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系統技術推廣指導方案

時間:2022-08-05 06:05:43

導語:農機系統技術推廣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系統技術推廣指導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1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我市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確保實現全市2012年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目標,按照省局《關于做好2012年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全市玉米振興計劃,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引導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加大對先進適用玉米生產機械的投入力度;以組織農機技術人員、生產廠家及經銷商培訓為手段,大力開展玉米機械化生產技術培訓,提高機手操作技能;以示范項目建設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為依托,以開展農機化科技促進年活動為契機,加強技術示范,擴大宣傳效果,大力推廣小麥秸稈粉碎還田、玉米免耕貼茬機播、機械化收獲等新技術;積極培育玉米機耕、機播和機收作業市場,加快推進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切實提高玉米綜合生產能力。

二、主要目標

2012年,全市計劃新增玉米專用播種機、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種機1000臺,新增玉米收割機400臺,用于補貼玉米收割機的中央和地方資金投入2000萬以上,全市玉米機播率達到90%以上,機收率達到45%以上。

三、技術措施

實現玉米生產機械化,首先要掌握其技術路線及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路線。

我市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路線為:

(一)小麥聯合收獲—秸稈粉碎地表覆蓋—深松—免耕施肥機播—(機械植保)—玉米聯合收獲;

(二)小麥聯合收獲—秸稈打捆(清除)—免耕施肥機播—(機械植保)—玉米聯合收獲;

(三)小麥聯合收獲—(秸稈處理)—(人工播種)——(機械植保)—玉米聯合收獲.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今年,我市三縣一區均被省局確定為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縣,這是省局對我市玉米生產機械化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各縣區農機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緊緊圍繞市政府玉米振興計劃,精心謀劃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同時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努力把玉米生產機械化列入政府重點工作。要進一步摸清玉米生產現狀,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明確今后幾年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目標,以及重點發展的機型種類、數量等。制訂完善的工作計劃和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強化指導監督,把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這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落實政策,加大投入。各縣區農機部門要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一步加大對玉米生產機具的補貼力度,在安排購機補貼資金時,應優先保證對秸稈粉碎還田機、播種行距60厘米的玉米免耕播種機、玉米聯合收獲機的補貼。廣泛宣傳玉米機械化的作用和效益,正確引導各基層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及廣大農民群眾,進一步加大對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的投入力度。有條件的縣區要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對玉米收獲機械適當累加補貼,積極探索對小麥秸稈粉碎覆蓋、玉米免耕播種和機收實施作業補貼;對從事玉米生產機械化的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給予優先扶持,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提供社會化服務,擴大玉米機收作業規模。同時,要積極爭取發改、財政、科技、農業綜合開發、金融等部門在計劃、資金安排、項目立項、購機貸款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集中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資金,加快全市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步伐。

(三)強化培訓,加強機藝融合。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提高農機技術人員、農機操作人員的業務技能是關鍵。各縣區要充分利用陽光工程農機培訓和新型農民培訓等,提前開展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同時,加強政企聯動,積極引導生產企業做好農機手的培訓工作,確保農機合作組織的農機手和新購機農戶全部接受培訓。特別是在玉米播種、收獲時節,各縣區要組織重點培訓,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地開展技術指導,幫助廣大農民和農機手掌握和應用好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要通過現場會、廟會趕集、送科技下鄉、電視廣播講座等形式、多角度介紹宣傳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組織農機企業開展巡回機具作業演示,使廣大農民真真切切地看到機械作業的實際效果,比較和選擇機具。

各縣區農機部門要加強與農業部門的溝通協調,大力推廣以良種為基礎,以機播為手段,以壯苗為目標的機播一體化壯苗技術,統籌解決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推進玉米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因地制宜確定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路線和適宜機型。大力推廣麥茬玉米免耕施肥播種等機械化新技術,以精量播種取代常量播種、以等行距播種取代不等行距播種,為機械收獲創造條件。圍繞良種良法配套和農機農藝融合,以提高機械作業適應性為重點,推動玉米栽培方式的改進和玉米品種的選育,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機農藝相適應的技術體系。

(四)示范帶動,扎實推進。各縣區農機部門要切實做好部、省級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實施工作,充分發揮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在示范點的選擇上要以農機大戶、種糧大戶為基礎,在優化升級老示范點的基礎上,不斷培育新的示范點,進一步增強輻射能力。各示范縣至少建設3個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點,每個示范點面積不小于1000畝,帶動所在鄉鎮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突破80%。各縣區農機部門要把保護性耕作與玉米生產機械化、秸稈還田結合起來,大力推行小麥機收、秸稈粉碎還田、玉米免耕精量播種和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小麥精量播種兩個“一條龍”作業模式,優化配置農機資源,提高機械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

各縣區農機部門要及早準備,借鑒小麥機收跨區作業的經驗,加強玉米機收市場信息調研和與外地的聯系,落實跨區作業協議,積極組織外地機械來我市作業,派出我市機械到外地開展跨區作業,加快秋收秋種進程。

(五)扶持引導,提升服務水平。大力扶持玉米生產農機作業大戶、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和專業協會等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提高玉米生產機械作業的組織化程度。鼓勵機械、技術、資本和服務組織的聯合,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手段,精心組織好玉米跨區機播、機收作業。加強對中介服務組織的指導、引導和規范管理,強化農機維修網點建設,督促企業做好售后服務;加強農機信息化建設,及時玉米機械化作業信息,提高跨區作業效益、質量和服務水平。基層農機推廣人員要實行包鄉包村開展技術服務。

各縣區農機部門要結合實際和市政府下達的玉米生產任務,抓緊制定實施方案,于3月31日前報市局管理科。方案內容主要包括今年計劃新增機具數量、主要適宜機型、用于補貼玉米收割機的中央和地方資金投入、機播與機收發展目標、主要保障措施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