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種廉行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13 08:30:00
導語:學校種廉行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優化育人環境,加強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深入開展青少年廉潔教育,切實加強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種廉行動”,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行動目標
“播撒廉潔種子、培育現代公民”,通過三個層面開展“種廉行動”。校級領導和中層干部中進一步規范從政行為,發揮領導干部在廉潔教育中的組織協調和模范帶頭作用;廣大黨員及教師思想得到升華,成為廉潔教育的主力軍,發揮引導示范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廉潔的意識和觀念。廣大中小學生全面提高道德認知和判斷能力,“敬廉崇潔”情操在心靈深處生根發芽。
通過“種廉行動”,構筑廉潔教育共同體,在全縣各校搭建豐富多樣的“種廉”平臺,初步涌現不同范式的“種廉”典型和經驗,努力在全縣校園形成“人人做廉潔人、人人做廉潔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二、行動項目
把握青少年學生、教師隊伍、校長隊伍三個層面,強化種廉行動的針對性。
1.學生層面:開展“種廉”入心行動,重點培育“敬廉崇潔、誠信守法”意識。根據不同學齡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分階段、分層次開展不同內容的教育。
2.教師層面:“種廉”立魂行動,重點培育“廉潔從教、服務學生”的思想。把廉政文化建設與師德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強化廉潔宣傳教育,督促教師依法執教,敬業愛崗,為人師表,做廉潔的榜樣和人民滿意的教師。
3.班子層面:“種廉”律己行動,重點深化“廉潔從政、勤儉辦學”的思想。把廉政文化建設與學校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干部提高廉政意識和拒腐防變的自覺性,自覺成為以身作則、奮發有為、勤儉辦學的好榜樣,嚴格遵守禁止教育亂收費的有關規定,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廉潔種子
分小學、初中、高中、教師、校長五個層次細化種廉行動的教育內容,強化活動的層次性。
1、小學定位于知曉、啟蒙,立足于“敬仰、推崇”。其重點可在誠實、節儉、守紀等方面下功夫。
2、初中定位于辨析、養成,立足于“榜樣、立志”。其重點可在誠信、守法、向善等方面。
3、高中定位于內化、踐行,立足于“明理、修身”。其重點可在責任、自重、自律等方面努力。
4、教師定位于立魂、垂范,立足于“理想、提升”。重點在勵志、奉獻、愛崗等方面。
5、校長定位于立神、推動,立足于“責任、奉公”。重點在信仰、自律、奉公。
小學、初中、高中、教師、校長等這些教育內容的研究和組織,不是截然分開的,有融合、有重現、有整合,但也各有側重點和遞進性。
四、種廉載體
找準活動平臺,強化活動實效性,讓種廉行動普及到每一個學生,讓廉潔種子入腦入心,生根發芽。
1、以課堂教學為主導載體。將校園廉政文化納入課堂教學體系,是種廉行動的重要載體之一,包括“古今廉政故事”、“小小論壇”、“漫畫園地”、“廉潔教育格言警句”、“推薦書目、電影、網站、游戲”、“廉潔教育主題實踐活動設計”和“我們的風采”等內容,教師愛教,學生愛學。
2、以校園文化為內涵載體。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園文化基礎,從學校環境建設入手,強化廉潔教育的環境建設,使學校的櫥窗、走廊、墻壁、廣播、電視網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都體現廉潔教育,在校園內張貼懸掛英雄人物、時代楷模、校友精英、古今中外廉政、勤政的人物故事和名言警句等,將敬廉崇潔的思想融于濃濃的文化氣息,讓“每一堵墻、每一處景”成為“無聲的導師”,促進學生廉潔品質的養成,提高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的廉潔意識,使廉潔理念入情入理,入腦入心,造就濃郁的廉政文化氛圍。
3、以綜合實踐為外延載體。學校開展活動內容“實”,活動形式“活”,活動對象“全”的廉政文化實踐活動,寓教于樂,有針對性地挖掘“圍墻”外的廉潔教育基地外延。要把廉潔教育與校本課程開發相結合起來。要與建立廉潔教育活動基地結合起來。要經常性開展“誠信”、“勤儉”、“正直”、“廉政”、“榮辱”等主題活動。
4、以本土文化為內生載體。山水神秀,是歷代文人向往的佛國仙山,是唐詩之路的終點,人文資源豐富,歷史底蘊深厚。依托深厚的山文化,結合各校實際,有重點地選擇濟公文化、陸蠡文化、和合文化等特色民俗民風文化為基礎,堅持教育“三統一”,即知與行相統一、學與用相統一、情與理相統一,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引導學生自覺實踐、自主感悟。
5、以師德風范為榜樣載體。在學校開展中小學生廉潔教育要充分發揮師德標兵的示范和表率作用,通過師德標兵的表率作用潛移默化地引導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學生。廣泛開展面向全社會的教育服務承諾,把對學生開展誠信教育、廉潔品質養成教育、學校廉政建設等作為教育服務承諾的重要內容。可以在學生中倡議給家長寫一封勸廉信,介紹身邊教師“率先垂范、廉潔從教”的事跡,讓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筑起拒腐倡廉的防線。
五、實施步驟
1、啟動“種廉”行動。各學校要擬定專題活動方案,完成本校“種廉”工作部署;學校網站開設“種廉”專欄、專題,展開“種廉”活動宣傳。各“廉政文化進校園”示范點學校要率先啟動“種廉”活動。
2、推動“種廉”活動的開展。全縣中小學要認真結合實際,制訂“種廉”活動計劃,全面深化“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各鄉鎮中心學校要加強對下屬學校“種廉”活動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加強資源配置和投入,扶持和培育特色做法,積極創造條件,推動全縣中小學“種廉”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
六、組織機制
縣教育局成立由教育局局長任組長、紀委書記任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縣廉潔文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中小學校的“種廉”工作。各學校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研究制定“種廉”活動方案和工作措施,推動學校“種廉”活動深入扎實開展。
建立一系列的長效機制,確保“種廉行動”穩步推進,逐年深化。要將此項工作納入到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安排。做到“五有”:有規劃、有年度工作重點、有工作系統、有推進措施和有經費保障。在實施教育活動中,堅持正面引導原則,挖掘當地廉潔名人,以他們的光輝典范來促使學生感受積極向上的正義力量,樹立正氣,凈化心靈;堅持可接受原則,使教育的內容方式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接受;堅持整合原則,把教育活動與課改結合起來,納入學校德育體系;堅持漸進性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規律,逐個開展教育活動。
各學校“廉潔教育”的開展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范疇,納入學校發展性評估內容,并作為學校必選的特色項目之一量化評分。在實施過程中,初中所有年級、小學三至六年級每月都要安排兩節以上的有關“廉潔”內容的課程,讓廉潔教育走向常規化、常態化。采取主題研究、科研推進的方式,分年度、分批次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形成學校辦學思想、主題德育與校園文化相融合的德育模式,“青少年廉潔教育”作為德育主題之一,在學校要大力推進。
- 上一篇:商法與民法效益和差異性論述
- 下一篇:檔案局三提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