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科技事業快速發展方案
時間:2022-03-17 08:42:00
導語:促進科技事業快速發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鞏固效能年和創業服務年活動成果,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全面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和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促進我市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根據省市的有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我局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和市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以“六個走在全省前列”為動力,圍繞促進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進一步提升機關效能和服務水平,不斷創優發展環境,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為建設更高水平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文明英雄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二、活動主體
發展提升年活動主體為:市科技局機關和局屬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三、工作重點
(一)圍繞科技重大項目建設,提升科技支撐引領的能力
按照前瞻性、創新性、市場性、開放性的原則,對全市重大科技項目進行主動設計,突出過程的跟蹤服務和指導。一是實施好重大重點項目。做好“雙十工程”示范推廣應用的跟蹤及協調工作。二是積極爭取科技部及省科技廳的支持,充分利用省部會商合作平臺,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和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為重點,爭取科技部及省科技廳在重大科技項目上給予支持。三是加大我市申報年度省級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力度,爭取在項目數量和質量上有更大的提高。四是對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產業化項目加強管理。加強項目的統一調度,了解項目的推進情況,協調解決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加快項目的建設速度,盡快使項目產生效益。
牽頭處室:計劃處,配合處室:高新處、農社處、成果處、法規處、條財處
(二)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
牢牢把握我市被國家科技部批復為創新型試點城市這一有力契機,積極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編制好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規劃,以中共市委、市政府的名義起草出臺“關于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積極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組織申報國家火炬計劃、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爭取國家資金;推動產學研合作,支持企業借助高等院校科研力量開發新產品;加快推動科技資源平臺、技術市場交易平臺、軟件測試平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等服務平臺的建設。逐步實現創新條件建設全面完善,創新資源整合效果顯著,創新創業環境優越,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創新成果轉化率大幅提高,新興工業產業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標,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創新綜合實力。
牽頭處室:計劃處,配合處室及單位:高新處、農社處、成果處、法規處、條財處、市科技信息中心、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管理中心
(三)圍繞“山江湖”大開發,提升發展低碳經濟的能力
以“山江湖”大開發為主線,促進低碳經濟科技水平快速整合與高效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積極推進高效生態農業。抓好農產品綠色安全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推動優質、特色、精品、綠色和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及其加工基地建設;大力推進科技特派員入村入企服務行動。在全市范圍內支持、鼓勵、組織一批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企業開展農村科技創業服務行動;抓好國家糧食豐產工程和科技富民強縣(區)工作。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支持一批持續提高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科技項目,為我市糧食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撐。按照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加大在公交、出租、公務等公共領域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力度。繼續組織開展推廣應用LED(半導體照明)節能路燈工作。
牽頭處室:計劃處,配合處室及單位:農社處、高新處、成果處、法規處、條財處、市工業技術研究院
(四)圍繞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提升優化產業結構的能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市關于貫徹落實〈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的實施意見〉的意見》和“十、百、千、億”工程的推進機制;突破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和共性技術,形成一批產業集群的技術創新聯盟,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常規發展;抓緊推進新材料及精細化工、半導體照明產業、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等五個重點技術領域的科技創新;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培植支柱優勢產業和擴張骨干企業,加快應用示范體系建設。進一步夯實創新創業條件平臺建設。發揮省會城市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合理整合優化配置科技資源,集成各種科技創新要素,構建一批層次高、功能強、作用大的科技創新平臺。
牽頭處室:計劃處,配合處室:高新處、農社處、成果處、法規處、條財處
(五)圍繞推進科技合作與交流,提升借用外力加快發展的能力
加大科技對外開放的力度。在進一步鞏固與沈陽市、杭州市等兄弟城市科技管理部門的長期科技合作的基礎上,拓展與其它地市科技管理部門的科技合作關系。要以項目為載體,積極與更多的兄弟城市舉辦產學研對接交流會等形式的科技對接活動,開展實質性的科技成果異地轉移。大力實施對外科技合作項目。組織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申報科技部、省科技廳和市級對外科技合作計劃。健全市校合作工作機制。完善市校合作科研處長聯席會議制度,提升市校聯系會議的層次,建立市校合作校長例會制度。進一步鞏固與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和駐昌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三個大學的技術轉移中心跟蹤服務與經費支持,設立黨外專家博士產學研合作專項,推動更多的省內外優秀技術、成果在我市轉化。積極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組織多方位、多層次的科技交流與合作。
牽頭處室:成果處,配合處室及單位:計劃處、高新處、農社處、法規處、市科技信息中心、市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
(六)圍繞促進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提升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能力
積極推動擔保業務的開展,組建以政府資金為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的市科技擔保公司,努力建設面向中小企業,涵蓋創投機構、金融機構、科技擔保機構在內的投融資擔保體系。進一步拓展科技保險業務范圍,實現科技保險與其他科技金融創新工具的組合發展。不斷探索建立保險公司、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和科技企業共同參與的科技保險產品創新機制。加強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支持,探索對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建立科技型企業與金融機構融資的對接平臺。不斷健全金融服務鏈,進一步加大科技三項費用作為種子引導資金的投入,擴大范圍支持一批成長性較好、但存在一定風險的高科技企業和項目。進一步擴大科投公司、新世紀創投公司的影響面,在與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園區建設相結合等方面做更深入的探索,通過政府設立的創業投資引導母基金來撬動、吸引其它資金投入,擴大創投的輻射力。
牽頭處室:條財處,配合處室及單位:計劃處、高新處、農社處、法規處、成果處、市科投公司
(七)圍繞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提升企業核心技術創新的能力
加強知識產權進園區、進企業、進學校工作,指導科技型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制度,激勵發明創造,積極培育企業創新主體新亮點,通過“重點突擊、各有突破”方式提升江鈴等一批大中型企業申報專利的積極性,從而帶動我市專利申請質和量的飛躍。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大知識產權執法、知識產權宣傳培訓、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建設以及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工作力度。建立知識產權聯動機制,積極開展以縣域、園區為主要平臺的知識產權聯動機制,通過政府的引導,建立多層次的市知識產權局、縣區、園區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形成各有重點和特色的知識產權創新主體,從廣度和深度推進市、縣、區的知識產權工作。繼續全面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充分依托本市產權交易市場,引導風險投資機構參與科技成果產業化投資,促進知識產權流轉,推進我市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平臺的功能。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扶持計劃,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的產品、產業和企業,促進擁有自主專利技術的產業化,提升高技術產業的專利創造力和綜合競爭力。
牽頭單位:市知識產權局,配合處室:各業務處室
(八)圍繞創建最優發展環境,提升工作人員素質和服務的能力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的決定》各項規定和措施,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發展環境和創業、創新、創優的良好氛圍。繼續開展“萬人評議作風效能”和開展工作執行力測評活動。進一步推進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與制約。健全發展環境監測機制、效能投訴快速反應機制和效能問責機制,著力解決影響機關效能、損害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加大對影響經濟發展環境案件的查處力度,進一步加強機關及局屬單位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強化崗位責任制,加強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牽頭處室:法規處、監察室,配合處室及單位:機關各處室、市科技信息中心、市知識產權局、市地震局、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市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
四、工作步驟
活動分為學習動員、組織實施、總結考評三個階段。
(一)學習動員(年1月4日—年2月28日)
召開全局動員大會,學習省、市創業服務年活動總結表彰暨發展提升年活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學習中央、省、市有關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方面的政策文件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等。結合本單位實際,對發展提升年活動進行深入廣泛的動員部署。局屬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對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并上報局效能辦。
(二)組織實施(年3月1日—年10月31日)
局屬各單位、機關各處室要明確發展提升年活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并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活動載體,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確保發展提升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三)總結考評(年11月1日—年12月31日)
要以各項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為主要內容,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制定量化、便于操作的科學績效考核工作方案,嚴格績效考評。對發展提升年活動開展情況要進行認真總結,交流經驗,表彰先進。
五、工作要求
發展提升年活動涉及面廣,要求高,局屬各單位、機關各處室要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務求實效。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市科技局成立發展提升年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局紀檢組長曾茂明牽頭。局屬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并制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各單位要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活動載體,抓好各項任務落實要把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作為促進全市科技事業發展的一項全局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抓落實,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發展提升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在局信息網上設立專欄,加大活動的宣傳力度,要定期印發活動情況簡報。
(二)創新舉措,完善制度。局屬各單位、機關各處室在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中,要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善于總結,及時將發展提升年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完善提高,上升到制度層面,從而形成長效機制。抓業務工作要實行項目推進,責任到人,跟蹤問效制度,抓出特色,抓出亮點。抓迎接檢查要嚴謹細致,分工協助,萬無一失。今年的“萬人評議作風效能”檢查由農社處牽頭負責,執行力檢查由人事處牽頭負責,綜合迎檢工作由局辦公室牽頭負責。
(三)強化督查,注重實效。要完善效能監察方式,充分運用日常督查、明察暗訪、受理效能投訴、發展環境監測等手段,發現并解決發展提升年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影響創業環境的人和事,并及時通報監督檢查結果,確保活動順利推進。
- 上一篇:做好防暑降溫保安全工作事宜
- 下一篇:義務勞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