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請客風”整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02 04:46:40

導語:基層“請客風”整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請客風”整治工作方案

經鎮黨委、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鎮整治基層請客風”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中共市區鎮委員會市區鎮人民政府2019年2月3日鎮整治基層“請客風”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家風優良、民風淳樸、鄉風文明為目標,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移風易俗,減輕群眾負擔,凝聚起奮力建設長江上游高質量發展先導區的強大力量。

二、目標要求

從2019年到2020年,通過集中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工作,整治大操大辦、奢靡浪費、厚葬薄養、盲目攀比等不良習俗,倡導勤儉節約、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養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氣,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整治工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日起到2019年2月底,建立和完善基層“請客風”整治機制,基本遏制基層“請客風”現象。第二階段:2019年2月底到2019年12月31日,全鎮村(社區)覆蓋率達到60%,基本形成文明進步的新風尚,村(居)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第三階段:202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覆蓋率達到70%,基本實現家風優良、民風淳樸、鄉風文明的目標。

三、責任分工

(一)黨建統領整治“請客風”1.各級黨組織要把切實治理基層“請客風”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將規范操辦紅白喜事納入年度考核和黨員民主評議內容。3.充分發揮農民夜校作用,廣泛開展科普知識、實用技術、創業技能和文明禮儀培訓,引導群眾提升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4.聯系村干部認真指導村(社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工作方案。牽頭單位:黨政辦(負責組織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二)紀律治理整治“請客風”1.修訂完善區黨員干部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等問題責任追究有關規定和制度,明確黨員干部操辦、參加婚喪喜慶的注意事項和紀律要求。2.嚴格審批程序,加強常態監管,對違規違紀行為嚴肅追責。3.對黨員干部違規操辦、參加婚喪喜慶典型案件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牽頭單位:紀委監察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三)依法治理整治“請客風”1.加強對紅白事用車的交通秩序監管(1)強化宣傳。由交通安全勸導員上門宣傳,告誡村民不開不乘超員、超速、疲勞、酒后駕駛等車輛;同時通過與事主簽訂《農村交通安全承諾書》等方式,要求在辦理紅白事期間嚴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并勸誡參與者“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交通安全理念,共同維護好轄區道路交通安全和諧穩定。(2)加強路面管控。交警、路政等部門要強化對辦理紅白事場所周邊道路巡邏管控,嚴查占道堆放物品、客車超員、低速貨車、三輪汽車、摩托車違法載人,酒后駕駛、涉牌涉證等違法行為,確保道路交通安全。牽頭單位:派出所、交警二中隊、社事辦(負責交通建設管理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2.加強對紅白事燃放煙花爆竹的管理(1)注重正面引導。通過嚴格執法、宣傳典型等方式引導群眾自覺移風易俗,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摒棄陋習,崇尚文明,規范煙花爆竹的燃放。(2)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活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運輸煙花爆竹行為。(3)進一步細化煙花爆竹城市建成鄉鎮“雙禁”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能職責,加強監督巡查,嚴厲打擊城市建成區非法銷售煙花爆竹行為。牽頭單位:經發辦(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含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辦公室)、派出所責任單位:各村(社區)3.加強對紅白事占道擺席的監督(1)加強宣傳教育。以印發資料、現場咨詢等方式廣泛宣傳嚴禁占道擺席要求,倡導勤儉節約、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氣。(2)建立巡查反映機制。城管執法人員在每天的執法巡查過程中實行“零報告”工作記錄,一旦發現有占道擺席的跡象,立即進行勸導和制止。(3)建立群眾舉報投訴機制。向社會公布舉報投訴電話,市民群眾若發現有占道擺席的跡象。牽頭單位:黨政辦(負責城鎮管理工作辦公室)、社事辦(負責交通建設管理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4.加強對利用紅白事傳播封建迷信的查處力度(1)引導群眾正確區分宗教和封建迷信,保護正常宗教活動,加強宣傳教育,筑牢抵御和防范封建迷信利用農村紅白事期間進行滲透的堅強思想防線。(2)堅持“露頭就打”的原則,對封建迷信活動進行調研排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依法予以查處。對借機斂財、危害社會的堅決進行打擊。牽頭單位:群工辦(負責綜治工作辦公室)、黨政辦(負責組織工作辦公室)、派出所責任單位:各村(社區)5.加強對紅白事用品市場的經營監管(1)嚴厲查處火葬區違法生產、銷售棺材等土葬用品及封建迷信用品的行為,整頓規范喪葬用品市場,全面清理殯葬違規用品以及封建迷信用品市場秩序。(2)嚴格依法審批。凡從事生產、銷售喪葬用品的,必須依法到工商部門進行登記,對未經工商登記無照經營和超范圍經營喪葬用品的,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等規定予以查處取締。牽頭單位:工商所、社事辦(負責民政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6.加強紅白事宴席的食品安全管理(1)落實舉辦者、承辦者(專業加工服務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制,對其舉辦或者承辦的紅白事宴席食品安全負責。(2)嚴格落實紅白事宴席食品加工場所食品留樣、三防措施、垃圾存放工作,妥善保存食品,嚴防不安全因素,其生活飲用水必須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3)加強紅白事宴席加工服務隊資格審查,嚴格落實專業加工服務者健康證明、食品安全培訓。(4)強化紅白事宴席備案制度,對一次性就餐人數100人以上的宴席,舉辦者應當在宴席舉辦前2日向當地政府報告和備案。牽頭單位:食藥監所、經發辦(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含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7.依法加強林地保護和管理(1)積極引導移風易俗。引導基層群眾采取骨灰存放、樹葬、深埋不留墳頭等方式實行低碳安葬,倡導以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緬懷故人,弘揚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2)嚴格執法。林業部門、森林公安、國有林場要加大巡查力度,發現違法占用林地造墓行為,應及時依法予以查處,確保森林資源安全。(3)堅持源頭管理。逐步依法取締棺木制品加工經營,從源頭上預防和杜絕違規亂埋亂葬占用林地現象。牽頭單位:林業站、森林派出所、社事辦(負責民政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8.加強對借“請客”宣揚宗教極端主義、邪教思想的打擊治理力度(1)加強思想教育。大力宣傳宗教極端主義的危害,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開展宗教活動。加強對反邪教知識的宣傳,提高群眾的反邪教意識和能力,自覺抵制極端宗教主義和邪教的侵蝕。(2)靈活信息收集。對防邪情報人員和群眾舉報信息,及時歸納總結、科學研判、尋找線索、有針對性地制定預案,嚴防“”“門徒會”“全能神”等邪教組織進行搗亂破壞。(3)依法嚴厲打擊不法行為。依托民族宗教三級管理網絡、宗教工作兩級責任制,定期進行排查,對排查出的問題依法進行處理,并對相關人員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鼓勵宗教界人士和群眾一旦發現存在借“請客”宣揚宗教極端主義的情況,立即檢舉揭發。牽頭單位:社事辦(負責民政工作辦公室)、群工辦(負責綜治工作辦公室)、黨政辦(負責組織工作辦公室)、派出所責任單位:各村(社區)9.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整合民政、公安、安監、城管、文化、食藥監、交警、工商等部門力量,對基層大操大辦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檢查和綜合治理。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職責,細化措施,統籌推進,確保整治“請客風”取得實效。牽頭單位:民政辦責任單位:派出所、黨政辦(負責城鎮管理工作辦公室)、社事辦(負責交通建設管理工作)、林業站、經發辦(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含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辦公室)、食藥監所、工商所、各村(社區)(四)村民自治整治“請客風”1.推選政治意識強、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威望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同志組成紅白理事會,發揮好紅白理事會的重要作用。2.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加入治理“請客風”相關內容,實現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3.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發揮主體作用,做好轄區內的有效管理。4.充分運用道德講堂、手機微信、農民夜校、電視廣播等載體,“鮮活化”“接地氣”地宣傳引導向上向善好風氣。牽頭單位:社事辦(負責民政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村(社區)(五)培育文明鄉風整治“請客風”1.突出以文育人,淳化鄉風民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化科技文化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開發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間藝術、民俗表演,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一批破除請客歪風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感染教化村民,發揮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眾作用。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在農村中小學當中開展移風易俗教育,通過“小手牽大手”“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導學生家長摒棄舊俗弘揚新風。2.突出問題整治,破除歪風陋習。大力倡導“五正”要求,發動村民討論制定倡導移風易俗的村規民約,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專項行動,著力破除大操大辦、好逸惡勞、酗酒鬧事、封建迷信、黃賭毒黑五個方面的歪風陋習,進一步規范紅白事辦理秩序,教育引導村民樹立誠信守法的生活方式,推動形成崇德尚法、誠信包容、健康和諧、昂揚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3.突出志愿引領,養成良好習慣。發動青年志愿者、黨員志愿者爭做文明新風表率。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大力開展農民文明禮儀帶頭人培訓。大力弘揚團結友愛、鄰里互助傳統美德,廣泛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愿服務工程,通過關愛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幫助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生活困難群眾,培育淳樸民風。4.突出典型選樹,營造新風正氣。深入開展好婆媳、好鄰居、好少年等身邊好人評選活動,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醫生、村官、家庭)、最美鄉賢,廣泛選樹道德模范。深化拓展“最美家庭”內涵,打造一批書香家庭、脫貧致富家庭等特色家庭。大力推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工作,狠抓“星級農戶”“文明家庭”等文明細胞創建,激發基層活力,提升鎮村文明程度,強化先進示范帶動效應,讓文明新風融入千家萬戶。5.突出宣傳倡導,培育社會正能。區級新聞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強化宣傳。深入開展“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活動,弘揚真善美,講好典型故事,增強“好人”品牌影響力和感染力。組織“三勤”示范戶巡回宣講,大力營造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禮輕情重的傳統文化氛圍。建立健全“好人”關愛獎勵機制,大力褒揚善行義舉,倡導社會正能量。牽頭單位:黨政辦(負責宣傳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社事中心、經發辦(負責扶貧開發工作)、社事辦(負責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團委、婦聯、關工委、各村(社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深化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場攻堅戰和持久戰。全區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指導,把移風易俗、整治基層“請客風”作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四好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二)強化宣傳,營造氛圍。依托區級新聞媒體和其他宣傳陣地,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全媒體宣傳、培訓座談、文藝演出和發放宣傳手冊、倡議書等手段,報道一批好的經驗做法,以點帶面,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增強基層對整治“請客風”工作的自覺性和認同感,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三)完善機制,強化保障。各單位要完善考核、督查、追責機制,積極探索長效機制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鄉風文明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引導群眾崇尚科學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培育鄉風文明,讓基層對“請客風”危害入腦入心,促進全區整治“請客風”工作制度化和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