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應急管理指導方案

時間:2022-03-24 05:52:00

導語:交通局應急管理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局應急管理指導方案

為貫徹落實上級應急管理工作會議、文件精神,全面加強交通運輸系統應急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預防和應對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能力,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根據《市交通運輸局關于印發2011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通交安〔2011〕20號)的要求,結合我縣交通運輸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工作原則,按照突出重點、著眼長遠、注重實效、服務社會的總體要求,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應急處置能力。

二、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交錯的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網絡,構建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完善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建設綜合性、專業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增強裝備、物資、技術保障能力,提高預防控制、信息研判、預測預警、快速處置、恢復重建水平。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應急組織網絡。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的建設,強化職責,充分發揮各級指揮機構在相關領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專業作用。各單位要根據應對交通運輸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需要,進一步明確應急管理領導機構、辦事機構及其職責,配強配好應急工作人員,確保機構、人員到位。要加快形成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網絡體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職能體系,通過健全管理體制,不斷增強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協調和應對工作能力。

(二)強化應急預案體系。各單位要制定年度應急預案編修計劃,推動各級總體預案、專項預案的編修工作,各級各類預案要詳細規定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事前、事發、事中、事后等各環節的工作運行機制和責任,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縣局將對基層應急預案組織整合管理,按照預案管理權限對各單位應急預案進行審核和備案。

(三)強化應急監測預警。各單位要進一步加速交通運輸監測系統建設,建立道路水路交通運輸風險隱患信息收集體系,開展交通運輸重大風險隱患調查,建立交通運輸風險隱患數據庫,依托電子政務網和相關網絡資源,實現多種、跨領域的預警信息匯總、分析、研判,提高各類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預警和綜合分析能力。完善局、所屬各單位兩級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網絡,暢通與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間的信息渠道,加快構建交通運輸預警信息快速機制。

(四)強化應急處置隊伍。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加大對各類專業處置隊伍和專兼職隊伍的建設力度,大力改善技術裝備,為應急隊伍配置技術先進、性能優良的應急處置專業器械設施和安全防護裝備,實現配置現代化和配備合理化。各單位要開展專家信息收集、分類、建檔工作,形成分級分類、覆蓋全面的應急專家隊伍,建立專家參與預測預警、應急救援和恢復重建等應急基礎咨詢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專家的咨詢和輔助決策作用。

(五)強化應急實戰演練。各單位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預案演練,確保預案在應對處置突發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涉及多個職能單位的預案,我們將通過開展聯合演練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磨合改進,不斷提高應急應變的能力。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開展惡劣天氣搶險搶通、內河交通管制、客流高峰緊急疏運、站場車輛緊急疏散、水路陸路應急搶運、人員救生、密集場所消防等方面的實戰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以及重大安全事故,能夠做到處置及時果斷,盡快控制局面,防止因處置不當引發事態失控和擴大。

(六)強化應急兼學培訓。各單位要以深入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為主線,學習借鑒先進的應急管理經驗,開展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教育培訓,不斷深化干部、職工對應急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加大交通運輸應急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公眾交通運輸安全意識和應對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積極開展交通運輸應急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單位、進站場、進工地、進家庭“五進”活動,增強宣教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干部、職工參與應急管理、履行應急職責、做好應急工作的自覺性,著力營造濃厚的交通應急文化氛圍。

(七)強化應急值班值守。各單位要指派專人負責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嚴肅值班工作紀律,主要領導和分管應急處置工作的負責同志要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要選派年富力強、熟悉業務、工作責任心強的干部值班,重要崗位及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要充實值班力量,切實做到任務到崗、責任到人、管理到位,嚴禁出現缺崗、脫崗現象。值班人員要做好值班記錄,加強對傾向性、預警性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分析研判。對存在的問題要要做到報送及時、要素完整、重點突出、數據翔實、表達準確、文字精煉。

(八)強化應急物資儲備。各單位認真做好各類應急物資的普查工作,摸清家底,不斷健全完善交通系統應急物資信息數據庫管理系統。要堅持“分工負責、歸口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專業管理、保障急需、專物專用”。各單位要加強對儲備物資的動態管理,制訂應急物資的保管、養護、補充、更新、調用、歸還、接收等制度,積極探索多樣化應急物資儲備方式,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保障應急處置和恢復重建工作的需要。

四、保障措施

(一)切實抓好制度保障。各單位要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為深入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以規范的制度促進各項基礎工作。要從應急管理工作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管理規范入手,制定嚴密的規章制度,在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到制度管事、制度管人、制度管用。

(二)切實加大隱患整治。各單位要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普查工作,加強對危險源、危險因素和危險區域的調查登記,全面掌握本行業、本領域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全面建立綜合災害風險、重大危險源數據庫。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整改責任制,最大程度減少災害和事故隱患。對可能引發突發公共事件的風險隱患,要組織力量限期治理盡快消除隱患。

(三)切實發揮基層效能。各單位要充分利用政務平臺、標語、板報、手機短信等宣傳手段,大力宣傳應急管理工作的部署安排,擴大干部職工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知曉度。要緊密依靠群眾,充分調動和發揮發揮基層組織和單位廣大干部職工參與應急管理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搞好群查、群防、群治,提高基層單位、一線職工預防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各單位要充分發揮黨員、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確保應急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四)切實提升科技含量。各單位要在現有專業信息與指揮系統基礎上,不斷完善“客運安全監管中心”、“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監管中心”、“公路應急指揮中心”和“內河水上搜救中心”,加強交通運輸應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注重對國內外先進應急管理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構建以重大危險源動態監控以及應急救援為主要內容的應急管理技術支撐體系,提高應對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

(五)切實細化臺帳記錄。各單位要針對工作實際建立健全應急管理臺帳,基本目錄必須包括組織網絡、工作制度、收發文登記、會議記錄、培訓教育記錄、宣傳活動記錄、應急預案匯編、應急預案演練、應急物資儲備、重大危險源信息、應急隊伍建設等11項內容,臺帳記錄要做到詳細、及時、真實,用完善的臺帳來反映應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