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
時間:2022-09-28 09:24:35
導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深入發展,根據《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方案》及《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資金使用具體方案》文件要求,打造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升級版”,進一步完善農村市場體系,促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更好地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確保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各項重點任務、目標、責任落到實處,結合全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聚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為抓手,加強農村流通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促進產銷對接,打造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升級版”。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原則,圍繞建立完善農村現代市場體系,進一步挖掘農村電商潛力,提高農村流通效率,鞏固脫貧成效,促進鄉村振興。
二、發展目標
通過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擴大農村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提高應用能力、改善發展環境,促進網購網銷成為農村居民消費和增收的新渠道,在方便農民生產生活、促進農村就業和農民增收、推動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成效。2020年,力爭全縣實現網絡零售額增長15%;實現全縣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全覆蓋;培訓電子商務人才500人次以上;開展線上線下促銷活動三場。形成電子商務應用更加廣泛、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務更加完善、產業發展更加集聚的農村電子商務新格局。
三、重點任務
(一)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
1.建立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深入推進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2020年啟動設立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鄉鎮負責配合統計系統建設中需要的相關電商、物流等數據,建設商務大數據系統,提供詳實的電商數據,形成本地大數據平臺。
2.加強農村電商服務站建設。建立完善村級電商服務站,對全縣未建立電商服務站的9個村建立電商服務站,并配備相關設施,保證服務站發揮作用。各鄉鎮負責本鄉鎮所有電商服務站的運營、管理,在保證所有服務站運營的情況下,各鄉鎮抓典型、抓重點。每個鄉鎮主抓1-2個服務站,主抓服務站月銷售額要達到1000元以上,2016-2019年電商村、電商鎮服務站全部納入主抓服務站范圍。服務站負責人均要在“智慧鄉村”應用系統中注冊,系統不能抓取的相關交易信息(包括代繳費、充值等),隨時發生隨時錄入,并每天在“智慧鄉村”應用中進行一次打卡簽到,每周打卡簽到不得少于一次。
(二)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1.組織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借助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契機,開展農村電商人才培訓。采取分級、分類、分層次、分階段培訓,針對縣(鄉、村)機關干部等開設啟蒙式培訓班,針對村民開設普及式培訓班、針對想通過電商創業的人員開設電商創業基礎班及精英班、針對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信息員開設技能班。各鄉鎮、相關部門10月末前根據實際情況至少自主舉辦一次線上或線下電子商務相關培訓,2016-2019年省級電商村、電商鎮至少舉辦兩次線上或線下培訓,每次培訓人數不少于30人。2020年全縣計劃組織培訓不少于500人次,為全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奠定人才和技術保障。
2.啟動物流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年末前啟動物流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
3.開展“互聯網+高質量農產品”出村進城行動。加大對品牌的培育力度,各鄉鎮每年至少有一款SC產品進入網絡銷售,每年至少新增一款產品在各大電商網絡平臺上線。力爭每個鄉鎮謀劃一個有品牌、有渠道、銷售收入達到百萬級的電商村。
4.推動“網紅經濟”發展。積極組織各鄉鎮企業參加省商務廳舉辦的“中國網紅行”系列活動。打造1-3個直播間,配備直播設備。舉辦1-2期網紅直播帶貨相關培訓,促進“網紅經濟”發展。
(三)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1.舉辦線上銷售專場活動。制定《縣線上銷售工作實施方案》,組織有資質農產品通過網上平臺進行銷售,打通扶貧產品上行通道,幫助企業和貧困村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助力全縣消費扶貧。全年舉辦三場以“直播銷售品--好貨皆自來”為主題的直播活動,通過鄉鎮統計的扶貧農產品選擇有特色、有亮點、受歡迎且符合網上銷售標準的農產品進行直播銷售。各鄉鎮根據本鄉鎮滯銷農產品情況,結合實際,在各部門舉辦銷售活動的基礎上,制定本鄉鎮線上銷售方案,每個鄉鎮自主舉辦1-2場線上線下銷售及銷售專場活動,將本鄉鎮農特產品、扶貧產品進行推介,拓寬銷售渠道。
2.借助電子商務扶貧基地,助力銷售農產品。利用萬良鎮黨工委的縣電子商務扶貧基地,將全縣有資質的農產品采取“貧困戶-農村合作社-SC認證企業-京東商城·中國特產·扶貧館”的模式,企業與農戶簽訂訂單,通過加工形成產品,進行線上銷售。在扶貧基地設立線下扶貧農產品展示區,各鄉鎮將扶貧農產品進入扶貧展區進行線下展示、線上銷售。從而拓寬貧困戶脫貧渠道,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2020年新建一個線上銷售扶貧館,使線上扶貧館總數達到三個,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行業扶貧中的作用。
3.建設開發農村電商精準扶貧大數據收集應用扶貧平臺。各鄉鎮負責收集平臺建設過程中需要的相關數據,利用平臺大數據技術精準分析消費習慣與消費傾向,分析出的結果應用于電商銷售的各個環節,為“電商企業+農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提供個性化電商服務模式,通過對貧困地區及貧困農戶基本情況、農產品特色及產量、城市社區居民基本需求等基礎數據的統計、分析,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精準營銷,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品驅動的電商發展模式,打造精準扶貧服務平臺促進電商精準扶貧新模式。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相關部門設立專門科室,由專門領導負責,各司其責,分工明確,對工作進行統籌規劃,保證全縣電子商務項目的宣傳、推廣、培訓、網點建設等工作切實有效開展。
2.落實責任分工。各鄉鎮、相關部門根據本單位工作任務,切實履行責任,抓好落實,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對落實配合工作不力的單位進行追責。
- 上一篇:醫學訓練療法在康復醫學中的應用
- 下一篇:人保局審計工作整改報告