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效績評價方案
時間:2022-05-17 09:36:00
導語:縣財政效績評價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深化預算改革,建立科學、規范、高效地財政資金分配和管理體系,按照省、市財政工作會議精神,我縣決定從2012年起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試點工作,并探索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運用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效益進行科學分析和比較,以綜合評定財政資金管理和使用成效。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是財政工作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舉措,也是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通過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建立財政支出的“問效制’’和“問責制’’,分析、評價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深化預算改革,建立公共財政支出框架體系,推動反腐倡廉工作,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二、績效評價的對象和范圍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對象是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單位和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范圍是財政安排用于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具有特定用途或專門用途的各類支出。包括企業挖潛革新改造支出、基本建設類支出、城市建設和維護類支出、農業類支出、科學技術類支出、教育類支出、社會保障類支出、醫療衛生類支出、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公共安全類支出和其他類支出等。
三、績效評價的工作組織
財政部門是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主管部門,要設立專門機構負責研究、制定和完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評價標準,組織實施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各部門和項目單位是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具體實施者,負責參與、配合財政部門進行績效評價,并開展本部門、本單位支出的績效自評工作。
四、績效評價工作原則
(一)合法性原則。從項目立項、概算、實施過程等方面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評價。
(二)科學性原則。從實際出發,運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以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科學設計評價標準,合理、準確地反映項目績效情況。
(三)可行性原則。從績效評價工作實際出發,在評價指標的設置和選取指標的數量上,要充分考慮可操作性,真實反映和衡量資金的使用效率。
(四)公正客觀原則。保證所采集的資料、數據等必須真實、可靠,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
(五)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相結合原則。從宏觀效益與微觀效益、近期效益與遠期效益、直接效益與間接效益等多個層面,分析項目資金的運行過程和執行結果。對于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在評價其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其形成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五、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一)財政部門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向縣政府報告,,按規定程序調整支出預算,并以此作為下年度財政審核、安排部門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提請有關部門對重點項目資金進行審計,加強財政和審計監督。、
(二)財政部門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分析財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財政支出管理的意見,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三)被評價的部門和項目單位,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分析本部門、本單位內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內部管理的措施,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績效評價結果報請本級政府同意后,可在一定范圍內公布,以體現和增強財政公共支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六、績效評價工作的思路和工作要求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操作難度大。因此,根據我縣實際情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按照“從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思路進行6特別對一些社會關注程度高、具有代表性的重點支出進行績效評價,主要包括:基建、教育、社保、科技、農業、城市維護等方面的支出。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是我縣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財政資金分配的科學性、有效性,建立績效預算制度邁出的重要一步。財政部門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公共財政服務、服從于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公共財政的改革方向,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力措施,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做好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各部門要統一思想,顧全大局,通力協作,積極配合支持財政部門履行績效評價工作職能,并認真做好我縣財政支出績效白評工作。
- 上一篇:區縣運輸管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圖書館電子期刊服務作用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