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山體保護和治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24 08:10:00
導語:全市山體保護和治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山石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由于在過往開采中重開發、輕保護,致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山體損毀嚴重,嚴重影響了城市生態和地質景觀,與我市建設“生態花園城市”形象極不相稱。為進一步提高我市整體形象,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山體保護與治理工作的意見與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以我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生態市建設規劃為依據,從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體系”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體系”的大局出發,全面加強山體保護和恢復治理,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諧統一,為全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治理原則和目標
(一)治理原則
1、按照“政府引導、統一部署、市場運作、分步實施”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的手段,加大損毀山體恢復治理力度,逐步實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2、遵循自然和生態發展規律,根據我市當前山體損毀嚴重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
3、在治理過程中遵循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原則,對損毀山體分期分批,逐步進行治理。優先治理“三區兩線”可視范圍內以及嚴重影響城市景觀的損毀山體。
(二)治理目標
2013年12月底前完成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兩側以及重要工業區、居民生活區、生態風景保護區等附近損毀山體的恢復治理工作;2015年12月底前全市所有損毀山體得到治理,生態地質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三、治理任務與重點
(一)治理任務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市依法持有采礦許可證的采石企業26家,采石點100多處。按照市政府關閉采石場工作計劃,到2010年底將關閉15家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采石場。關閉后形成加上歷史遺留的損毀山體,全市共有20余處,分布11個鄉鎮,面積約為150.7萬平方米。
(二)治理重點
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的損毀山體,高速公路篤山口區域損毀山體,風景旅游區、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附近的損毀山體。
四、治理方法和措施
(一)采取政府統一領導,各有關部門配合和鎮政府具體組織實施的方法進行。各有關鎮政府是轄區內損毀山體治理的責任單位,對轄區內損毀山體治理負責。
(二)按照“先易后難、優先重點、分步實施”的治理原則,一方面學習借鑒外地損毀山體治理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各鎮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組織有關部門編制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治理方案要對境內所有損毀山體逐個提出具體的治理措施,方案編制完成后報市政府批準組織實施。
(三)治理資金的籌措,采取多方籌措、分級承擔的辦法。在積極爭取上級專項治理資金的前提下,市政府承擔部分,鎮政府承擔部分,國土資源部門按規定收取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籌措資金按計劃專項用于損毀山體的恢復治理。
(四)建立與市場體制相適應的多元化、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引導損毀山體恢復治理工程向產業化發展。當地政府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本著“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制定有關優惠政策,鼓勵礦山企業和有關經濟組織、單位和個人投資進行治理。
五、實施步驟
我市損毀山體恢復治理工作從2010年3月開始到2015年12月結束,共分為三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和部署階段(2010年3月)。
召開全市山體保護工作動員會議,對損毀山體治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同時,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加強對基層群眾、采礦權人和全社會的宣傳,使山體保護工作深入人心,為下一步工作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全面實施階段(2010年4月至2015年11月)。
1、2010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上級財政支持的和界河、區域損毀山體的治理工作,并于5月底前,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完成竣工驗收,做好迎接國家、省和市檢查驗收準備工作。
2、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全面完成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篤山口區域、風景旅游區、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附近損毀山體的恢復治理工作。
3、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全面完成其余損毀山體的恢復治理工作。
(三)總結驗收階段(2015年12月)。
市政府組成檢查驗收組對各鎮損毀山體治理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召開總結會議,全面總結我市損毀山體治理工作,對于按時完成任務而且治理效果較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嘉獎,對于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追究領導責任,并在全市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損毀山體治理工作是防治地質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建立生態環境友好型城市的重大舉措。各有關部門和鎮政府要充分認識損毀山體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對歷史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周密部署,認真組織開展恢復治理工作。
(二)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損毀山體治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項全社會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須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常委、副市長同志任組長,有關部門和鎮街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損毀山體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損毀山體治理工作的領導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劉西臣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各職能部門和鎮政府要在市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損毀山體治理工作按計劃完成。
(三)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實行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一級對一級負責。各有關鎮政府是轄區內損毀山體治理的責任單位,市政府和各有關鎮簽訂損毀山體恢復治理工作目標責任書,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各責任單位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成立領導機構,建立起恢復治理工作領導責任制。實行定期報告制度,各單位工作進展情況及月度工作打算要在每月5號前書面報告市山體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四)嚴格執法,加強監管。現有合法采石企業要按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責任書及時足額繳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并按照經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認真開展恢復治理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不按期繳納治理保證金和不按照規定進行恢復治理的,嚴格按照《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依法進行查處。
(五)廣泛宣傳,加強監督。要采取各種形式,通過各種媒體廣泛開展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引導全社會人員增強依法開采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同時對未按時完成治理任務或不積極進行治理的責任單位予以曝光,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以推動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 上一篇:食藥監局業績拓展實施方案
- 下一篇:談論水電地質工程勘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