通過縣交委準備的大巴車轉運安置);布置安置區域場景(提供床、棉被、飲用水、食品等物資)。

12.縣經信委。負責協調電信分公司、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組織3輛應急通信車參與演練。

13.縣安監局。負責提供應急指揮車輛;參與災情會商。

14.縣財政局。安排相應經費保障演練活動經費需求。

15.新聞傳媒中心。牽頭制作視頻;設置2組無線直播系統與觀摩臺大屏幕連接;負責按照劇本現場拍攝場景并實現與已制作視頻的穿插銜接、有序播放;負責安排2名(男女各1人)主持全程解說;負責宣傳報道。

16.縣商務局。提供災民安置所需的物資供給,會同縣民政局組織災民安置工作。

17.縣信訪辦。負責演練活動群眾維穩工作。

18.綦南供電局。保障演練當天正常供電;安排著裝員工和電力搶險工程車參與演練。

19.港華燃氣公司。安排著裝員工和燃氣應急搶險工程車參與演練。

20.渝綦水務公司。安排著裝員工和應急供水工程車參與演練(包括救援排危的用水保障、疏散安置點的用水保障等)。

21.縣機關事務局。協助完成演練活動的后勤接待。

22.街道辦事處。協助完成演練前期各板塊視頻拍攝工作;負責參演群眾的動員工作;組織足夠村居干部、群眾參演;負責演練期間本區域內的信訪穩定工作。

(四)參演要求

1.各參演單位具備制式服裝的需著訓練制服,其它單位統一著迷彩服,街道干部、群眾按要求著裝。

2.各參演單位按要求自備車輛、器械、物資,參加預演及演練,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3.各單位固定2名負責人帶領隊伍開展演練活動。

六、訓練、演練階段劃分

(一)準備階段

5月23日前,編寫演練腳本,規劃及策劃演練場地,組織參演單位現場勘察。5月30日安裝設備并調試完畢。

(二)分塊訓練階段

5月24日—27日,制作前期視頻,各參演單位完成各自承擔的演練訓練。

(三)協同訓練階段

5月28日—30日開展協同訓練;5月31日正式演練。

(四)正式演練

1.演練流程

9:00時前:各參演單位進入指定位置。

9:10時:參加演練領導、嘉賓就座。播放展示的宣傳片或者介紹地災防治工作情況或大屏幕顯示靜態圖像,播放迎賓曲。

9:20時:介紹來賓和致辭。

9:30時:指揮長下達演練命令。

演練正式開始,各單位按職責分工實施演練。

11:20時:演練完畢。隊伍集中、收集裝備。

11:30時:指揮部下達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鎖、各單位有序收隊,恢復演練前狀況。

2.撤離路線安排:

統一向彩虹橋方向撤離。

七、演練總結

演練結束后,宣傳報道及資料組負責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及時向上級業務部門書面匯報演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