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
時間:2022-06-14 09:44:57
導語: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根據4部委辦公廳《關于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和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教育廳關于印發《2020年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以及依據市局相關部署和縣春季學期開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縣2020年學校春季學期開學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為進一步做好肺炎防控期間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現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食品安全“校園守護行動”有關要求,圍繞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從根本上防范群體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疫情期間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目標任務
通過守護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督促屬地責任和管理責任落實,增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食品安全意識與良好的營養健康飲食習慣,提升基層監管能力,保障廣大師生飲食安全,守住校園食品安全底線。
三、組織領導
成立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四、主要內容
(一)健全制度,強化責任落實。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教育局要成立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領導小組,明確職責,確定責任人,結合部門實際,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1.學校要認真落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實行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將校園食品安全作為學校安全的重要內容,每學期進行專題研究。建立健全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職責,層層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加強學校食堂管理,強化從業人員培訓,嚴格管控原料采購、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用水衛生等關鍵環節,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采用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供餐的,要把食品安全與營養均衡作為遴選供餐單位的重要標準,與供餐單位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嚴禁無配送資質的餐飲單位為學校供餐。
2.教育局要指導督促學校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將校園食品安全列為年度考核的關鍵指標。指導、監督學校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管理,落實集中用餐陪餐制度、集中用餐信息公開制度。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督導檢查,通報檢查結果。督促學校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預防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3.市場監督管理局要督導學校及供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每學期對轄區內學校食堂及供餐單位進行全覆蓋式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校園周邊無證無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等行為。依法依責對接到的疑似食源性疾病報告病例進行科學調查,按規定進行報告和通報。做好行刑銜接,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
(二)問題導向,落實隱患排查。
要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健全校園食品安全督導檢查機制,細化工作任務與要求,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建立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人與整改期限,最終“銷號”處理。對情況復雜、需政府其它部門配合且短期內難以解決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市場監管與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協同解決,嚴防食品安全隱患發酵,引發次生事件。
(三)搞好宣傳,推進社會共治。
教育局要督促學校每學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教育,將食品安全與主題班會、課外實踐等活動緊密結合。通過宣傳欄、宣傳冊等形式,定期向學生傳遞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信息,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倡導“少油、低鹽、低糖”飲食。市場監管、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推進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明廚亮灶”改造工作,督促學校食堂及供餐單位主動公開食品加工制作過程。倡導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實施“明廚亮灶+互聯網”活動。年底前全縣學校食堂“明廚亮灶”改造率達到100%,“明廚亮灶+互聯網”要達到30%以上。充分利用“直播式陽光廚房”社會共治平臺,隨機抽查轄區進入平臺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狀況,主動查找、發現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問題及風險隱患;將“二維碼”張貼在學校的顯著位置,公布查看方式,方便學生家長及社會公眾參與監督校園食品安全。
五、實施步驟
(一)全面排查及自查整改。
1.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國家《幼兒園、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肺炎防控指南》和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的相關要求,在開學之前,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要對衛生進行徹底的清潔與消毒,做好消毒記錄;全面清理食堂庫存食材,重新登記,對過期食品、感官性狀、包裝不完整達不到要求的食材進行全部銷毀;每天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監測、跟蹤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并做好登記。
2.春秋“兩季”開學季。依據《食品安全法》及實施條例、《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省學校食堂飲食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進行全面排查及自查整改。一是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要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搞好食品安全自查,重點檢查:食品經營許可證是否合法有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是否健全;從業人員衛生要求及培訓考核是否按規定落實;原料采購、食品貯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樣、運輸等是否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發現問題和隱患,是否整改到位;供餐單位是否建立檢驗檢測室,對大宗食品原料、加工制作環境、成品等進行檢驗檢測。填寫《食品安全自查報告表》,學校法人及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要簽署意見或建議,并對自查結果負責。二是將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和風險隱患自查整改情況,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三是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要按照《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定期對食品原料供貨商進行審核,該撤換的要堅決撤換,并將相關工作情況報屬地教育行政部門。四是學校要對供餐單位進行現場調查,重點調查食品原料進貨查驗、食品加工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分裝和配送等,發現供餐單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要及時更換,并將相關情況報告教育行政、市場監管部門。
3.落實校長陪餐和家長代表陪餐制度。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食堂要落實校長和家長“雙陪餐”制度,重點是明確陪餐人員職責,制定陪餐計劃,陪餐人員對食堂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工作情況等進行監督,對飯菜進行客觀評價,并做好陪餐記錄。
(二)屬地監管部門監督檢查。
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教育行政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按照《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等要求,對照對應職責,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認真填寫檢查記錄,提出監督檢查意見或建議。
1.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校長(園長)是否定期組織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參加食品安全檢查,研究重大隱患整改措施,下達隱患整改任務并跟蹤落實。
2.落實校長、家長陪餐制度。是否明確陪餐人員職責,制定陪餐計劃,做好陪餐記錄。
3.學校食堂及供餐單位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情況。從食品原料控制、加工過程控制、備餐管理、食品留樣管理、餐飲具洗消管理、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與培訓考核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
4.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管理。建立聯防聯治機制,主動聯合公安、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門對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摸清“課后班”“小飯桌”“流動食品攤販”等食品安全狀況。
(三)做好迎接省廳聯合暗訪督查工作
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省教育廳成立聯合暗訪督查組,對全省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暗訪督查。
1.春秋“兩季”開學季。按照“雙隨機”及“4個100%”(即校園發生過食品安全事件、被投訴舉報過、過往督查有安全隱患、為學校送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原則,制定校園食品安全暗訪方案,對全省各地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實施暗訪。
2.“兩考”期間食品安全保障。按照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相關要求,根據考點分布情況做好全省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并對食品安全保障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各地。對排查梳理、自查整改、監督檢查等不到位的要區分責任,限期督辦整改,對重視不夠、問題嚴重、整改不力的學校要通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與教育行政部門,并跟蹤問效。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的,移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理。對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學校食堂及為學生供餐的食品經營單位,一律停止供餐。
六、相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市場監管、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深刻認識抓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結合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體教育中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有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抓緊、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二)強化落實。市場監管、教育行政部門各相關科室、分局、學校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完善工作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加強監督檢查,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問題導向、堅持標本兼治。通過活動整治解決一批突出問題,推動建立長效機制。
(三)搞好總結。在工作中,要及時總結全縣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好的做法,搞好宣傳報道工作,公開一批典型違法案例,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 上一篇:交通運輸行業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方案
- 下一篇:教育局防治校園欺凌整治方案
熱門標簽
2009年春運計劃 20世紀 2007年工作計劃 2009年新年賀詞 2007年個人年終總結 2006年工作總結 2007年 2009年的工作計劃 2007年世界氣象日 2008工作總結 心理培訓 人文科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