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蛾防治預案

時間:2022-02-27 03:40:00

導語:白蛾防治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白蛾防治預案

白蛾是一種嚴重危害農、林、牧的食葉性害蟲,該蟲食性雜、繁殖量大、危害性大、防治難度高,被列為世界性檢疫對象。為有效預防控制白蛾疫情在的發生和擴散,切實將白蛾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護造林綠化成果以及生態環境安全,結合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概述

(一)分布與危害

白蛾適生區域廣、傳播途徑多。北緯20°—50°間的區域都適合生存,能耐40℃高溫和-16℃低溫。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老熟幼蟲和蛹可隨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包裝材料等遠距離傳播。

食性雜。白蛾能夠危害300多種植物,主要包括糖槭、法桐、白蠟、桑樹、楊樹、柳樹、刺槐、臭椿、國槐、香椿、榆樹、山楂、蘋果、梨、桃、李、棗、葡萄等林木和果樹以及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向日葵、南瓜、葫蘆、黃瓜、茄子、辣椒、馬鈴薯、番茄等農作物。

繁殖量大。一只雌蛾平均產卵500—800粒,最多可達到2000多粒。孵化率高,一般在95%以上。如不積極防治,加之自然控制作用小,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達幾百萬只。老熟幼蟲15天不取食也不會死亡。

危害大。當疫情大發生時,白蛾可在3—4天時間內將一棵樹的葉子全部吃光,使樹木生長不良,甚至死亡。農作物被危害后,減產減收,甚至絕產。

(二)生物學特性

白蛾在北京、遼寧等地1年發生2代,以蛹越冬。第一代成蟲于5月上、中旬開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初進入羽化高峰期,6月中旬羽化結束。6月上旬幼蟲是網幕始見期,6月下旬至7月初是網幕盛發期,7月中旬老熟幼蟲開始化蛹,8月初結束。第2代成蟲于7月下旬開始出現,7月末至8月初成蟲羽化盛期,幼蟲始見期在8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是網幕盛發期,9月中旬老熟幼蟲開始化蛹,10月中旬化蛹結束。在河北、山東等地1年發生2-3代,羽化、產卵時間較北京、遼寧等地提前1個月左右。

二、防治原則、編制依據及適用范圍

(一)防治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治,持續治理,防治結合的原則。宣傳普及白蛾防治基本知識,提高公眾的防護意識,加強檢疫和監測,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傳入和蔓延。

2.堅持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各鎮人民政府對本管區的白蛾疫情防治工作負總責。

3.堅持源頭防控原則。堅決杜絕從疫區調入帶疫苗木。

4.堅持快速反應、緊急除治、治災減災的原則。林業局要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快速的應急處置能力。一旦在境內發生疫情,林業局要快速反應,及時進行檢疫和防治。

5.堅持依法防治,職責明確的原則。要嚴格執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堅持“誰造林、誰管護、誰負責”的原則,實行“限制除治通知書制度”。

6.堅持預測預報、疫情報告、控制防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的原則,對不同等級的疫情,實行分級控制,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方案。對因監測不力、瞞報漏報、預防怠懈等因素,造成白蛾擴散蔓延的鎮人民政府和各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7.堅持依靠科技、綜合防治的原則。依靠專家和科技攻關,進一步加快生物防治,大力開展無公害防治技術。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林業部分)》、《人民政府關于對調運使用林木種苗進行嚴格檢疫的通告》(府發〔〕13號)、《處置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文件精神,結合防控白蛾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白蛾的防控工作。

三、預防和預警

(一)檢疫御災

1.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植物檢疫條例》、《人民政府關于對調入使用林木種苗嚴格檢疫的通告》(府發〔〕13號)和《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林木種苗調運管理嚴禁調入帶有白蛾等病蟲害林木種苗的緊急通知》(府發電〔〕5號)文件精神,嚴格實行檢疫要求書制度,嚴禁從疫區調運使用苗木。

2.森防站要加大檢疫檢查力度,對白蛾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關鍵時期,要在交通要道設立臨時檢疫哨卡,堅決阻止疫區苗木進入,加大對白蛾疫區相鄰地區的苗木檢疫檢查力度。對未辦理檢疫要求書的要進行嚴肅處理。

3.森防站對新造林地進行嚴密的跟蹤檢疫,特別是對闊葉樹種進行詳細檢查。

4.各綠化施工單位要主動配合森檢人員做好外調苗木的檢疫復檢工作,共同抵御白蛾入侵。

(二)監測預警

林業局要按照《處置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的有關要求,重點對白蛾進行嚴密監測。林業局要成立防治白蛾領導小組,并設立防治白蛾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制定白蛾監測計劃,及時了解周邊地區白蛾的發展動態,預測傳播態勢及發生風險率,并實行監測信息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及時上報林業局和人民政府。當發生災情時要及時分析和綜合評價監測數據,準確掌握白蛾的發生區域和發生規模。

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制定本轄區的監測方案,并且要積極開展白蛾識別及防治技術培訓,推廣和普及新知識、新技術。

具體監測方法如下:

1.專業定點監測

森防站要對新造林地、苗圃地、交通干道兩側、城區綠化地、加油站、花卉、蔬菜果品批發場周圍地區,進行徹底排查和跟蹤檢疫,并常年開展以誘芯誘捕和殺蟲燈誘殺為主的定點監測。

殺蟲燈(黑光燈)監測:從4月下旬到9月下旬,每天19:00時到次日6:00時開燈,指定專人負責,定時定點的記錄每天的誘蟲數量和種類,確認是否有白蛾發生。

懸掛誘芯監測:在白蛾成蟲發生期,要指定專人在闊葉苗木栽植區懸掛白蛾誘捕器,每天進行觀察和記錄并收集標本,確認是否誘捕到白蛾成蟲。

2.群眾監測

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新造林地的建設單位要大力宣傳白蛾的危害性和蟲態特征,印發圖冊,并公布疫情報告電話,要進一步動員群眾觀察身邊綠地和管護林地內是否有白蛾,發現可疑跡象,及時報告,林業局接到報告后要立即進行災情確認。

3.疫情調查

采取專業調查、兼職測報員調查和群眾疫情舉報相結合的方式。

(1)在白蛾網幕期,每年5-10月份,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新造林地的建設單位每月要開展一次疫情調查,確認是否有白蛾疫情發生,準確掌握疫情動態。

(2)充分發揮兼職測報員的作用,從4月中旬到9月底,對本地區范圍內的林木進行全面調查。

(三)無公害藥物噴灑預防

由森防站牽頭,各鎮各有關部門全力配合,對外地調入的苗木進行全面跟蹤調查,并根據苗木來源地白蛾生物學特性,準確把握防治適期,有針對性地噴灑無公害藥劑,以防止復檢遺漏或無法檢到的蛹、卵發育成為幼蟲,從而達到徹底預防的目的。

四、防治措施

防治白蛾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疫情報告后,要及時進行疫情確認,如有疫情發生,立刻向防治白蛾指揮部提出啟動應急預案建議。防治白蛾指揮部在報經政府批準后,啟動應急預案并報林業局備案。同時要劃定發生區范圍,以發現白蛾點為中心,半徑500米以內的區域為發生區;距發生區周邊300米以內的區域為重點防治區;在白蛾活動區域設置醒目的標識和界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一)預防發生區擴散

按照《處置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各鎮、各有關部門要統一安排部署,公安、交通等部門負責在發生區周圍設置警告標志,嚴禁將發生區內所有植物外運;森林植物檢疫人員要對各主要路口、停車場進行設點檢查。

(二)藥劑防治

發生地的專業防治隊和林權所有者以及新造林地的綠化施工單位要在白蛾防治專家組的指導下,及時進行藥物防治。主要選擇殺鈴脲、噻蟲啉等無公害殺蟲劑。在施藥防治過程中,嚴格按農藥使用手冊規范操作,避免造成人畜傷害和環境污染。

(三)人工防治

1.挖蛹:發生白蛾疫情地區的各相關責任單位,要在白蛾越冬后至羽化期間,組織發動群眾進行挖蛹,切實降低蟲口基數。

2.剪除網幕:發生白蛾疫情地區的各相關責任單位,要在白蛾幼蟲未擴散前(1-4齡),組織有關人員剪除網幕,集中消滅。

3.草把誘集:發生白蛾疫情地區的各相關責任單位,要利用白蛾老熟幼蟲下樹化蛹的特點,在樹干離地面1.5米處,下緊上松的圍綁谷草、稻草、草簾等,誘集老熟幼蟲進行集中銷毀。

4.燈光誘殺:發生白蛾疫情地區的各相關責任單位,利用白蛾成蟲的趨光性,用殺蟲燈誘殺成蟲,每3公頃設一盞燈。

5.性引誘劑誘殺:發生白蛾疫情地區的各相關責任單位,要利用白蛾性引誘劑誘捕成蟲,集中消滅。

通過防治,疫情撲滅后,經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核查、評估論證,并報人民政府批準后,可終止應急預案。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由政府分管副長負責,林業局具體抓,做好全的防控工作。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負責,抓好本轄區范圍內的防控工作,確保白蛾不入侵、不擴散、不蔓延。一旦啟動《處置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按該應急預案的組織領導機制運行。

(二)資金保障

財政要為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用于全面的檢疫復檢、監測、除治及宣傳培訓等工作,新造林地的監測費用由各綠化施工單位承擔,確保監測順利進行。

(三)物資保障

林業局要建立白蛾防治物資儲備庫,重點儲備噻蟲啉、百蟲殺和苯氧威等無公害藥劑,同時還要儲備白蛾誘捕器、殺(誘)蟲燈,防治用高壓機動噴霧器、背負式噴霧器、工作服、口罩、防毒面具等。凡用于新造林地的防治物資費用由綠化施工單位承擔。

(四)人力資源保障

在每年檢疫復檢關鍵時期,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保證全部森檢人員全力開展檢疫復檢工作,并調配工作人員配合森檢人員做好復檢工作。林業局要切實加大培訓力度,培養一批監測、防治專業技術骨干,以備疫情發生時派出應急。培訓工作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

(五)宣傳保障

宣傳部、電視臺、新聞中心等部門,要加大對白蛾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在疫情發生時,每周播放白蛾防治專題宣傳2-3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要采取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如組織宣傳車和宣傳隊赴各嘎查村展開宣傳和指導工作,發放和張貼宣傳資料,實現群防群治。

(六)通訊保障

在白蛾疫情應急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各有關單位和人員必須保持信息系統網絡和通訊的暢通。

(七)安全保障

各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各綠化建設單位要高度重視生產安全,進行防治作業時,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防治區域外圍所有道路入口處設立標示牌。配制和噴灑藥物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以防人、畜中毒。

六、附則

本預案實施過程中,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違反規定或玩忽職守,造成疫情擴散的區和綠化建設單位,依法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