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清明節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24 02:56:38
導語:民政局清明節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兩辦《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工作的意見》、省委、省政府兩辦《實施意見》和市委、市政府兩辦《通知》、縣委、縣政府兩辦《通知》精神,切實做好2015年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服務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加快推進我縣殯葬改革,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實現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的工作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文明祭掃、生態殯葬”為主題,認真貫徹中央兩辦《意見》、省兩辦《實施意見》和市、縣兩辦《通知》精神,充分發揮清明祭掃服務保障工作對于推進殯葬改革的積極作用,加快推進惠民殯葬,倡導移風易俗,強化行風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實現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一)全面統籌部署,強化責任意識。各鎮民政辦、各殯葬服務單位要充分認識做好清明節祭掃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底線思維,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確保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安全有序。
1、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按照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以及省、市兩級民政部門《關于做好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相關工作通知》有關文件精神,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安全保障工作機制,強化責任意識,統籌安排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安全保障工作,切實加強與公安、消防、交通、林業等部門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活動安全保障,全面實現“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標。要制定完善清明祭掃應急保障預案,明確關鍵崗位、重點時段和重要場所的安全管控責任,嚴格落實應急值守、重特大事故報告制度,及時有效地處理好各種突發性事件。建立完善清明祭掃應急救助制度,根據需要在重點祭掃服務場所設立應急救助臨時服務點,及時為陷入臨時性困境的祭掃群眾提供應急性救助服務。
2、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和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中辦發電〔2015〕1號)和民政部《通知》精神,嚴格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原則,通過自查、督查和第三方排查等方式,在清明節前對所有殯葬服務單位全面開展祭掃問題隱患大排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有效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排查的重點是:群眾集中祭祀場所的建筑設施及環境(包括在建工程、巖坡、堡坎、護欄等)、群眾集散場地(道路)、車輛管理、交通管理、電器電路使用、易燃物品存放、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器具配備等。要加強殯葬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以規范化操作、規范化管理為抓手,確保殯葬設施、設備的安全運行。要針對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各鎮民政辦和殯葬服務單位的負責同志要深入一線督導檢查,確保清明祭掃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到位。對安全隱患大排查中組織不力、整改不到位或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格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3、重點防范擁堵踩踏和火災事故。深刻吸取上海“12.31”踩踏事件教訓,協調有關部門提前確定群眾祭掃交通疏導方案,適時公布交通擁堵狀況,有效引導群眾錯峰祭掃,防止出現祭掃群眾擁堵滯留情況。特別加強殯儀館、公墓等祭掃群眾密集區域的安全防控,做好巡邏值守和人流疏散工作,必要時采取分流或限流措施,嚴防擁堵踩踏事故發生。要加強對祭掃服務場所的火源管控,強化防火工作措施,盡量消除燃放煙花爆竹等祭祀陋習,設置禁放標識,落實專人負責。不得在林區、景區等禁火區域焚燒紙錢、燃放鞭炮,配合有關部門加大野外祭掃用火巡查力度,防止因祭掃引發火災事故。
(二)倡導移風易俗,推行生態文明。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兩辦《意見》、省兩辦《實施意見》和市、縣兩辦《通知》精神,全面推行文明低碳祭掃,切實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逐步引導群眾接受文明低碳祭掃觀念。要積極倡導移風易俗,推行低碳文明的祭掃方式,不斷開辟和完善網絡祭奠平臺,開展“鮮花換紙錢”、“時空信箱”“思念墻”等活動,盡量為群眾創造文明低碳祭掃的便利條件,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逐步使群眾由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對逝者的精神文化傳承上來,引導群眾度過現代文明的清明節。要加強清明祭掃管理,加強對燒紙錢、焚祭品等不文明祭掃行為的管控,堅決抵制祭掃過程中的封建迷信活動,創造文明低碳祭掃的良好社會環境。同時,要培育推廣廣受群眾認可和歡迎的生態節地葬法,大力倡導綠色殯葬。
(三)強化殯葬服務,推進行風建設。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間,全縣在清明節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優質服務月活動。強化服務保障,推進行風建設,努力為祭掃群眾提供優質便民服務,不斷增強廣大群眾對殯葬服務工作的認同感。將殯葬行風建設與清明節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促進,在優質文明、公平誠信、清正廉潔、生態惠民等方面下功夫,努力糾正殯葬行業不正之風。要根據省廳制定下發的殯葬《遂心工程》細則,結合“庸懶散浮拖”專項整治活動,強化祭掃服務保障力量,適時延長祭掃服務時間,積極為群眾祭掃創造便利條件,努力打造優質服務品牌,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不斷提升殯葬服務水平。
(四)主動開展宣傳,營造良好氛圍。根據民政部、省廳統一部署,縣民政局決定3月15日至4月15日,在全縣開展“文明祭掃,生態安葬”主題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清明節期間社會關注殯葬工作的有利時機,精心制定宣傳工作方案,大力開展宣傳活動。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文明祭掃宣傳基地或公益生態安葬示范點,通過舉行“文明祭掃儀式”“集體公祭”“集中生態安葬”等活動,大力宣傳文明低碳祭掃,廣泛宣傳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大力推行樹葬、花葬、骨灰撒散等節地生態的骨灰處理方式,在土葬改革區積極倡導深埋不留墳頭,有效提高節地生態安葬率。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和網站、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的作用,有效增強主題宣傳月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掀起殯葬改革宣傳的新高潮。同時,要積極協調新聞媒體開展“清明走基層”活動,充分挖掘和宣傳基層殯葬職工中的感人事例,大力宣傳基層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先進典型,真實展現殯葬行業的良好形象,贏得廣大群眾對殯葬改革的認同。積極為媒體采訪提供便利條件,在處置突發事件的預案中增加輿情監測和宣傳工作內容,對媒體曝光的問題第一時間反應,堅持以事實為準繩,以法律為依據,及時公布調查處理結果,回應媒體和社會關切。
三、具體措施
(一)建立工作機構,確保組織到位。結合我縣清明節祭掃實際,全縣從3月15日開始啟動清明節期間應急預案,縣民政局成立2015年清明節工作辦公室,
辦公室具體負責指導各鎮、殯儀館、萬福公墓清明節工作,掌握工作動態,匯總各地情況,上報緊急事態。各鎮、縣殯儀館、萬福公墓要成立相應辦公機構,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人。
(二)設立清明節觀察點,掌握祭掃動態。繼續執行清明節祭掃觀察點制度。經研究,確定縣萬福公墓為縣級清明節觀察點。做好清明節觀察點祭掃情況統計和總結并報縣民政局。
- 上一篇:水務局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
- 下一篇:畜牧業防汛抗旱自查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