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移民工作方案
時間:2022-10-24 08:36:30
導語:生態移民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推進我縣生態移民工程實施,整合資金,集中力量,結合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堅持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按照“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市場主力”的思路,積極引導村民進行生態移民,從根本上改善我縣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農村貧困群眾居住環境和發展環境,逐步實現人口戰略轉移,實現“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目標,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一)通過示范帶動,引導偏遠山區村民開展生態移民,實現“三集中三變化一統籌”,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
(二)通過盤活土地,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優化利用土地資源,實現移民增收致富。
(三)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治理,改善生態環境。
二、實施方式
按照“政府指導、公司運作、以地生財、多方共贏”的思路,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意愿,自愿自主開展生態移民。在生態移民工程實施中,移民為主體,縣林股公司和股份合作社為市場主力,政府為主導。
第一,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產權、集體林地使用權進行確權頒證,使全村各項產權固化量化到戶。移民村組成立村組股份合作社,形成村民的集體土地產權實體和交易談判主體,在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和保障移民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村民自愿共同委托村組股份合作社,將農用地使用權(含土地承包經營權、自留地使用權、林地使用權、荒坡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含宅基地使用權、未確權到戶的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兩權”)委托村組股份合作社作為實施主體,采取以“兩權”入股的方式,一次性長期流轉給縣林股公司。
第二,縣林股公司作為生態移民工程的市場主體,對流轉出來的集體土地進行農業開發,對拆舊地塊進行復墾并平整,并承擔安置區的投資建設。
第三,政府通過土地“掛鉤置換”,直接在圩鎮周邊下拔土地指標由縣林股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建設移民安置區,多余的土地由林股公司采取市場運作的方式進行開發。
三、利益保障
(一)安居保障。制定房屋及建(構)筑物補償標準,補償后房屋及建(構)筑物殘值歸農戶所有,并采取在異地(圩鎮、工業小區等中心地帶)統規統建的方式,按建房成本價或低于成本價的標準分配給移民,保障移民安居條件。
(二)分紅保障。縣林股公司在承包的流轉出來的土地上進行農業開發,按照合作協議,支付移民相應的租金或與農戶進行股金分紅。
(三)就業創業保障。生態移民工程區農民,可在土地整理區域一、三產業內就業,種植能手可在片區內或其他區域參與耕地規模流轉興辦農業種植項目;也可積極參加就業培訓,在工業小區就業;林股公司在農業開發中應優先吸納符合條件的安置對象就業;鼓勵和支持生態移民自主創業,對自主創業的,享受各級創業優惠政策;勞動保障部門應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引導各類企事業單位、社區吸納安置對象中的勞動力就業。
四、工作措施
(一)先行試點探索。在等條件相對較好的鄉鎮先行實施整組或整村生態移民試點,積極探索思考,形成完善的經驗后再在全縣推廣。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生態移民工程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全縣生態移民工作的政策措施,統籌解決相關重大問題。并設立縣生態移民工程管理辦公室,負責生態移民日常事務。鄉鎮人民政府是生態移民工程實施安置主體,承擔主體責任,重點負責做好政策宣傳、對象統計核實、征地拆遷、工程監管、移民安置、后續發展、移民信訪維穩等工作。
(三)明確部門職責。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整合項目,加強溝通,相互配合,切實履行職責,合力做好生態移民工作??h委農工部負責生態移民工程的綜合協調工作;縣扶貧和移民辦負責組織編制生態移民總體規劃,積極爭取國家扶貧專項資金,牽頭做好生態移民工程實施工作,指導鄉鎮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并會同商務、農糧、林業、果茶等部門切實做好生態移民工程后續產業發展;縣財政局負責做好本級匹配資金安排和資金撥付、監管工作;縣城建局負責完善工程規劃建設施工許可手續,協調推進集中安置點的規劃、綠化、亮化工程和排污設施建設,規劃整合部分廉租房、公租房、農村危房改造與生態移民工程捆綁實施;縣國土局負責土地調整、建設用地安排及土地整治,保證生態移民工程用地需求,指導鄉鎮完善工程項目用地手續;縣交通局負責協調推進生態移民安置區道路建設;縣水利局負責協調推進生態移民安置區供水工程;供電部門負責生態移民安置區電力設施建設;縣商務局、工商局負責協調推進生態移民安置區集貿市場建設;縣文廣局負責協調推進生態移民安置區廣播電視網絡設施建設;縣人社局等部門負責職業技術培訓;縣民政局負責協調社會保障有關工作;其他相關部門也要積極參與生態移民工作。
- 上一篇:社會管理治理整改方案
- 下一篇:關工委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