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能力建設指導方案

時間:2022-06-21 10:25:00

導語:衛生局能力建設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能力建設指導方案

鄉鎮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是在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功能重建的基礎上,著力開展的提升防病治病水平和綜合發展能力建設,最終目的是使鄉鎮衛生院真正成為農村衛生三級網絡的樞紐。現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和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為目標,按照國務院《2012-2013年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方案》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通過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基本醫療設施設備配置,加強人才技術工程建設,推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逐步解決鄉鎮衛生院人才技術匱乏、設備水平低下、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促進鄉鎮衛生院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提高,為農村群眾提供方便、安全、有效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

二、工作內容

(一)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增創鄉鎮衛生院人才優勢。一是加強鄉鎮衛生院領導班子建設。通過公開選拔、考試考核、任命等多種形式,選拔德才兼備、事業心強、有改革創新意識、有管理能力的干部充實到鄉鎮衛生院領導班子。實施鄉鎮衛生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工資試行年薪制,將院長業績與個人獎懲掛鉤,建立起領導干部激勵機制。二是實施大規模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對口支援、舉辦培訓班、上掛進修等方式,對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管理、財務管理等專業人員進行系統化輪訓,爭取到2011年培訓250人次,培養專業骨干100名以上,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專業技術人才梯隊。三是提高鄉鎮衛生院技術層次。通過公開招考的方式,每年考錄一批本科以上衛生技術人員,提高鄉鎮衛生院的專業技術層次。鼓勵鄉鎮衛生院聘任縣直醫療衛生單位退休技術人員。建立縣直醫療衛生單位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工作機制,縣直醫療衛生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輪流到鄉鎮衛生院幫助開展業務。四是嚴格規范鄉鎮衛生院人員流動。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未經批準不得以進修、借調、幫助工作等名義到縣直醫療衛生單位工作。縣直醫療衛生單位未經批準不得私自接受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進修、借調、幫助工作。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設備裝備,改善服務條件。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國家確定實施的農村衛生基本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改善鄉鎮衛生院的辦公條件和群眾就醫環境。建立政府主導的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配備機制,縣財政從2012年起連續兩年每年列專項資金100萬元,鄉鎮衛生院按照1∶1的比例配套投入,每年配置急需的醫療設備20臺件,配齊X光機、B超機、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心電監護儀等基本醫療設備,提高鄉鎮衛生院的設備裝備水平和基本服務能力。

(三)加強鄉鎮防保站建設,規范開展鄉村公共衛生服務。按照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標準,根據鄉鎮人口數量,每個鄉鎮配備3-5名專職人員,提高人員業務素質,配置必需的辦公設施。進一步明確鄉鎮防保站的工作職責,制定完善鄉鎮防保站管理規范,建立嚴格的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根據工作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兌現公共衛生專項經費,促進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四)大力推行鄉鎮衛生院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制定完善鄉鎮衛生院建設管理基本標準,針對人事管理、經濟管理、業務運行、思想教育等環節,制定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和考核細則,建立示范點,全面推進各方面的規范化管理達標工作,提升鄉鎮衛生院的科學管理水平,促進鄉鎮衛生院各項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鄉鎮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是一項涉及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公共衛生與醫療業務發展的系統工程,環節復雜,任務重,關系到鄉鎮衛生院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站在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局,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好農村衛生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加強組織領導,實行分工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精心策劃組織,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制定發展規劃,加強工作指導。根據國家《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以及醫改方案,科學分析論證我縣鄉鎮衛生院的現狀、存在問題、發展方向和目標,制定我縣《鄉鎮衛生發展規劃》,并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實施。在規劃實施中,把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建設、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內容予以安排,確保發展目標明確、工作成效明顯。

(三)加大財政投入,保障順利進行。隨著鄉鎮衛生院上劃管理,公共衛生工作經費得到加強,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設施設備配置等項目仍需大量資金。在充分爭取上級優惠政策,利用省“360”工程、“1127”工程、農村衛生國債項目、市級醫院對口幫扶外,應根據鄉鎮衛生院發展實際,有重點地加大財政投入,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開展。

(四)加強督導檢查,實施量化考核。為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必須強化全局意識和宏觀調控力度,突出衛生行政部門的主導地位和計劃性。對公共衛生隊伍整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設備配置等關鍵環節實行統一管理,按計劃落實,并制定量化指標,實施目標管理和考核。工作中及時檢查督導,掌握工作動態,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工作進度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