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義教特色學校方案
時間:2022-03-07 09:43:00
導語:創建義教特色學校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具體推進本質教育,努力做到“學校有特色,教員有特長,學生有專長”,縣教育局決定在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開展創立特色學校活動。現依據《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行動方案》總體要求,制定本施行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實踐和“三個代表”主要思想為指導,深化貫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在學校科學化、標準化、精密化治理基本上,經過開展創立學校特色活動,構成學校特性化、特色化發展機制,提高學校辦學品嘗,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內在發展,具體提高教育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完成教育走在全省山區縣前列目的打下堅實基本。
二、工作目的
構成“及格+特色”的辦學發展機制,完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特性化、特色化辦學目的,培育高本質的學生,打造學校的特色品牌。
三、基本準則
(一)共同性準則。學校在具有普通學校共性的基本上,追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構成特性光鮮、獨樹一幟的辦學形式和教育理念。
(二)提高先進性準則。以先進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學校具有較高的教育質量和治理程度,學生綜合本質高,還學校的某項工作或某一方面的教育科學研討處于搶先位置,學生某一方面的本質分明優于其他學校。
(三)校個性準則。學校特色應基于學校,生成于學校,并發展于學校。要從學校實踐、傳統底蘊、工作優勢、周邊資源等動身,選擇創立特色的詳細領域,構成濃烈的本鄉氣味和光鮮的特性特色。
(四)全體性準則。學校特色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戰略性課題,必需立足于教育的全體改革,著眼于學校的全體發展,真正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成效。
(五)不變性準則。辦學的特性與效果能長期顯示、堅持和發展,并禁受時間的查驗,成為學校的傳統,構成較為完好系統的辦學思想和經歷,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六)發展性準則。依照現代化學校發展的規則和趨向,從全體上、全局上對特色建設進行長期規劃,并把學校特色的發展堅持在科學的、與時俱進的、具有耐久生命力的行動上,促使學校不斷逾越自我,不斷創新發展。
四、創立方向
學校特色,是學校以先進的教育思想作指導,在施行標準化治理、面向全體學生、具體提高教育教育質量的基本上,依據學校的發展歷史與傳統、師資程度、辦學前提、情況等要素,選擇某一或幾個優勢方面的工作進行拓展、提高和升華,逐步構成學校的明顯亮點,并促進全體師生相關素養的提高,促進學校和諧健康發展。各學校可依據教育資源優勢,確定本校特色發展方向及特色項目。
(一)治理類特色。學校以先進的治理理念為指導,注重校園文明精神建設,構成共同的治理思想和治理作風,并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立足實踐,結合各級教育行政部分的治理要求,堅持起卓有成效的治理準則,學校治理做到精密、科學、標準。治理類特色包括辦學思想特色、治理準則特色。
(二)教育類特色。學校在深入掌握教育規則的基本上,從以下幾個方面創立辦學特色:對教育進程、內容、準則、辦法等嚴重問題提出一系列獨到的見地和主張,并以此推進教育工作,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在某一學科發明性地運用卓有成效的教育辦法,并向其他學科遷徙,成為全校教員在各學科教育中普遍使用并獲得積極效果的教育辦法;堅持健全國家課程、當地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系統,加大校本課程的研發力度,經過校本課程以點帶面,促進學生實踐才能和創新才能的培育與提高;某門學科從教育內容、教育活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并進行深化的實行和研討,獲得較好的結果。教育類特色包括教育思想特色、教育辦法特色、教育形式特色、課程系統特色、學科特色等。
(三)教育類特色。學校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具體協調發展的還,依據學校的優勢,突出其中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臨學生進行教育,然后促進學風和校風基本好轉。教育類特色包括德育教育特色、智育特色、體育特色、藝術教育特色、心思健康教育特色、技能教育特色等。
(四)活動類特色。在學校辦學特色建設中,豐厚多彩的校園活動是辦學特色建設的有用載體,精心設計主題光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第二教室活動。第二教室活動內容具體、方式多樣、系統緊密、辦法得力、潛力宏大,廣大師生參加水平高。經過開展活動,具體彰顯學校辦學特色,然后推進特色學校建設。活動類包括念書、書法、繪畫、聲樂、器樂、跳舞、體育、德育活動等。
(五)隊伍建設類特色。學校注重教員的培訓與提高,打造學習型、研討型、專家型師資隊伍,在教員的專業化發展方面有突出的做法并獲得明顯結果,經過教員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育質量的提高。
(六)社區教育類特色。學校注重與社區溝通,增強學校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保證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常常化和準則化,活動內容豐厚且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注重家庭教育的效果,加強家長學校建設的實效性,教育活動豐厚多彩,增強家庭教育對學生生長的促進效果,堅持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收集。社區教育類包括社會實踐特色、家庭教育特色等。
(七)學校文明類特色。學校努力發明直觀的文明情況,全體優化學校的校園情況,使學校文明能表現出本人的特色目的,成為學校繼續健康發展的動力。在創立特色進程中,注重校園文明建設,如校風、校訓、標牌、墻飾、永世性雕塑等,使之成為鼓勵廣大師生積極向上的推進力,促進優越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的構成。
五、施行步和諧辦法
全縣創立特色學校活動的戰略是:縱向“三個階段”、橫向“三步推進”。
(一)縱向“三個階段”。預備階段(年12月—年3月),成立特色創立組織機構;進行特色創立宣傳發動、調研論證工作;擬定縣、校兩級特色創立方案及縣級評價細則;審核認定各學校特色創立方案。施行階段(年4月—2012年2月),舉行創立特色論壇,研討特色教育、創立特色學校工作;舉行體藝節、科技節、特色教育現場會進行交流展現,推進全縣創立特色學校工作順利開展;開端組織對申報縣級特色學校進行評價定名;進行創立工作階段性調研、總結和表揚。總結提高階段(2012年3月—2012年8月),繼續對申報縣級特色學校進行評價定名;總結創立特色學校工作經歷,推行創立效果;召開縣創立特色學校工作經歷總交友流表揚會;接收轉化特色創立效果,輻射推行特色創立工作經歷,進一步提高特色創立工作條理,進一步均衡特色教育發展,構成符合縣情的特色教育工作形式。
(二)橫向“三步推進”。各學校特色學校建設分“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三步推進。所謂特色項目,是指學校構成的單項性特色,這是特色建設的初級階段。所謂學校特色,是指學校經由單項特色的拓展,構成光鮮的辦學作風,這是特色建設的中級階段。所謂特色學校,是指在學校構成光鮮的辦學作風、學生學有專長的基本上,將其拓展成學校的辦學特性,成為具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有用載體,這是特色建設的高級階段。創立特色學校的進程,是對現代教育實踐的實踐進程,也是對學校自我再認識、再提高的進程。各校要依據本身的實踐狀況,從學校傳統的沉淀中定位特色建設的新起點,追求合適本校發展的新優勢。
六、有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各學校要充分認識特色學校創立工作的主要性。創立特色學校是基本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具體貫徹教育方針、具體推進本質教育、具體提高教育質量的需求。要把創立特色學校與提高學校的內在相結合、與學校的亮點工作相結合、與學校的創新創優工作相結合。
(二)切實增強指導。為保證特色學校創立工作有序推進,縣教育局成立特色學校創立工作指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局分擔指導任副組長,局行政班子其他成員,督導辦公室、教育股、人事股、計財股、教研師訓中心、儀器配備站負責人成員。指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督導辦公室。各學校也要成立特色學校創立工作指導小組,并落實專人負責。要落實需要經費,不斷完善相關設備,保證創立活動時間,保證特色創立工作順利推進。
(三)增強準則建設。要把特色創立工作納入學校主要的工作日程,培育有特色的教員隊伍,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健全特色創立工作準則,包括方案與總結準則、進程指導督查準則、評價反應準則、階段性效果展現準則等,增強進程治理,實時對創立工作進行調控,保證特色創立工作健康開展。
(四)增強指導檢查。縣指導小組要不按期深化學校,增強對特色創立工作的指導。要依照“積極穩妥,保證質量,成熟一個,評價一個”準則,每學期都要組織對特色學校創立工作進行專項評價,并把評價后果納入對學校的審核,還每年對特色學校創立效果明顯的學校進行獎勵。
- 上一篇:單位四清規范工作方案
- 下一篇:投資局落實五項措施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