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農業局農作物良種補貼方案
時間:2022-05-31 03:10:00
導語:區農業局農作物良種補貼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財政部《關于安排年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的通知》和市農委、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市年小麥玉米棉花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年區繼續實行小麥玉米棉花良種補貼全覆蓋。為確保良種補貼政策落到實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優勢區域布局規劃,按照“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優化結構、改善品質、全面覆蓋、整體推進、因地制宜、補貼農民”的整體工作思路,對我區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的農民進行良種補貼,鼓勵農民使用優良品種,加快良種推廣步伐,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小麥、玉米、棉花良種補貼項目,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穩定糧棉種植面積,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力爭我區種植的小麥、玉米、棉花單產水平進一步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品質進一步改善。
三、實施規模及補貼標準
(一)補貼范圍:我區小麥、玉米、棉花良種補貼實行全覆蓋,按照實際種植面積進行補貼。根據各街道年良種補貼核實面積,年小麥、玉米補貼面積預計分別為5.3萬畝、5.0萬畝,棉花補貼面積較少。
(二)補貼對象:對年我區種植小麥、玉米、棉花良種的農民給予補貼。
(三)補貼標準:小麥、玉米10元/畝,棉花15元/畝。
(四)補貼方式:采用現金直接補貼方式,補貼資金通過“齊魯惠民一本通”直接發放給農民。
四、工作內容及要求
(一)公開推介補貼品種。根據省、市確定的主推品種范圍,結合我區生產生態特點,按照“生態適應性好、符合生產需要、市場前景較好”的原則,確定年區良種補貼推介品種目錄:青豐1號等15個小麥品種;鄭單958等10個玉米品種;魯棉研21號等3個棉花品種(具體見附件良種補貼推介品種目錄)。各街道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公開推介,積極引導農民使用良種,避免農民選擇未經審定、過期淘汰、存在明顯缺陷以及不適宜本地種植的品種,不得采取強制手段干預農民自愿選種。
(二)嚴格補貼面積申報核實程序。按照整體覆蓋、逐級推進的原則,種植戶據實申報,社區居委會登記、核實、公示,街道和區逐級匯總、審核、上報。
1.7月20日前,各街道種植戶一并向社區居委會申報玉米、棉花補貼面積,居委會登記、核實、公示后,于7月31日前上報到街道,街道審核、匯總后,于8月15日前上報區農業局和區財政局。
2.10月20日前,各街道種植戶申報直補小麥補貼面積,社區居委會登記、核實、公示后,于10月31日前上報到街道,街道審核、匯總后,于11月15日前上報區農業局和財政局。
3.區農業局和區財政局于9月15日前將玉米、棉花補貼核實面積和11月30日前將小麥補貼核實面積聯合上報市農委和市財政局,并申請資金結算。
(三)嚴格補貼資金撥付發放程序。年農作物良種補貼繼續實行預撥制,預撥資金不足部分,由區財政局先行墊付,根據當年實際種植面積,報請市財政于下年進行結算。
市財政局于5月1日前,按照我區年度補貼面積計劃,將良種補貼資金撥付至區財政(其中,小麥補貼預撥計劃數的70%)。區農業局根據相關程序,將匯總、審核的補貼清冊報送區財政局,區財政局據此將補貼資金撥付相關經辦金融機構,通過“一本通”直接發給種植戶。
(四)健全良種補貼檔案。各街道要建立健全良種補貼明細檔案,實現區有街道補貼面積核實匯總表、街道有分社區補貼面積核實匯總表,社區有到戶補貼清冊。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協調。為加強良種補貼政策實施協調管理,推動項目順利實施,成立區良種補貼項目領導小組,由區農業局局長任組長,區農業局和區財政局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區農業局、區財政局的相關科(站)組成,具體負責項目的實施。項目實施街道也要成立專門的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良種補貼政策的實施和監督工作。區農業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制定方案、良種推介、技術服務等;區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撥付,并對項目資金進行監督檢查。
(二)強化項目公示。實行良種補貼社區級公示制,公示內容要包括農戶良種補貼面積、補貼標準、補貼金額等,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由各街道組織公示。各街道要收集保存各社區補貼公示影像資料,作為重要的補貼檔案資料。設立良種補貼咨詢監督電話,報上級備案,接受群眾監督。要明確信訪問題調查處理責任人和處理時限,各街道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舉報反映問題的調查處理。
(三)強化責任追究。各級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種植戶對申報的補貼面積負責,應于自報截止日期前報告。對公示的核實補貼面積有異議的應于公示期內提出。未提出異議的,公示期滿后,不再對異議進行復核,漏報與少報面積也不再納入核定范圍。社區居委會對本社區的補貼面積核實工作負責,對種植戶自報面積負責核實,并按時進行公示,對公示期內農民提出的異議應及時復核糾正。未公示、公示期不滿7天或不及時復核糾正異議的要追究責任。各級要準確核實匯總上報面積,保障數字來源真實、準確,對故意瞞報或虛報面積的,一經查實在全區通報,并建議有關部門對相關責任人進行黨紀政紀處分,并責令追回虛報面積補貼資金。
(四)強化資金管理。項目資金要專款專用,切實按照國家規定嚴格使用。任何地方、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虛報良種補貼面積,不得套取、擠占、挪用補貼資金。
(五)強化監督檢查。區農業局和區財政局要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通過實地走訪基層干部和農戶,認真了解項目區面積落實、補貼資金發放等有關情況,及時糾正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良種補貼政策不走樣,農民實惠不減少。區農業局和區財政局對各街道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并于年底前聯合組織驗收,對發現重大問題的,不予通過驗收。
(六)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區農業局要會同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加強農作物種子市場監管,堅決打擊無照經營以及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保證種子市場供應,防止假冒偽劣種子進入生產領域,切實保障種子供應市場渠道暢通、規范有序。
(七)強化技術指導與服務。通過召開觀摩會和現場培訓等形式,加強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科技素質。要引導種植農戶與加工、收儲企業之間建立利益連接機制,幫助龍頭企業建立訂單生產基地,提高產業化水平。要加強小麥種子包衣技術宣傳推廣。
(八)強化政策宣傳。要通過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以及張貼良種補貼政策公開信等多種形式,及時向廣大農民群眾、基層干部宣傳國家良種補貼政策及操作方式。尤其要于農民自報截止日期前集中宣傳發動,提高農民群眾對良種補貼政策的認識,充分調動農民使用優良品種、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增強社會監督的力度,為良種補貼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上一篇:住建辦績效管治方案
- 下一篇:農業溫室番茄栽培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