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門計量改善實施方案

時間:2022-02-13 06:26:00

導語:民政部門計量改善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部門計量改善實施方案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了進一步提升計量工作服務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計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保障作用,現就加強全縣計量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想為指導,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優勢技術領域、民生領域和支柱產業、新興產業領域為突破口,以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服務保障為著力點,緊緊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心工作,全方位加強計量工作,建立適應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現代計量服務保障體系,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15年,逐步建立起適應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計量工作體制和工作模式,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技術機構為橋梁的計量科研、創新、應用、推廣體系,建成科學合理、先進適用、國際接軌的量值溯源體系和主題計量檢測服務體系,覆蓋全縣主要產業、重點領域,全縣計量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二)具體目標

計量檢測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到2015年,協調檢測機構建立覆蓋全縣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和重點領域的計量標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滿足社會80%的量值傳遞和溯源需求,計量檢測服務能力滿足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企業計量管理能力明顯增強。到2015年,建立和完善計量管理體系企業數達到50家,10家計量基礎水平較好的企業取得測量管理體系A級以上認證,建立計量研發管理平臺的企業達到1家以上,為全縣產品質量整體水平的提升夯實企業計量管理基礎。

計量惠民作用不斷凸顯。到2015年,全縣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和環境監測在用強檢計量器具檢定率達到95%以上,創建15家誠信計量貿易示范單位,全縣定量商品凈含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全縣商貿企業誠信計量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能源計量管理作用顯著發揮。到2015年,全縣年綜合能耗5000噸標煤以上企業一級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100%,能源計量器具合格率達到95%,能源計量數據準確率達到90%。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計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全縣計量科技發展水平

依托市里打造的以國家級計量檢測中心為主體、市級計量技術研究中心為支撐、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為骨干、科研院所和其他計量測試機構為補充的計量創新平臺。充分利用計量創新平臺,加強高新技術領域中計量基準、計量標準、標準物質的研究,標準物質滿足全縣90%的計量溯源需求;著力解決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節能減排、人身健康、公平貿易、環境保護等領域重要參量的有效測量,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參量的計量測試技術。

(二)加快計量檢測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全縣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競爭力

圍繞產業發展開展計量特色檢測服務。重點建立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計量檢測服務平臺,為我縣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準確的計量技術保障,提升產業綜合產爭力,搶占產業發展先機。

建立傳統優勢產業計量檢測服務平臺。加快開展汽摩生產、裝備制造產業“整機+配套”計量測試服務,圍繞機械加工開展精加工產業鏈計量測試服務,圍繞輕紡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實施產品產業鏈計量測試服務,為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發展提供堅實的計量技術支撐。

加快建立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計量檢測服務平臺。圍繞筆記本電腦配套基地建設目標,推進自動測試系統、軟件系統計量及信息技術動態量的計量檢測服務;為建成萬億級國家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提供科學先進的計量檢測技術支撐。

(三)加快企業計量自主管理體系建設,提升全縣產品質量整體水平

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引導企業加大投入,推廣先進的計量管理模式,在生產加工、工藝控制、產品檢驗等關鍵過程合理配置、有效使用計量器具,全面提升企業計量管理水平和檢測能力,充分發揮計量在創建品牌、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中的作用。認真執行國家計量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鼓勵大型企業按照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督促中小企業落實《中小企業計量檢測保證規范》,強化計量管理,合理配備計量檢測設備,嚴格生產過程計量檢測,切實解決計量檢測手段不足和計量管理水平落后的問題;嚴格落實《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5評價規定》,敦促定量包裝生產企業建立和完善企業計量管理體系,開展計量保證能力評價工作。幫助企業推進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推動企業建立和完善計量管理體系,提高企業計量自主管理能力。加強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鼓勵和指導大中型企業申請測量管理體系AAA級認證,鼓勵和指導中型企業申請測量管理體系AA級認證,鼓勵和指導小型企業申請測量管理體系A級認證。各大中型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要有履行計量職責的管理機構,負責本企業計量工作組織實施。

(四)加快民生計量保障體系建設,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護群眾利益

強化貿易結算、安全防護、行政執法、醫療衛生和環境監測領域的計量監管。建立健全煤礦安全、交通安全、行政執法、醫療衛生和環境監測計量監管機制,加強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計量監管機制,加強加強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類強檢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

嚴厲打擊計量欺詐行為,維護社會消費公平。進一步加強商品量監督管理,強化食品、化妝品等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監督抽檢,嚴厲打擊“短斤少兩”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計量違法行為;強化全縣農資或農產品交易市場的計量監管,確保農資生產、銷售、農產品收購等環節的計量公平公正;加大加油(氣)機、電子計價秤、大型衡器等領域的計量作弊行為打擊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推進民生計量誠信體系建設。開展“推進誠信計量,建設和諧城鄉”行動,在集貿市場、超市、加油(氣)站、餐飲業、眼鏡店和醫療機構等與人民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領域,建立起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基本框架的誠信計量體系。引導并培育10家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范單位,建立商貿領域計量誠信紅、黑名單制度,誠實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計量環境。

(五)加快能源計量評價監測體系建設,提升全縣節能減排水平

建立能源計量技術保障體系。對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計量數據進行科學采集、綜合分析和有效應用研究,建立能源計量檢測網絡及能源計量數據庫,為節能管理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

建立能源計量管理體系。督促企業按照《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國家標準要求,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配備滿足生產經營需要的能源計量器具。進一步完善縣、鎮街分級節能減排考核辦法,在全縣節能減排考核工作中的能源計量評價考核分值百分比不低于15%。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及檢定、校準情況和能耗數據利用情況等專項監督檢查,推動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能源計量器具合格率、能源計量數據準確率達到國家標準。

建立能源計量評價體系。按照國家節能減排工作要求,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重點耗能企業,組織開展節能考核、節能監察、能源審計、重點用能企業能源計量評價工作。開展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建筑能耗標準制訂工作,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標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